
娛樂空間的歷史
上篇最後提到我決定要加入流鶯作為我的媒介後,我找了一塊新的基地—中英育樂大樓,是在成功路上的一個小街廓旁邊緊鄰澄清醫院,再更過去有合作大樓及台中公園。


中英育樂大樓
中英育樂大樓是個複合型大樓、外觀也很前衛,有住家、商店、餐廳、三溫暖、游泳池和遠東舞廳,在過去是個熱鬧的娛樂場所,但在1933年大火後逐漸沒落,現今僅存少數的商家及住戶還在使用,基本上已經是人們默認中區裡的閒置空間。

現況
確認完基地後我開始找尋一些案例(從一大堆文獻裡面還有網路瘋狂搜索關鍵字挖出來)來分析平面與空間(三溫暖、日式卡拉OK、舞廳、豆乾厝),那時候我先從公共浴場開始收集資料

一間=六尺 約等於180公分


演變成現代休閒取向的三溫暖
再來是找到網路上有人繪製出的三溫暖配置,我用前面浴場乾濕分離的概念區分出三溫暖的空間序列:

男子三溫暖

女子三溫暖
日式卡拉OK入口是較隱蔽,可能是霧面玻璃或是經過一扇門後連接樓梯再到第二扇門,內部配置會有吧台、有阻隔的座位區還有一個墊高的小舞台(提供唱歌接受掌聲的地方)


很特別的是左圖沙發的椅背直接作為小矮牆區隔客人

空間分析
舞廳中心是跳舞空間(可能挑高。二樓做包廂空間)四周沙發座位區還有一些開放式包廂


空間分析
紅燈區狹小的巷道旁連結像櫥窗的豆乾厝,外掛一些霓虹燈招牌


客廳-窄道-執業室(合法的娼寮才會有執業牌)
客廳做為與外面最直接的連接空間,除了讓小姐坐著聊天其實也同時是他們化妝的空間,是個複合使用的地方。

窗戶有櫥窗的效果,分割也是做為露出不同部位的手法

右圖:這些空間外有些會外掛帆布(灰色),只露出腿部
我將這些空間從 公共—私密 區分出來、分成四個層級:

公共—私密
設定最隱密的空間夾在次隱密的空間中,與次公共中間夾在最公共的空間(為了讓人可以在離開空間時快速的融入人群),最後畫成像花一樣的圖。

再分成三種形式分別是:繞過空間、穿過空間、繞過+穿越
如何串連空間?
則是用合作大樓(上次也有提到流鶯聚集的地方)的空間特性來提取通道的概念:

合作大樓

多個出入口、回字型廊道、通道—走廊
形成的概念(可以是一個空間、一個走道、樓梯等等)和上面那些花花圖結合,轉換成概念想像的小圖:

概念小圖
可能從後備空間連結的過道、連接上下的樓梯、穿越空間的密閉過道等等⋯形成這些圖,再從這些圖去發展成配置圖、平面圖。
我就帶著以上這些東西去期中評了(´・ω・`)
總結來說
期中評大概就是小姐你的題目也太聳動了吧!!!
還有覺得那些花花圖很有趣,但跟平面圖有點斷層(中間應該還少了做一些模型的動作或study不夠)導致概念跟平面圖脫節,總之繼續做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