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陷阱》|環境的影響力比你想像的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前言

我們是否曾設立下未來的目標或習慣,卻因為工作或是生活的忙碌,而在不知不覺中遺忘、疲憊,甚至是選擇了放棄,於是回過頭來對失敗這件事,或是自我感到了失望?在這本書中,作者用許多的理論與案例,傳達環境的影響大於意志力的理念,告訴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不能只依靠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塑造環境,透過環境的改變來培養我們的行為與習慣。所整理的閱讀筆記如下圖所示。

書籍筆記,整理自《 意志力陷阱》

書籍筆記,整理自《 意志力陷阱》

二、內文

書中從意志力的理論切入,介紹了意志力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分章節說明如何改變不好的舊有習慣,再延伸到目標的建立時,如何透過環境與意志力的搭配,創造最佳動力與持續的行動。

1.意志力理論

關於人是否能選擇做或者不做一件事,哲學中主流有三種理論

  • 決定論:宇宙中任何事都受「因果法則」控制,人沒有自我選擇的可能性。
  • 自由意志論:人具有自我選擇的自由。
  • 相容論:宇宙受到因果法則影響,同時人也具備自我選擇的可能。


你若和⼀個瘸⼦⽣活在⼀起,你將學會跛行。 -哲學家普魯塔克

2.意志力陷阱

作者的想法趨向於相容論,主張意志力有效,但無法只憑意志力創造成功。因為它就像電池會有電力耗盡的時候,此時環境與潛意識將更多決定我們的行為與塑造個性。

2.1 環境塑造框架

有一系列實驗如下:

  • 如果將一群跳蚤放在罐子裡,當外蓋沒有蓋上時,跳蚤很容易能跳出罐子外。
  • 闔蓋數天,跳蚤為了不撞上蓋,會學習不跳高,甚至開蓋也不再跳出罐子。
  • 若跳蚤後代與罐內跳蚤近距離接觸,後代也會無法超越所處環境。

2.2 環境影響行為

羅格斯大學的計算機實驗室曾因為列印機消耗了太多的紙張。該大學所做的改變,是將實驗室列印機的預設選項從「單面列印」改為「雙面列印」。但光是這樣的舉動卻使該學期減少使用7,391,065張紙,相當於一學年少砍掉1,280顆樹的成果。說明了人們對於預設選項的依賴,比想像中的強大。

2.3 環境影響動力

我們都知道毒癮難戒除。在越戰時期,在海外的美軍士兵約有兩成對海洛因成癮,以此麻痺對戰爭及死亡的恐懼。然而就在政府擔心軍人歸國後會持續成癮的問題。但實際結果卻是,毒品成品的歸國士兵在回國後有95%都順利的戒除了海洛因。這主要的原因除了士兵離開了原本的環境,更是心裡的寄托不再限於毒品,而是現實的人際關係及其他的正常生活。


阻礙我們實現⽬標的不是障礙,⽽是通往⼩⽬標的清晰道路。 -物理學家羅伯特·布勞特

3. 改變習慣方法

正因為環境顯著影響我們的生活,作者提及數個習慣建立方法,列舉其中三項如下:

3.1 晨間日記

在清晨開始忙碌以前,透過晨間日記的撰寫讓自己重新與目標/夢想連結。比如花費5-15分鐘左右寫下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同時用一種肯定和明確的方式去描述(比如要在某月某日前跑完馬拉松比賽),和為了達成這目標所需要做的準備,將其落實在一天的計畫之中。能使我們更專注在更重要的事,而不是被生活的瑣事給淹沒。

3.2 減法思維

作者用一個有趣的描述-「牛頓第三定律」來描述生活的習慣,因為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能量,在每一個物質或思想上的負擔,無論是擔憂或是處理都會消耗思維的總量。因此若在小事上經常消耗,我們將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突破現有的環境限制,包含建立新的習慣、持續的學習新事物等等。因此建議的原則是「清除所有不經常使用的東西」,例如不會穿的服裝/髒亂的環境/長時間上網/負面人際關係。重點在於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下,留下讓更多能量來成就更遠大的目標。

