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令人深思的行為背後,藏著好玩古怪的心理效應!暢銷百萬冊的日常行為心理指南)

張文成  2022 幸福文化

分類:論說--理論 

★★☆☆☆

 

一句話

簡單介紹著名重要的心理學原理。


摘要

認識真正的自我

鏡中自我: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和對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和平常我們說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相反,「自我觀」是透過和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概念分為表現(presentation,想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像)、辨認(identification,想像其他人怎麼看待我的形像)和主觀解釋(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根據想像中別人的看法,給自己一個主觀的解釋和評價)。認為個體需要透過社會中其他的評判,才能完成自我的認知。實際應用:教養,注意自己的價值觀給小孩的評價。

自利偏誤:把成功歸因於自己;把失敗歸因於環境等外在因素。誇大對自己有利的資訊,舉例:夫妻都認為自己做家務的比例超過一半。

定錨效應:應對:收集夠多資訊讓「錨點」影響變小;盡量避免被第一項資訊影響。

瓦倫達效應:鋼索表演家瓦倫達在最後一場表演太擔心不能失敗而患得患失,最後墜落身亡。不良壓力造成無法專注於事情本身,擔心「失敗後怎麼辦」,摧毀了長期訓練形成的無意識反應能力。

庫里肖夫效應:(略)。


如果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

墨菲定律:「如果一件事有可能以錯誤的方式被處理,那麼最終肯定會有人以錯誤的方式處理它。」應對:對技術或機率不要有盲目的自信。

醞釀效應:面對問題卡關時,暫時停止積極探索,藉由放鬆、休息或思考別的問題,透過潛意識或直覺反而可能產生關鍵性的靈感。相同觀念:「創意,從無到有」中的讓潛意識為你工作,徹底放下不去想他,把問題交給你的潛意識(uncoscious mind)。

羊群效應:從眾。

巴南效應:十分模糊和普遍的描述被人們認為是量身訂做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可以解釋星座或心理測驗的效果。類似確認偏誤。


負面情緒

踢貓效應:壞情緒會傳染轉移(從位階高傳到位階低)到最弱小者身上。

野馬結局:吸血蝙蝠吸的血量很少,但野馬卻因為被蝙蝠叮到的憤怒而死,但本現象只是比喻,並無科學根據。

霍桑效應:當受試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本書觀點:當人覺得自己被關注或負面情緒被重視宣洩,會改善工作效率和健康。(?)

習得無助:(略)


自我突破

約拿情結:人對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恐懼,當機會來臨時自我逃避不敢相信自己能成功。

目標設定理論(籃球框定理):好的目標並非越高越好,本身能有激勵作用的目標需要明確、具挑戰性、和有合適的回饋。

瓦拉赫啟示: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最擅長的領域。

內捲化效應:(略)

煮蛙效應:其實實驗的結果有爭議。

 

優秀

馬太效應:大部分的成功者其實是「從成功走向成功」而非「失敗為成功之母」。啟示:盡量累積和整合資源。

安慰劑效應:潛意識的力量。

馬蠅效應:利用壓力成為激勵自己的動力。

布里丹效應:一隻完全理性的驢會在兩堆等質量的乾草中間餓死。啟示:不要過度擔心選擇的得失或後果。

控制錯覺:(略)


人際交往

初始效應:和陌生人交往時第一印象的重要(前後資訊連續時)。

時近效應:和熟人交往最後的經驗最深(前後資訊斷續時)。

月暈效應:以偏概全,放大局部優點或缺點。

刻版印象:(略)

錯誤共識性偏誤:假定他人的意見或特性與自己相同,或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應對:換位思考。

 

社交的心理學

自重感效應:讓人自重感獲得滿足,他人自然也會反過來認同我們。

得失理論:(略)

重複曝光效應:(略)

出醜效應(仰巴腳效應):有能力的人犯錯會變得更加討喜。延伸:看不到缺點會產生距離感。

 

人性賽局

路西法效應:本書並未提及史丹佛監獄實驗在後來的研究發現有許多爭議。

米爾格蘭效應:面對權威者的命令,人們往往容易屈服。

破解囚犯困境:方法就是引入重複賽局,讓賽局雙方在這次賽局後還保持別的關係,兩者就比較不會選擇自私的選項。

智豬賽局:用來說明納許均衡。競爭中的弱者應該使用「搭便車」策略,有自知之明不輕易主動,耐心等待盯緊「大豬」。

懦夫(膽小鬼)賽局:應對:必要的時候退一步避免兩敗俱傷。

槍手賽局:(略)

 

說服他人

互惠原則:要當心接受別人小恩小惠的「負債感」,覺得必須做點什麼償還,尤其式行銷手法。而且互惠原則不受個人喜好的影響,也和對方跟你熟不熟無關。

承諾一致性原理:在說服人時引誘對方做出承諾,就可以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

登門效應:一旦接受對方的小要求,就有可能接受更高的要求(利用人們想要留下一致性形象的心理)。

門面效應:先提出很高的要求,拒絕後再提出小要求就更可能被接受(利用別人拒絕的內疚心理)。

禁果效應:(略)

 

消費投資

范伯倫效應: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務把高價格等於高品質,反而越願意購買。

季芬悖論:違反需求法則的商品稱做季芬財。追漲殺跌的心理。

消費者剩餘:(略)

稀缺性:(略)

折扣效應:商家希望利用打折將潛在的未來消費提前。

博傻理論:(略)

狄德羅效應:「越得到越不滿足」的連鎖消費反應。

 

做事

路徑依賴法則:人們的決策容易依循慣性,常受制於之前的決策,不管過時於否,讓過去的做出的選擇決定了現在可能的選擇。

蔡加尼克效應:人對未完成的任務念念不忘。應用:想要做的事就立刻開始第一步。

權威效應:(略)

工作成癮症候群:(略)


工作

彼得原理:雇員總是趨向被提升到其不稱職的職位。

德西效應:當一份工作內在報酬(興趣或成就感)高時,提供外在報酬(物質獎勵)反而降低工作動機。

雷尼爾效應:(略)

畢馬龍效應:期望他人對自己有所期望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本能需要。

破窗效應:(略)

貝勒定律:當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來的刺激會變得微不足道。

鱷魚法則:(略)


短評

本書簡短的介紹很多心理學的經典原則,並提供實例,不過比較欠缺延伸的應用或是反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