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2|閱讀時間 ‧ 約 16 分鐘

台灣獲得F-35的阻礙是什麼?

在YT上看到一部影片,內容是在說台灣為何不能獲得F-35。我看的是公開版,可能不是全部內容。不過在公開版中講到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洩密"。影片內容指出部份國軍現役與退役人員被中共吸收,進而將機密洩漏給中共。美國即因軍方會外洩機密,不願意提供台灣F-35戰機。該影片立場偏頗,內容只在指責國軍洩密,而不是在認真探討問題。

其實類似觀點在其他報導或影片也有,但是台灣不能獲得F-35真的只是因為洩密嗎? 或許我們該認真看看到底有哪些因素?

F-35的價值

在討論台灣獲得F-35的阻礙這個問題前,有必要先說說F-35這架戰機的價值在哪裡?為何F-35對美國而言有保密的重要性。

F-35起源於美國的聯合打擊戰鬥機計畫(Joint Strike Fighter Program, JSF),該計畫是要開發一款取代F-16、A-10、F/A-18、AV-8、Sea Harrier的戰鬥/攻擊機。因此F-35共有3個基本型號:空軍型的F-35A;垂直起降型的F-35B;海軍艦載機的F-35C。

看起來F-35是如同當初F-16取代F-104和F-5一樣的戰機世代交替,但F-35的價值卻不僅只是的戰機,而是一個戰鬥系統。

與美國另外一架五代戰機:F-22相比,F-35的速度、機動性都無法相比。但F-35的感測能力、情資整合能力是F-22沒有的。F-35能與友軍共享情資建立戰場圖像,甚至導引友軍攻擊目標。有人認為F-35不僅是戰機,甚至是預警機、電戰機。新加坡國防部近期在增購F-35的說明中,揭露俄烏戰爭中F-35悄悄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出F-35在現代戰場的價值。

另外從美國取消出售土耳其的問題點上,可看出美國除擔心F-35的匿蹤性能被外洩,真正的重點是如果土耳其將S400系統與F-35連結,也將洩漏F-35的數據傳輸資料與能力。這會嚴重影響F-35甚至整個北約的作戰能力。

說完F-35的價值,來看看台灣獲得F-35的阻礙是什麼?

保密問題

保密對民主國家的軍隊一直是個課題,相對於專制國家,民主國家社會開放,軍隊與人民接觸比較頻繁。如果是採用募兵制的國家,為爭取人民從軍,軍隊更要對民間開放部分資訊,讓人民了解、支持軍隊,進而有加入軍隊的動力。而台灣就是就是處於這種狀態。

近幾年台灣除因為被金錢收買,洩密給國外勢力的事件。包含現役人員因為炫耀PO網或是私帶民人進營區"參觀"裝備;還有民意代表與高級官員的"官洩"。種種事件都顯示對於軍事保密,在個人需求面前,變成一種選項而已。某個程度來說,美國要擔心的不只是賣情報,還要擔心其他方式的洩密。當然這些問題在美國或其他使用國都可能發生,只是說台灣發生的機率可能要高一些。

前面提到的YT影片已經過度強調軍方洩密的問題,因此這邊也不多說。但相信現役或退役職業軍人,大多對於服役接觸的機密都有一定的警覺與重視。大多的人員,還是恪守職責,並戮力於崗位。不應該因某些帶風向人士而仇視軍人。

除了人為洩密問題,由於台灣島以西的海峽空域都在中國大陸沿海雷達與電磁監控範圍。近年解放軍海空軍實力增強,解放軍機、艦頻繁出沒台灣島以東的西太平洋空域。等於台灣附近空域都有解放軍隨時監控。倘若F-35進入台灣空軍服役,解放軍在F-35在空時,一定會竭盡所能記錄該機的飛行性能與電磁資料。以目前美國對F-35的重視,現階段要出售F-35給台灣真的不太可能。

相同問題也發生在南韓,由於緊鄰北韓與中國大陸沿海空域。有報導就指出,美國限制南韓的F-35的活動空域與訓練科目,避免洩漏過多F-35的性能資料。

美國的態度

對於中(共)美政治或台美軍售有了解的人,一定都聽過"八一七公報"。八一七公報是中(共)美建交後對外公開的三個共同聲明之一,全稱為"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公告",也就是涉及美國對台灣的軍售問題。內容簡單說就是美國會減少對台灣的軍售,並不提供台灣超過中(共)與美國建交時的軍事水準武器。

在1980年代,美國為聯中(共)抗蘇對於八一七公報執行相當徹底。以空軍為例,中(共)美建交時,台灣的主力戰機為F-104與F-5戰機。在這時期,台灣每年要求美國提供更先進的戰機給台灣,但美國接連否決了F-4、F-16、F-20。甚至在台灣F-104因摔機數量減少影響戰力時,還只仲介北約與日本除役的F-104戰機給台灣。一些美國內部的友台人士看不下去,協助台灣推動自製戰機的IDF計畫 (後定型號為F-CK-1)。但美國國務院仍禁止美國軍工廠商提供太先進的裝備限制住IDF 性能,以免過度威脅和刺激中共。