3.3 設計默認選項

生活中五花八門的商品、遊戲、網頁甚至是影片,常常佔據了意料之外的時間與體力,若不經過管理,我們將在無形中成為環境的奴隸。作者建議,比如為3C產品設定一週一次的安息日,在那一天裡不使用3C並給予內心重置與恢復的時間。又比如調整成可抽離的心態,在工作結束時就專心的休息而不再掛慮工作,不讓心理持續累積疲憊。或是為生活的誘惑設計行動,多思考過去失敗的「過程」,並從建立「IF-THEN」的選項,用新的行動或關係,甚至是目標的連結來取代舊有習慣。(例如心情不好→暴飲暴食,改為心情不好→找朋友去運動,既訴苦、紓壓又能減重)。


好的木材並不在順境中成長,風越強樹越壯。-詩人道格拉斯·馬洛赫

4.持續精進方法

改變習慣之餘,更重要的是讓環境成為我們的幫助,以此持續的向目標邁進。同樣整理其中三項方法如下:

4.1 觸發心流

心流除了自身對於過程的沉浸能夠達到以外,作者認為也能透過環境的創造來頻繁的滿足。整理後可分三類(自我壓力/環境壓力/新鮮感),例如接受比自己能力略高的挑戰、想像失敗會造成的嚴重後果、明確將目標告訴其他人並讓其監督與獎懲、每隔一段時間接觸完全不同的事物等,讓學習或努力的過程能維持更高的效率。

4.2 競爭環境

正如書中的論點,人是適應力很強的生物,若在舒適圈待久了便會失去向外的企圖心。因此學習更多時間與比自己優秀、能力更強的人相處與競爭,雖然會因此消耗更多的精力與產生煩惱,卻能提升自己眼界和擴張的動力。更大的提醒是,當發現自己有一段時間沒有成長時,很可能需要自我審視,是否太久處在一個安逸而不會變動的環境。

4.3 破釜沉舟

我喜歡作者的這個觀點,也就是為自己設立一個「不歸路點」。從心理學理論來說,人的行為控制基本分為兩種,一個是行為抑制系統(為避開危險而阻止行動),另一個是行為激活系統(為獲取獎勵而鼓勵行動),且兩系統相互消長。因此透過預測前方的獎勵,抑或是去除退縮的機會,都能使自己更全心全力的執行。最典型的案例是-付費的課程,當你花費越多錢在其中,因為你知道費用已經花出去(去除後路),若不成功將會有更糟的結果,所以你會更加考慮更加周全,並且認真對待與投入這個過程。


三、評價

個人閱讀後的評價偏向好評,認為優點在於介紹的主軸很明確,同時透過很多的理論、實例甚至是名言輔助,雖然內容的層面較廣,閱讀上仍能掌握其核心並且應用。小缺點大概是分章節過細,在統整的部分也是需要花不少心力。但整體而言蠻推薦閱讀,因為有良好的資料來源和說明,內容上也是很能激盪不同的思維翻轉!

個人主觀評分: 困難度★★★☆☆ 啟發性★★★★☆ 完整性★★★★☆


四、結語

這本書對我的提醒,是人意志力的有限性。或許我們並不如自己理想中的強大,能夠時時保有能量,並且堅定不移地朝目標前進。但作者點出環境的影響,是為了讓讀者理解,那些目標執行的不成功,或許有蠻大一部分是我們依靠錯了方向,就像孟子的母親,為了導正小孩的學習而三次搬離不適合的環境。我們也應當使用有限的意志力,去改變、設計能促使我們持續邁進的環境中,好讓習慣帶領我們靠近目標和夢想!


