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閱讀時間 ‧ 約 19 分鐘

季末群雄志

    楔子

     

      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不單單是小說家言,也是史家們爬梳歸納了歷史進程之後做出的結論。大治之後必生大亂,大亂之後也必然有一段大治的時光。

      一個政權的產生,必然伴隨著不斷的衝突甚至血腥。為了爭奪這個掌天下之柄的絕大利益,無論背景、不管立場為何,各方的能者以不同的目的跟心態,投入這個爭奪政權的江湖之中。人在江湖,也就身不由己。你是英雄,也難免在這個圈子中變成梟雄;你是治世能臣,隨著時勢,也可能會成為亂國的奸臣。

      你可能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皇室旁系變成新朝君主,也可能從一國之君變成一個江湖浪子。可能從一個江湖遊俠變成一呼百諾的大將軍,也可能從滿手血腥的刺客一躍而為天下間人人尊崇讚譽的聖女。命運的流動往往牽動著每個人,當每個人以為自己有權創造命運時,命運就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這些人,即使你可以鬥天鬥地鬥天下萬物,你還是鬥不過自己被安排好的天命。

     

      數百年前,居住於西原的季族,跟原本是同族後來卻因為信仰不同而成為宿敵的元族發生了內戰,雖然季族獲得相當多的幫助,卻仍然不敵他們失去的民心。

      但其實所謂的民心,也只是一種代稱。西原地方的人們在長久的內戰下其實並沒有什麼信仰,只是厭戰的情緒在心底蔓延,讓他們自然而然倒向勢大的一方,這是西原地區數千年來政權更替的慣例,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這段內戰被史家命名為季元合戰。敗退的季族在神祕的東夷人幫助下,通過狹海金關每年會出現三個月的陸橋,來到了這個他們原本以為是東夷的地方,重新建立國家,並將這裡命名為中洲。

      以中洲為中心,以南是大片的山脈之地,名為南巒。往東越過洋山,是洋人居住之地,名為東夷。

      中洲與西原,隔著狹海遙遙相望。在狹海中間有一處島嶼,名為金關。每年會有三個月的時間,中洲與西原會因為退潮的關係,露出淺灘陸脊,讓兩地可以互通有無。

      中洲之北稱為北海,北海之上有好幾個島國,後來被號為龍王的大海盜統一,通稱北海龍國或北海國。

      北海龍國在最強盛的時候,甚至曾經統治中洲,並將勢力擴及到西原。在受到季國的強力抵抗下受挫,但北海國侵入西原的事件,卻也讓季族的實力嚴重衰退,使得原本就已經內憂外患不斷的季族陷入窘境,使得原本差點被季族剿滅的元族人獲得一線生機並逐步壯大。

      但失策的是,北海國為了避免受到東夷的干預,而偷襲了東夷人在北海的島嶼軍港,逼得東夷人向北海國宣戰,北海國無法同時應付多方戰線,最終戰敗。當北海國退回北海並放棄中洲之後,季族人趁勢進入了中洲,接收了北海國留在中洲的一切。

      季族中洲建國之後,為了在金關建立防禦陣線,也曾經借重了北海國的軍事協助,在季國入主中洲數代以來,雖然剛進入時大肆毀壞了北海國的統治痕跡,但人心卻難以改變,曾經受過北海國教育並且擁有財產土地的仕紳階層,逐漸的成為季國的重臣,季國四大家族中的師家,也以北海國的海戰配合島嶼堡壘戰術,連續抵抗了元國每年固定三個月發動的侵攻。

      季族跟元族分別在中洲跟西原建立了國家,但季元合戰的延續,卻也從原本在西原的相互殲滅戰,變成隔著狹海的攻守戰。而隨著時間過去,元國對於消滅季族的興趣已經大大降低,相對的他們對取得中洲的興趣大大提高,雖然戰爭的名號都是打著消滅季族,但實際上他們根本是想要藉由這個名義,拿下中洲這個戰略要地。

     

      季族剛剛進入中洲的時候,中洲才剛剛脫離北海龍國的統治,不管是文化語言生活方式,都跟長期處於戰亂的西原有很大的差異。季族的軍隊通過狹海進入中原之後,兩方的衝突跟矛盾就開始發生,從而掀起一段血雨腥風。

