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 季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論語 : 季氏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analects/ji-shi/zh 

論語 -> 季氏

《季氏》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1。季氏要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快要攻打顓臾了。」孔子說:「冉求,這不是你的錯嗎?顓臾曾做過先王的東蒙主,而且就在魯國境內。是魯國的一部分,為何要打它?」冉有說:「季氏要打的,我二人都不想打。」孔子說:「冉求,有句老話說:『在其位就要盡其責,不然就辭職』,危險時不支持,跌倒時不攙扶,要你這個助手何用?而且,你還說錯了,虎兕跑出籠子,龜玉毀在盒中,是誰的錯?」冉有說:「現在顓臾城牆堅固,又離費城很近,現在不奪過來,將來會成為子孫的後患。」

孔子說:「冉求,君子痛恨那種不說自己『想要』,卻要找理由辯解的人。我聽說有國有家的人,不怕錢少而怕不平均,不怕貧窮而怕不安定。因為,平均了就沒有貧窮,大家和睦就感覺不到人少,安定了就沒有危險。

這樣,如果遠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徠他們;來了之後,就要安撫他們。現在你二人輔助季氏,遠人不服卻不能招徠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保全,反而想著在國內使用武力,我衹怕季孫的危險不在顓臾,而在自己的內部。」

2。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孔子說:「天下太平時,實權都在中央。天下混亂時,實權都在地方。實權在省級,最多能傳十代,很少有不垮臺的;實權在市級,傳了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縣級官員為所欲為,經過三代很少有不垮臺的。天下太平,則實權不在地方;天下太平,則百姓不會抱怨社會。」3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孔子說:「中央喪失實權,已經五代了;權力落到大夫手中,已經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孫也衰微了。」4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有益處;與走邪門歪道的人交朋友、與讒媚奉迎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有害處。」5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孔子說:「有益的愛好有三種,有害的愛好有三種。愛好禮樂、愛好稱贊別人的優點,愛好廣結善友,有益處;愛好放蕩、愛好閒逛、愛好大吃大喝,有害處。」6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孔子說:「陪君子說話要註意三種毛病:沒到說的時候就說,叫做急躁;到該說的時候不說,叫做隱瞞;不顧對方的表情就說,叫做睜眼瞎。」7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年輕時,血氣還不成熟,要戒女色;年壯時,血氣正旺盛,要戒爭斗;年老時,血氣已衰落,要戒貪婪。」8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要敬畏:敬畏自然規律、敬畏大人物、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自然規律因而也就不敬畏自然,不尊重大人物,戲侮聖人的言論。」9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學習後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難才學習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這就是下等人了。」10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孔子說:「君子有九種事情要考慮:看要考慮是否看清楚了、聽要考慮是否聽清楚了、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表情要考慮是否謙恭、言談時要考慮是否忠誠、工作時要考慮是否敬業、疑問時要考慮請教、憤怒時要考慮後患、見到好處時要考慮道義。」11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孔子說:「見到善良,要象趕不上似的;見到不善,要象被水燙了似的。我見到過這樣的人,我聽到過這樣的話。隱居起來尋求自己的志向、維護正義實現自己的理想,我聽到過這樣的話,沒見到過這樣的人。」12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的時候,百姓覺得他沒什麽德行值得稱贊;伯夷、叔齊餓在首陽山下,百姓至今稱贊他們。13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陳亢問伯魚:「你學到了密傳嗎?」伯魚答:「沒有。有一次他一個人站在那,我快步過庭。他問:『學詩了嗎?』我說:『沒有。』『不學詩,就不能掌握說話的技巧。』我回去學詩。又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那,我快步過庭。他問:『學禮了嗎?』我說:『沒有。』『不學禮,就不能立足於社會。』我回去學禮,就聽過這兩次。」陳亢回去高興地說:「問一件事,得到三方面收穫:知道詩的作用,禮的作用,又知道了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14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小童,國人稱她為君夫人,國人在外國人面前稱她為寡小君,外國人也稱她為君夫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創羅漢果的沙龍