書名:意志力陷阱

出版日期:2020-10-1

ISBN:978757220517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小徑
16會員
10內容數
透過書籍閱讀與整理,期盼在過程中與讀者共同分享及自我成長
微光小徑的其他內容
2024/06/23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2024/06/23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2024/06/14
在我們的生命中,保持健康的習慣或不斷在專業能力成長突破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然而因著許多的內外部因素,堅持與放棄成為不斷循環的狀態。作者透過腦科學的角度出發,並彙整來自各項研究結果,介紹當我們面對各種想放棄情境時該如何堅持的方法和信念,期盼透過書中話語整理,幫助大家打理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Thumbnail
2024/06/14
在我們的生命中,保持健康的習慣或不斷在專業能力成長突破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然而因著許多的內外部因素,堅持與放棄成為不斷循環的狀態。作者透過腦科學的角度出發,並彙整來自各項研究結果,介紹當我們面對各種想放棄情境時該如何堅持的方法和信念,期盼透過書中話語整理,幫助大家打理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Thumbnail
2023/09/28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2023/09/28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設定各種目標來改善生活品質,但是,從新年新希望到健身房會員卡,許多人發現堅持理想比想像中更加困難。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實現自己的承諾?為什麼我們會高估自己的自制力?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個人生活,也在商業和社會層面產生深遠影響。Uri Gneezy 在他的著作《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設定各種目標來改善生活品質,但是,從新年新希望到健身房會員卡,許多人發現堅持理想比想像中更加困難。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實現自己的承諾?為什麼我們會高估自己的自制力?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個人生活,也在商業和社會層面產生深遠影響。Uri Gneezy 在他的著作《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命中,保持健康的習慣或不斷在專業能力成長突破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然而因著許多的內外部因素,堅持與放棄成為不斷循環的狀態。作者透過腦科學的角度出發,並彙整來自各項研究結果,介紹當我們面對各種想放棄情境時該如何堅持的方法和信念,期盼透過書中話語整理,幫助大家打理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命中,保持健康的習慣或不斷在專業能力成長突破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然而因著許多的內外部因素,堅持與放棄成為不斷循環的狀態。作者透過腦科學的角度出發,並彙整來自各項研究結果,介紹當我們面對各種想放棄情境時該如何堅持的方法和信念,期盼透過書中話語整理,幫助大家打理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我們常常面臨著對目標的忠誠與自我放縱之間的挑戰。當我們被問及我們朝目標進展的程度時,更容易做出違背目標的行為,而當被問及我們對目標的忠誠程度時,卻更能夠抵抗誘惑。這提示著我們對於目標的忠誠度和我們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將放縱視為偏離目標的威脅…
Thumbnail
我們常常面臨著對目標的忠誠與自我放縱之間的挑戰。當我們被問及我們朝目標進展的程度時,更容易做出違背目標的行為,而當被問及我們對目標的忠誠程度時,卻更能夠抵抗誘惑。這提示著我們對於目標的忠誠度和我們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將放縱視為偏離目標的威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賺錢不如預期或產品銷售不佳而抱怨,但作者提出,我們的環境是由自己投射出去的,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應氣餒,而應該思考自己的言行舉止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文章中也提到了解決財務、工作和人際關係問題的建議,呼籲讀者去享受並欣賞身邊的人和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賺錢不如預期或產品銷售不佳而抱怨,但作者提出,我們的環境是由自己投射出去的,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應氣餒,而應該思考自己的言行舉止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文章中也提到了解決財務、工作和人際關係問題的建議,呼籲讀者去享受並欣賞身邊的人和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在處理自己失望與期待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情緒,並提到了改變自己行動方式與微調目標,以及心力強大與弱小的差距對於達成目標的影響。文章中引用了奇蹟課程以及作者個人的心路歷程,給予讀者啟發與鼓勵。提到了一些關鍵字,如戰勝、失望、目標、迭代優化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在處理自己失望與期待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情緒,並提到了改變自己行動方式與微調目標,以及心力強大與弱小的差距對於達成目標的影響。文章中引用了奇蹟課程以及作者個人的心路歷程,給予讀者啟發與鼓勵。提到了一些關鍵字,如戰勝、失望、目標、迭代優化等。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