      本來作為協調的烏家人遭到季族的背叛,家主被殺,烏家的勢力因此由明轉暗。明面上露出來的真空,被南方做生意的秋氏一族跟軍方的師氏一族瓜分,季族原本打著接收這些勢力的主意,卻被弄得吃不著羊肉還惹得一身腥,陷入被各方批評的尷尬情境。

      季國建立之後,中洲的四大家族分別為主掌政權的季族、武林盟主烏族、屯守於西線的軍事家族師家以及在商貿、田土等等具有龐大勢力、富可敵國的秋家。

      季族當年還在西原的時候並沒有建國,跟元族一樣都是以軍閥姿態存在於西原,彼此相互敵對,因為根據地比較接近中洲,所以經常會有族人或者統治地的人民通過狹海金關進入中洲,使得中洲跟西原在文化上有相近之處。

      師氏家族的地盤是金關州跟彭州,他們其實不太在乎主掌國家的是季家或其他家族,當初北海國進入中洲的時候,曾經在西線地帶跟師族的家兵發生武裝衝突,師族部隊硬是讓北海國不得不放棄金關州的統治權,改以師族家兵為骨幹來設置防衛部隊,並且讓師族獲得特許買賣的特權以作為養兵之用。由於西線是戰線,不管是北海國入主或是季國建國之後,都得在西線徵兵,在此大量繁衍的師族人因之大量滲入軍隊之中,成為實際掌握西線軍權的世家大族。

      季國建國之後,即使改編了幾次軍隊,師家仍然掌握了西部防線的重權,完全是割據一方的軍閥藩主。而季族自己從西原帶來的敗軍,早就失去了戰鬥力跟士氣,如果不讓師家守住西線,那整個中洲都可能在短時間內淪陷,季國朝廷也只好憋屈的承認師族掌握兵權的合法地位。

      一方面以師族去擋住元軍,一方面用元軍來牽制師族。季國在龍基州的季都周圍,以帶來的西原人跟季族人為骨幹,設下了三支拱衛季都的直屬部隊,分別為禁衛軍、虎賁軍以及水龍軍。三支軍隊合共十五萬人,中洲濱海的龍基、陶、金關、彭、南、雄六個州,西防軍負責金關以南的四個州的邊防,重兵主要屯駐於金關,以防備元國的鐵騎陸軍從金關陸橋度過狹海,其他區域的狹海雖然可以行船,但海內多礁岩,大船難以暢行,小船又載不了多少部隊,因此頂多只會有走私商人跟海盜在這邊活動,無須派駐重兵。

      西防軍七萬,其中有兩萬人是糧秣、行政、新訓兵以及駐守於各地維持治安跟防務的屯兵,五萬的主力精銳,全部放在金關防線。也因為這裡有著重兵五萬,相當接近季都地區,所以季都才需要七萬水龍軍佈署在季都南線的衛星城市。

      被尊為武林盟主的烏家,即使退居地下,家族仍然透過分支的方式,滲入季國建立的各種制度之中,隱密的發展著自己的勢力。烏家原本的根據地是北部的陶州,在公然抵抗季國的武裝起義遭到鎮壓之後,烏家已經不再執著於一地,族人紛紛改姓,竄逃到中洲各州郡。烏家在中洲根深蒂固,雖然姓烏的直系不過三千人左右,但在江湖道上,承認烏家地位、跟烏家子弟有關的江湖幫派、遊俠等等不計其數,季國朝廷的勢力再大,也無從把手伸到這麼深的地方。

      烏家之所以能夠在武林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烏家的武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但中洲的武林中,幾乎每一代流傳的『名人句』,不管是提及世家大族的「南秋北烏」;或者是說到劍術的「日耀陽明、火燎聖炎、月落烏啼、仙風沐雨。」都有烏家的影子在,至於每一代烏家出身的名人就更不用說了,從最早的「烏家三傑」、「烏門七子」、「烏氏九劍」……一直到現在的「凌雲劍聖」烏落雲,族繁不及備載,估計未來烏家子弟仍會在未來的新『名人句』中出現。

