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2020)- 妳不是孤單一個人

《后翼棄兵》(2020)- 妳不是孤單一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內文有《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劇情透露

Beth Harmon是名符其實的孤兒

母親早逝,父親不詳,只能在孤兒院度過漫長孤寂的童年。她既沒有顯赫家世,也沒有絕世美貌,唯一擁有的,只有對西洋棋的無盡依戀及熱愛。相較於複雜無解的人生,黑白棋子與方格的世界顯然更容易掌握。

Beth與繼母Alma

Beth與繼母Alma

命運似乎待Beth特別嚴苛,她曾有段幸福時光,收養她的繼母,總是用大海般沉靜的溫柔胸襟,給予她數不盡的疼愛與關懷;即使不懂她的思想及內心世界,卻陪伴她參加每一場西洋棋比賽。然而,這段美好日子隨著對方驟逝戛然而止,她再度變回「孤兒」,獨自一人面臨著成人世界的種種考驗。

Beth與勁敵Borgov對奕

Beth與勁敵Borgov對奕

她不擅交際,成為不了校園中交友廣闊的風雲人物;戀愛學分修得一塌糊塗,那些對她有好感的男人,無論英俊、體貼、聰明與否,最終皆無法陪在她身邊。唯一不離不棄的,依舊只有西洋棋,這是她僅能掌控的一切。如同勁敵所言,她生來是孤兒,是殘酷命運下的倖存者,只能從棋盤的世界中贏得勝利與榮耀,否則她孤苦的人生已所剩無幾。 

當Beth越想抓住「西洋棋」這塊浮木,身心卻更加不能負荷沉重的壓力,於是她選擇沉溺在酒精的迷幻世界,吞噬無數能帶來「平靜」的綠色小藥丸,這兩樣東西同樣不會背叛她。




Shaibel先生收集許多有關Beth的剪報

Shaibel先生收集許多有關Beth的剪報

在Beth面臨瓶頸時,童年好友Jolene及時現身,將她從萎靡不振的泥沼中拖出。兩人回到兒時居住的孤兒院,而Beth意外發現,西洋棋的啟蒙恩師、校工Shaibel先生,居然暗中收集許多關於她的資訊及報導,彷彿透過那些剪報,不斷追隨、關心著這位曾與他投緣的小小棋友。縱使自成年後,兩人未再相見,Shaibel先生的遺物,讓Beth徹底感受到老者沉默寡言、不求回報的愛。

Jolene與Beth

Jolene與Beth

Beth決心到莫斯科參加比賽扳回一城,卻因拒絕向政治妥協,失去了贊助機會。正當她苦尋如何籌得旅費時,Jolene再度伸出援手,好友大度地表示,Beth就算輸了比賽也無妨,只要她能就此重新振作,那麼一切都值得。

Beth不禁感嘆Jolene真是她的守護天使,總在關鍵時刻拉她一把。Jolene聽聞此話,只是笑笑地回說:

「我不是妳的守護天使,我不是來拯救妳的,我自身都難保了。我來這裡是因為妳需要我在身旁,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家人本就該如此。」
I’m not your guardian angel. I’m not here to save you. Hell, I can barely save me. I’m here because you need me to be here. That’s what family does. That’s what we are.
Jolene(左)的膚色讓她飽受歧視

Jolene(左)的膚色讓她飽受歧視

Jolene和Beth一樣舉目無親,孤身在俗世中奮鬥,可Jolene的處境更加艱辛,深黑的膚色,讓她注定要比別人吃更多苦頭。即使隨著社會觀感轉變,她能接受高等教育、成為社會菁英,可惜很多事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改變的。但是Jolene無法解決自己的困境,仍然樂意幫助Beth,只因Beth是童年時與她相依為命的夥伴;只因Beth在男性為主的西洋棋界脫穎而出,給予了Jolene勇氣;只因她們是「家人」,而家人本就該互相扶持,尤其對方有難時更該如此。

Beth與西洋棋界的友人們

Beth與西洋棋界的友人們

Beth順利到了莫斯科參與賽事,西洋棋界的友人們特地來電,紛紛給予建議和鼓舞。這些人當中,有的曾與她交手,有的與她有過感情糾葛,卻依然不計前嫌地幫助她,因為Beth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西洋棋天才。




Beth與啟蒙恩師Shaibel先生

Beth與啟蒙恩師Shaibel先生

Beth Harmon是名符其實的孤兒,她沒有血親,無法擁有血緣的羈絆,成年後也是孑然一身。

但Beth從未是孤軍奮戰,繼母、Shaibel先生、Jolene、西洋棋界的友人…身邊有許多人默默愛著這樣古怪的她。就如疲倦的孤鳥,終會找到願意接納牠棲息的樹枝。

Beth是「孤兒」,卻永遠不是孤單一人,孤獨的女孩,依然有能包容她的港灣與歸屬。她漸漸不再自暴自棄,因為有這麼多人愛著她,她也應該學著更愛自己一點!