18會員
338內容數
氧氣。陽光。。
2024/12/17
百年孤獨專頁 《百年孤寂》第 1 部 | 正式預告 | Netflix 百年孤獨 第01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3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2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4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5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6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7章_雲台書屋
Thumbnail
2024/12/17
百年孤獨專頁 《百年孤寂》第 1 部 | 正式預告 | Netflix 百年孤獨 第01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3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2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4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5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6章_雲台書屋 百年孤獨 第07章_雲台書屋
Thumbnail
2024/12/05
第一章:洪水初至 天剛破曉,濃重的烏雲籠罩著整片大地,雨水像決堤的洪流般傾瀉而下。明影站在河堤上,目睹河水的暴漲吞沒田野,村莊的屋頂一片片被激流淹沒。他感到一陣無力,握緊拳頭低聲呢喃:「怎麼會變成這樣?」 遠處傳來了急促的呼救聲,他匆忙奔向聲音的源頭,看見一位年輕母親正緊抱著孩子站在淹水的橋上。
Thumbnail
2024/12/05
第一章:洪水初至 天剛破曉,濃重的烏雲籠罩著整片大地,雨水像決堤的洪流般傾瀉而下。明影站在河堤上,目睹河水的暴漲吞沒田野,村莊的屋頂一片片被激流淹沒。他感到一陣無力,握緊拳頭低聲呢喃:「怎麼會變成這樣?」 遠處傳來了急促的呼救聲,他匆忙奔向聲音的源頭,看見一位年輕母親正緊抱著孩子站在淹水的橋上。
Thumbnail
2024/11/29
在某個位於群山之間的小村莊裡,住著五位性格各異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是善於解決問題的明影,心思細膩的若晴,滿腔熱血的天翔,溫柔敦厚的靜荷,以及有些孤僻但善良的子銘。 村子雖小,卻充滿了人情冷暖與矛盾。一天,村莊的主要水源因山崩被堵,大家因缺水而彼此埋怨不休。在這場危機中,五位年輕人逐漸明白了三段論法的
Thumbnail
2024/11/29
在某個位於群山之間的小村莊裡,住著五位性格各異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是善於解決問題的明影,心思細膩的若晴,滿腔熱血的天翔,溫柔敦厚的靜荷,以及有些孤僻但善良的子銘。 村子雖小,卻充滿了人情冷暖與矛盾。一天,村莊的主要水源因山崩被堵,大家因缺水而彼此埋怨不休。在這場危機中,五位年輕人逐漸明白了三段論法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  桓魋(tuí):宋國大夫,是宋桓公的後代,當時正輔佐宋景公,權勢很大。聽說孔子投奔宋國而來,擔心齊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會削弱他的權勢,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進入宋國。   
Thumbnail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  桓魋(tuí):宋國大夫,是宋桓公的後代,當時正輔佐宋景公,權勢很大。聽說孔子投奔宋國而來,擔心齊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會削弱他的權勢,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進入宋國。   
Thumbnail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雍也第六)。  閔子騫,孔子弟子,魯國人。姓閔名損,字子騫。費(mì),季氏的封邑。   季氏差人召閔子騫做費邑的總管。閔子騫不想去,對來人說:『請代我婉言謝絕吧!如果再來煩我,我
Thumbnail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雍也第六)。  閔子騫,孔子弟子,魯國人。姓閔名損,字子騫。費(mì),季氏的封邑。   季氏差人召閔子騫做費邑的總管。閔子騫不想去,對來人說:『請代我婉言謝絕吧!如果再來煩我,我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八佾第三)。  孔子說,『中原周邊的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夷狄,泛指周邊遊獵民族,包括東稱夷。北稱狄,西稱戎,南稱蠻,是華夏民族對周邊民族的貶稱;諸夏,中原眾國;亡,無。  孔子是個文化中心論者,
Thumbnail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八佾第三)。  孔子說,『中原周邊的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夷狄,泛指周邊遊獵民族,包括東稱夷。北稱狄,西稱戎,南稱蠻,是華夏民族對周邊民族的貶稱;諸夏,中原眾國;亡,無。  孔子是個文化中心論者,
Thumbnail
鄭國非常強盛,以寡擊眾仍能旗開得勝。周桓王下令將蘇忿生封地中的十二個城邑交給鄭國,並且收回鄭國的四個城邑。
Thumbnail
鄭國非常強盛,以寡擊眾仍能旗開得勝。周桓王下令將蘇忿生封地中的十二個城邑交給鄭國,並且收回鄭國的四個城邑。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