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15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納粹與隔都

    一、納粹與猶太人

    希特勒(Adolf Hitler)和納粹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的崛起,肇因於威瑪共和時期(Weimarer Republik)社會、政治和經濟的萎靡不振。當時納粹黨嚴厲批評《凡爾賽和約》(Traité de Versailles)對德國施加的經濟懲罰過於苛刻。和平條約及德國經濟形勢的惡化,為國家社會主義者這樣的激進右翼團體提供了契機,透過製造恐懼和尋找替罪羊-猶太人,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raw-image

    西元 1933 年德國國會通過《授權法》(Reichsgesetzblatt),該法案允許希特勒在未經議會或總統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批准的情況下,制定違反威瑪憲法的法律。爾後,納粹政權透過各種手段散播反猶思想,如反猶宣傳片《永遠的猶太人》(Der ewige Jude)中,將猶太人描繪成「不文明和寄生的人」;德國《前鋒》(Der Stürmer)週報宣揚反猶主義。

    永恆的猶太人(Der ewige Jude)為1940年上映的反猶電影 / 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西元 1935 年,德國國會通過《紐倫堡法案》(Nürnberger Gesetze),剝奪猶太人之公民權。西元 1938 年,「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爆發,官方宣稱此為自發性之暴動,然而實際上這場暴亂乃是由納粹政府精心設計的,其目的在迫使境內猶太人外遷。


    二、隔都化 (ghettoization)

    西元 1939 年,德國政府在位於波蘭的「彼得庫夫-特雷布納爾斯基」(Piotrków Trybunalski) 建立了第一個隔都。德國政府將建立隔都視為臨時措施,以便讓領導的高層決定行動方針,實現他們消滅猶太人的目標。

    隔都內人口擁擠且環境惡劣,食物、水和藥品都嚴重短缺,而在當中的任何抵抗都被納粹鎮壓。不僅如此,德國政府更以「隔都內特別法償」 (legal tender)代替原先之貨幣,藉此掠奪猶太人之財富。木柵欄、鐵絲 網和磚牆,將猶太人與其他人口隔離開來。根據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的檔案,德國人在其佔領的波蘭和蘇聯建立了 1000 多個隔都。


    (一) 華沙隔都 (Warsaw Ghetto)

    華沙隔都成立於 1940 年,其為納粹建立的最大隔都。與其他地方一樣,成立了一個猶太委員會(Judenrat)來管理居住者的需求並執行納粹領導層的指令。

    華沙隔都 (Warschauer Ghetto) / 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在隔都內,許多人餓死或死於疾病。有錢的人會試圖從黑市購買食物和醫療用品,甚至還會行賄以換取暫時緩解強迫勞動。儘管隔都內的生活條件惡劣,居住區受到限制,內部的文化活動仍蓬勃發展,如書籍、寫作、音樂和戲劇,都提供隔都內猶太人逃避現實的機會。而隔都有一個名為 Oneg Shabbat (希伯來語為:安息日之樂)的地下檔案館,當中留存許多隔都內的生活紀錄。

    西元 1942 年,Z.O.B.(Zydowska Organizacja Bojowa,意思是猶太戰鬥組織)的領導者摩德海·阿涅萊維奇 (MordecaiAnielewicz)號召猶太人拒絕登上驅逐他們的列車。隔年一月,華沙隔都的戰士與德軍交火。同年五月,猶太起義被鎮壓,超過 56,000 名猶太人被捕,其中 7,000 人被槍殺,剩餘的人被送進了集中營。


    (二) 泰雷津隔都 (KZ Theresienstadt)

    西元 1941 年泰雷津隔都成立。三年後,德國政府為了掩蓋死亡集中營的消息,於是允許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的訪問此處,並精心計劃、營造毫無異狀的場景。

    照片取自大屠殺紀念博物館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泰雷津隔都的日常生活一樣由猶太委員會管理,與上述提到的華沙隔都內的情形相同,儘管生活條件惡劣,居民仍透過教育和文化生活,保護自己免受現實生活中痛苦和威脅。



    隔都化的持續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隨著「最終解決方案」(Die Endlösung)的實施,德國人開始有系統地摧毀隔都,將猶太人驅逐到集中營中進行屠殺。西元 1945 年,二次世界大戰落幕,隔都及集中營體制亦隨之瓦解。然而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極端右派宣揚反猶主義,空間上的隔都已然消失,歧視與仇恨,還有歷史的傷痕,似乎還縈繞在這片土地上,難以消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