raw-image

☆註記

文章劇照取自Wallpaper Abyss,以及串流平台Netflix截圖。

avatar-img
人海邊的離島
79會員
121內容數
愛我所愛,寫我所感。努力分享自己熱愛的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海邊的離島 的其他內容
身為影癡,這麼多年來看了無數電影,總有幾段劇情或是台詞,是深深烙印在心中,久久無法忘懷的。筆者最喜愛的電影台詞,即是出自於《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由朴贊郁執導,金珉禧、金泰梨、河正宇主演的《下女的誘惑》,上映後好評不斷,並獲得諸多國際獎項的提名及肯定。 儘管一般公認這部並非朴贊郁最好的作品,但仍屬上乘之作。高潮迭起且不斷反轉的劇情、精緻的美術設計、恰到好處的配樂、演技精湛的演員…尤其故事描述兩個女孩如何用計掙脫父權社會的桎梏
1950年代的英國,Reynolds是倫敦首屈一指的服裝設計師,名流貴族、甚至皇室成員,皆爭相要求其訂製服裝。Reynolds的姊姊Cyril 則與他相依為命,負責協助工作室的業務。姊弟倆憑藉著才華與毅力,一同打造了英國上流社會的時尚帝國。 Reynolds為人如同他的姓氏“Woodcock”,頑固
十八世紀初的英國,女王Anne身體衰弱,對政事力不從心,因此實際上國家大事皆由信任的多年友人Sarah打理。然而Sarah不只是女王的好幫手及閨中密友,她們更是一對不為人知的秘密愛侶。 Sarah的遠房表親Abigail到宮中求職,在Sarah引薦下,Abigail謀得了廚房女僕的差事。Abigai
二十世紀初的英國,貧寒的賣花女伊萊莎(Eliza),無意間巧遇了古怪的語言學家希金斯(Higgins)教授,以及溫和有禮、對語言也有興趣的平克林(Pickering)上校。希金斯教授臨時起意,和上校打賭說自己能在六個月內改變伊萊莎粗俗的舉止,讓她成為行為與談吐優雅、能參加大使舞會的高雅淑女。
在影視作品中,常用「槍」作為男性的權勢象徵。然而部分時刻,「槍」也可被視為男性的性徵,給觀眾帶來強烈的性意象。 因此,若影視作品中有男女持槍的情節(尤其持槍的男女彼此有曖昧情愫時),或許就沒有表面上的意象那麼單純了,而是多了點令人遐想的空間。 以下就簡單分享類似概念的影視作品吧!
身為影癡,這麼多年來看了無數電影,總有幾段劇情或是台詞,是深深烙印在心中,久久無法忘懷的。筆者最喜愛的電影台詞,即是出自於《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由朴贊郁執導,金珉禧、金泰梨、河正宇主演的《下女的誘惑》,上映後好評不斷,並獲得諸多國際獎項的提名及肯定。 儘管一般公認這部並非朴贊郁最好的作品,但仍屬上乘之作。高潮迭起且不斷反轉的劇情、精緻的美術設計、恰到好處的配樂、演技精湛的演員…尤其故事描述兩個女孩如何用計掙脫父權社會的桎梏
1950年代的英國,Reynolds是倫敦首屈一指的服裝設計師,名流貴族、甚至皇室成員,皆爭相要求其訂製服裝。Reynolds的姊姊Cyril 則與他相依為命,負責協助工作室的業務。姊弟倆憑藉著才華與毅力,一同打造了英國上流社會的時尚帝國。 Reynolds為人如同他的姓氏“Woodcock”,頑固
十八世紀初的英國,女王Anne身體衰弱,對政事力不從心,因此實際上國家大事皆由信任的多年友人Sarah打理。然而Sarah不只是女王的好幫手及閨中密友,她們更是一對不為人知的秘密愛侶。 Sarah的遠房表親Abigail到宮中求職,在Sarah引薦下,Abigail謀得了廚房女僕的差事。Abigai
二十世紀初的英國,貧寒的賣花女伊萊莎(Eliza),無意間巧遇了古怪的語言學家希金斯(Higgins)教授,以及溫和有禮、對語言也有興趣的平克林(Pickering)上校。希金斯教授臨時起意,和上校打賭說自己能在六個月內改變伊萊莎粗俗的舉止,讓她成為行為與談吐優雅、能參加大使舞會的高雅淑女。
在影視作品中,常用「槍」作為男性的權勢象徵。然而部分時刻,「槍」也可被視為男性的性徵,給觀眾帶來強烈的性意象。 因此,若影視作品中有男女持槍的情節(尤其持槍的男女彼此有曖昧情愫時),或許就沒有表面上的意象那麼單純了,而是多了點令人遐想的空間。 以下就簡單分享類似概念的影視作品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