      在中洲還只是未成規模的『東荒』之時,烏家就已經在這個化外之地扎根,自成一套跟西原雖是大同、卻存小異的武術心法『月落烏啼劍』;這套劍法看似只有簡單的『月落劍法』跟『烏啼劍法』兩套,卻包含著劍術、槍術、刀術、輕功身法、內功心法等十數種武術,每一個在烏家待過的武者,多半能在烏家的武術中獲得啟發,淬鍊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法門,當他們離開烏家自成派系之後,也多半會奉烏家為武宗祖脈。

      雖然江湖人不重禮儀儀式,在道義兩個字卻看得很重。既然從師傅家學得技藝,即使自立門戶,傳道的師傅仍有制約之力。不敬師長、欺師滅祖之人,即使武功練得再高,也只會成為江湖上的公敵,人人得而誅之。

      至於四大世家的秋家,以鍛冶金屬跟製作武器起家,發家於雄州一帶,雄州蘊藏了相當多的金屬礦脈,除了銅鐵之外,還有金礦。為了護礦跟做生意,秋家訓練了相當多的護礦隊,並且透過跟烏家、師家兩家保持關係,形成盤根錯節的利益網路。

      秋家雖然沒有什麼有名的家傳武術,但因為有著烏家在江湖道上的支持,又有師家西防軍提供的庇護,加上秋家也確實有著強大的理財跟經營能力,形成了中洲最原始的鐵三角勢力聯盟。

      秋家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為名,建立了四個專門的組織,負責整個家族產業的營運。『秋收』為首,是整個族內的決策中心;『春耕』負責開發新業務跟生意;『夏耘』負責經營跟管理這些建立的產業;『冬藏』負責收集彙整各種情報資料跟打理護礦隊的訓練,做為秋族商業帝國的幕後支柱。

      中洲人的宗教信仰原本很複雜,但在北海國的統治期間,一個叫做陽明教的教派興起。陽明教融合了許多被北海國壓制的弱小教派,吸收了它們的儀式、神祇,勢力愈來愈大的陽明教自然也引來了北海國的注意,對陽明教的分支進行逮捕圍剿,卻是愈剿愈多,起不了太多的作用。最後陽明教甚至將北海國原本的信仰也納入,使得北海國在戰爭末期為了安穩後方,不得不接受陽明教的存在。

      北海國離開中洲之後,季族的勢力進入、建國,原本也對陽明教有所忌憚,但在鎮壓了烏家發起的起義後,為了安撫人心,季國君主選擇跟陽明教合作,不僅自己成為陽明教的信徒,皇室也投入了陽明教。陽明教宣布季族的遠祖是陽明教信奉的眾神之一,融入宗教色彩,讓季國的統治可以取得合理性,並被中洲信奉陽明教的信徒接受。

      季族在中洲建國,在陽明教、師家、秋家的輔助下,雖然說不上是天下太平,卻也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下逐漸累積著國力,只是仍然有許多問題累積,難以忽視。

      當初從西原帶來的軍民後裔,有著許多想要回到故土、將西原跟中洲統合為一的倡議者。這些人在季國中若不是擔任著官職,就是封著爵位,而且許多人仍然跟西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當初他們的親族、朋友、同僚,不乏投降或帶槍投靠元族的人。季元合戰的結果,季族敗退到中洲,元族在西原立國。但這些跟著季族來到中洲的西原人,不見得所有人都是心甘情願的跟著過來,這些不穩定的因子,讓季國立國的前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除了不斷宣傳反攻的口號外,對內進行軍事化的管制,各州、郡、縣派以皇族軍官擔任政務監察並抓捕反抗者,也讓整個中洲風聲鶴唳,許多人為了避禍而外逃。

      季國在中洲建國之後的第二任君主,已經不再把中洲當成一個反攻的基地,而是開始大量推動中洲的建設跟管理,廢除派在各州的政務監察軍官,並起用中洲的才俊加入政府,並且鼓勵當初一起過來的西原人跟中洲人婚配,在這方面可以說是一個明君,但他在廢除政務監察之後,卻在禁衛軍中組建了『侍劍衛』,這個『侍劍衛』明面上只是陪皇帝、親王等練習劍法的侍衛,但所帶的寶劍都是御賜,有先斬後奏、生殺予奪的大權,他們負責幫皇帝收集情報、監視群、世家大族以及剷除造反的根苗,甚至連逃到國外的反抗者都逃不過他們的暗殺。

