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的上半年愛書推薦】再也不怕鬧書荒!

【2023我的上半年愛書推薦】再也不怕鬧書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撰寫此文的同時,早已進入下半年第一個月了,時間永不留情,但閱讀紀錄會留下這些吉光片羽。這次直接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愛書與必推,每次到這種時刻永遠就是甜蜜又困難的人生選擇。

2023好書推薦

2023好書推薦

幾個過程小記:《明日明日又明日》毫不意外插隊成功,這篇上半年推薦拖到此刻才寫有一部分是這本害的(?)另外還有來不及讀完但必定會好好推薦的
《困惑的心》、《呼喚奇蹟的光》、《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還沒開始看就已經被燒到不行的《海風酒店》,以及之後想再獨立出去聊的書店系列。

以下每個類別都只有三本,若你鬧書荒,每個月挑一本就可以把下半年過完還綽綽有餘呢!

raw-image
2023我的閱讀主題關鍵字

2023我的閱讀主題關鍵字


■理解世界的窗口

毫無懸念打頭陣就是《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年初看完直接列為今年必讀,還追作者追到國際書展去。太會說故事的沙博爾夫斯基透過一道道菜餚,將俄羅斯的歷史演變端至我們面前。也因為這本書,後來讀《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戰爭沒有女人的臉》更可窺見獨裁政權下被隱沒的聲響。
至今仍未歇的烏俄時事,其實離台灣並不遠。這些作品的書寫是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讓生活在強權旁的我們有借鑑之處。

raw-image


■讓你愛上生命的處方箋

今年上半最欣喜挖掘到的寶藏作者非艾蜜莉.孟德爾莫屬!不論是科幻或末日題材,孟德爾所書寫的是截然不同風格,安靜優雅,卻很有本事讓人驚呼連連,更包含對人性的關懷與生命哲思,最終我們都能成就彼此生命中的圓。
《明日明日又明日》是一部讓人捨不得擱下的故事,就是因為如此真實,才真正打動我們心中,其實知道這世界總不如我們所願,卻總會因為一丁點快樂就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raw-image


■願平靜伴你左右

今年上半我過得蠻風雨飄搖(?),如何尋得平靜一直是我仍在練習的課題。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奠基了我對快樂與平靜的真實思考,也讓我得以從最小可行性開始練習。
《不用急著長大》應該很看個人口味,有些人或許覺得太平淡,但於我來說就像身處太重口味的世界中,找到一絲曾忘卻的美好時光。
小鳥小哲學》從小動物的習性,喚起我們心中早已喪失掉的內心感受能力。並得以從中重拾生活平衡。

raw-image


■人生實用法則

時不時地將這些書拿出來重讀,不但實用帶著走,更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工作與人生。
留白工作法》透過自問自答找到你的時間小偷,讓你重新安排並找到真正重要的事。
《分人》對找到「唯一真正的自己」感到有所矛盾的我鬆一口氣,喜歡自己的多種面向,才能逐漸肯定自己。
最後如果漂流至荒島,必備《成為自由人》,有意識地隨時準備,其實我們早已活得自由,不需要物質佐證或他人眼光。

raw-image


■2023下半以不少好看又精彩的小說展開序幕,八九月也會有許多精彩活動,再來好好分享!你的上半年有什麼不推就可惜的書呢?

歡迎到畫說IG留言與與眾多書友一起分享!(目前已收穫《女二》、《人間》、《傾聽地球之聲》、《八尺門的辯護人》......)

raw-image


avatar-img
畫說有一天|閱讀.文學.你我的故事
112會員
116內容數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