      『侍劍衛』風光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最後因為權力過大,威脅到了皇權被下旨解散,有皇族身分的改編為內廷侍衛,其他有的被殺、有的流放、有的則憑著過去的人脈跟自身的武功,在江湖上拉幫結派落草為寇,其中最有名的五幫七寨還組成北盜盟,盤據

      兩百多年過去,這些當初一起到中洲的西原人,大致上分成兩種。純血派跟融合派。

      純血派多半是當初跟著季族一起過來的軍官跟官員以及貴族。這些人不管是結親或者交友,都是找西原人。他們歧視中洲人,即使朝廷的政策要求他們兼愛如一,這些有著戰功爵位的西原貴族們仍然有著中洲跟西原之分。這些西原貴族甚至不屑跟當初一起跟他們來中洲的低階軍民有所糾葛,對自己的爵位血統有著相當的驕傲跟堅持。雖然皇室跟朝廷大臣對於這票人的理念不敢苟同,也用推恩眾建、明升暗降的手法去限制這些人取得兵權或實權,但由於這票人通常不是書香傳家有相當的話語權、就是有著世襲爵位,對朝政有相當的影響力。

      融合派又分成兩種,他們是當初跟著季族過來的西原人,有些人在西原也有著家庭。他們不像純血派對於自己的血統那麼堅持或忠貞,其中一部分認為遲早會反攻回去,現在在中洲只是暫時的落腳生聚,不會久待。但是等啊等的,五年十年幾十年都過去了,季國就是死守狹海金關,沒有要打回去的跡象。其中一種抱著回家的信念孤老終生,另外一種就乾脆就地落地生根。

      即使元國曾經發生了好幾次的內亂,看似有機會,但季國內部也存在著許多矛盾跟問題,例如金關的西防軍師家不會跟著他們反攻、烏家的勢力在檯面下暗潮洶湧等等,皇室跟實權大臣根本也不敢貿然的出兵。對他們來說,鞏固自己現在有的一切,遠比出兵恢復故土來得重要得多。

      這大概也是所有偏安政權在穩定下來之後的通病,即使口號喊得大聲,也多是雷聲大雨點小,真的讓他們拿出自己的一切去孤注一擲,他們又會以蒼生百姓為念,不願意輕啟戰端了。

      幾代的繁衍之後,西原跟中洲人之間的隔閡漸漸消失,除了部分純血派跟烏家堅持本土價值的極端人物之外,挑起地域之分已經很難有市場,更多人比較在乎的是現在的生活的平穩跟安好。唯一的例外大概是每年元國那三個月的軍事行動,不管是大是小,都像是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許多已經忘卻戰亂的中洲人頭上。這些軍事行動也被季國朝廷用來凝聚人心、訴求團結的一種工具,說穿了,就是養寇自保政略的變種,只是這個『寇』太強,守不好就真的是亡國滅種,在這樣的威脅面前,團結成了唯一的選項。

      大方向一致對外,但在西防軍的守衛下,季國的軍事行動跟民間經濟政治的各種活動,其實是相當疏離的,西防軍的戰地跟中洲一般的區域,彷彿就是兩個世界。

      如果不是不斷的民變最後引發了諸侯割據,又從諸侯割據引出了季效群的『武裝巡行』,那季國人恐怕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

     

      從季國的第六代君主之後,季國朝廷的黨爭逐漸白熱化,中央跟地方的官員紛紛捲入鬥爭之中,連皇室也難以倖免。黨爭衝突中甚至有一任君主被迫下野,而由實力權臣拱上的君主又被迫陷入跟權臣的鬥爭。

      國家機器的運作陷入停滯的結果,就是許多天災人禍難以及時因應,資源的調派也出現相當多的問題,豪族出身的官員肆無忌憚貪污腐敗,平民出身的憂讒畏譏怕得罪人故消極怠惰,部分勇於任事不畏人言的官員,因為不想加入黨爭而丟官,民怨在這些人禍中累積,最終引爆出了擴及全國的大規模民變--『昏年之變』。

      季國原本只設州、郡、縣三級主要的地方政府,但由於亂民流竄跨越州界,朝廷只好將兩州合為一都,設立都牧跟都撫兩個職級,負責兩州的亂民鎮撫事務,都牧、都撫掌握兩個州的軍、民、財、法等政務,加上為了鎮壓民亂而握有兵權,逐漸形成割據。

      中央政令幾乎不出京城,昏帝不理政務,整天沉迷於修練劍術跟射獵,眼見季國大概就要就此滅亡,皇族旁支忽然鑽出了個英雄人物。

      此人名為季效群,其祖季元泰,襲爵七品散騎尉,追其遠祖,最高的爵位曾是四品的輔國將軍,由於季國對於封爵採取隔代降等襲爵的做法,如果襲爵的人沒有獲得軍功武勳或者文治政績,那每隔一代的爵位都會降等降級,直到降為庶人為止。

      雖然季元泰的爵位沒有傳下來,但季效群之父季飛柳並不在乎。此人就跟季昏帝一樣沉迷劍術,修練有成就到處遊俠,認識了許多人。季飛柳在東州遭到「東州五虎」圍攻喪生,季效群那時年僅十八,孤身仗劍,一夜間殺死「東州五虎」,其劍術受到父親生前好友、禁衛第一師都督的賞識,透過關係替他脫罪,將他收留到禁衛軍中。

      季效群的劍術高超,很快就獲得沉迷劍術的季昏帝賞識,成為昏帝身邊陪侍的侍衛之一。後來更逐步擢升,三年間從最低階的少校侍衛官,一直升到禁衛第二師都督,後來又外放到負責城防治安的城衛虎賁軍任大都督一職。

      京城三軍合起來並稱京軍,最高統帥理論上是都統元帥,但都統元帥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多半是虛位的,禁衛、虎賁、水龍三軍以禁衛大都督為首,但三軍的大都督都有權直接入宮晉見皇帝,京軍的軍官軍階比外地駐軍高一級,所以原本大都督都只是中將階,在京城三軍之中都是從一品的大將階,非親信不能勝任。

      季效群任虎賁大都督的時候,正是民變漸漸平息,但各都割據勢力興起的時候。如果就此放任不管,那季國恐怕會在幾年之內解體。季效群對此情況相當憂心,在軍方的支持下上書自薦。建議由京軍中抽調三萬人馬,一年份的糧食草料,由他率領前往巡行國內的六都十二州軍情,協助鎮輔地方。

      這一次的軍事繞境,鎮住了剛剛興起的割據勢力,各都的都牧、都輔以及各州的州牧紛紛重新對朝廷表示效忠,並且在巡行結束後一個月,州牧以上的地方官員聚集到京師季都,謁見昏帝。

      原本差點分崩離析的季國,在季效群的努力下又重歸於一。表面上大家都承認皇帝的合法性也遵從朝廷對地方低階官員的人事任命。實際上都、州牧級的首長權力幾乎不受影響,甚至反而還獲得朝廷的承認,本來越權的統治行為直接變成合法統治。

      季效群憑此功績,獲封平郡王、上將軍、加都統元帥銜兼領禁衛大都督、內閣輔相兼宮、宗、慎三府總督大臣。但季昏帝並沒有因民變而收斂,仍然維持著沉迷於劍術跟射獵的生活,內政幾乎都交給「閣相」、「殿卿」去處理。

      季國的朝廷獨立單位大致可以分為『閣』、『殿』、『台』、『府』。分別是內閣;文華殿、武英殿;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外事、御史、陽明九部尚書台以及宮務府、宗室府、慎刑府三府。

      前三者負責的是對外統治國家的各種事務。內閣負責決策;文華、武英兩殿的殿卿們負責建議跟討論,以及對內閣做出的決策進行副署;尚書台負責事務執行;三府則是負責皇室跟宗室宗族的管理,屬於皇帝在閣殿台之外的直轄單位。內閣有相、兩殿有卿、尚書台設有尚書侍郎等高級官員、三府的最高長官則是府督大臣,由於這三府管轄的都是皇親國戚等貴族的事務,府督大臣多半是任命宗室內的王爵或公爵擔任,尤其宮務府還管轄內廷侍衛,直接負責皇帝跟宮眷的貼身保護,更是非親信不得擔任的位置。

      季效群榮膺此位,卻不代表季國從此天下太平。即使帝國崩解的革命已經延緩,割據的隱憂卻已經種下。而季效群挾此不賞之功,居於伴君如伴虎的帝側,即使昏帝對他的寵信有加,但當時間一久,又或者,當季昏帝不需要他的時候,是否能依然榮寵不衰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