1990年代,由於天安門事件加上蘇聯解體,美中(共)關係開始有了變化。此外台灣武器自製收獲豐富,並突破對其他國家武器的採購。美國對台軍售也有新的態度。為了維持在台的軍火市場,同時也能節制台灣的武器性能。美國開始提供台灣新的武器,但巧妙地只提供台灣已有的武器水準的裝備。還是以空軍為例,在台灣空軍在自製F-CK-1並向法國購買幻象2000-5後,美國宣布出售台灣150架F-16。但機型為F-16A/B,不是較先進的F-16C/D。

有趣的是,由於F-16A/B早已停產,因此實際上台灣取得的F-16相當於性能降階的F-16C/D。此舉在某程度上維護了中共的面子,也讓美國自以為能對中共有交代:美國只提供台灣已有裝備水準的武器。

在提供台灣F-16的事情上,美國留了不少後手。除了前面所說為了自己對中共好交代,只出售F-16A/B外。最初美國不出售主動雷達導引的AIM-120,只提供半主動雷達導引的AIM-7,限制了空戰能力;不提供低空導航、導引莢艙,限制住對地攻擊能力。

為了採購F-16,囿於經費台灣放棄了第二階段F-CK-1的生產計劃,阻殺台灣國防生產能量與研發能力。後續由於中共軍事力量崛起,美國逐步協助台灣提升F-16性能。在這過程,重複投資同性質裝備,對台灣是浪費,對美國軍火商獲利也不無小補。

美國近年同意洛克希德作台灣F-16的壽限中期性能提升,並出售全新的F-16V給台灣。平心而論,這對台灣不是壞事,F-16V性能也不差,至少確保未來20年的台灣空軍作戰能力。但卻還是維持1990年後,美國對台的軍售態度,就是美國只提供台灣現有裝備水準的武器。美國可以說我還是只給台灣F-16,況且中共已經有更好的殲20了,稍微提升一下台灣F-16也不會影響兩岸軍事平衡。

講到這裡,就有個疑問,美國人到底為何避免軍購問題太刺激中共呢?我覺得最大原因就是美中(共)關係是鬥而不破,一旦世界情勢有變,雙方關係急速變化也不是不可能(例如911事件即讓雙方關係改變)。或者在某些問題上,美國也需要中共的支持。不要讓中共太難堪,讓雙方關係無法挽回,就是美國的考量。

在美國不打算改變軍售策略下,台灣要獲得F-35可能要像當年F-16一樣,要等台灣擁有F-35水準的戰機,或是F-35不再先進。以前者來說,台灣自己發展下一代戰機是一個突破的方式。但以台灣航太工業水準要發展第五代戰機,很多技術還是要看美國願不願意給,就是又走一次IDF的路。而如果是後者,就只能期待性能提升後的F-16AM/BM 與 F-16V能撐個30年了。

除了避免軍售刺激中共外,另一個美國會考量因素就是F-35是否高過台灣防衛需求,甚至台灣會將F-35用於攻擊中國大陸。

F-35具備隱身性能,雖然可能無法作到如入無人之境。至少進入中國大陸執行打擊任務的生存性高於F-16。另外前面在F-35的價值中提到的感知與戰場圖像構建能力,也能協助友軍作戰,增加打擊中國大陸境內目標的成功率。

近年台灣一直強調源頭打擊,除了自行發展飛彈外,也希望美國能出售長程打擊武器。但美國一直限制出售武器的射程或數量,明顯希望台灣不要有太強的攻擊能力。因此可以說美國現階段不讓台灣擁有F-35等級的戰機,是限制台灣的攻擊能力。對美國來說,不要激怒中共;不要台灣有挑釁的本錢;更不要落入美製武器攻擊中國本土的口實,才符合美國的利益。

洛克希德展出的F-16V模型;F-16V某方面補強了台灣戰力,也算未能獲得F-35的安慰獎。

台灣政府的財政難題

在這裡要談談現實也充滿銅臭味的問題:台灣的財政。F-35生產商洛克希德聲稱在多國採購下,F-35A的單機成本降到7900萬美元。而2020年7月,日本採購63架F-35A、42架F-35B戰機、110具F135發動機及相關設備,預計要花費230億美元。日本此次是第二批採購,理論上在第一批引進時已建立部分後勤能量,但引進第二批仍要花這麼多錢,可見戰機採購的相關費用相當驚人。考量通貨膨脹,幾年後台灣若有機會買到F-35,費用勢必更高。

前面提到,台灣能獲得F-35的可能前提:研發相同性能的戰機。但研發五代戰機所費不貲,我們姑且以南韓研發KF-21為借鏡。KF-21自2002年定案研發,至2021年項目花費總額約為 167 億美元。這是還是採用很多現有技術,得以降低研發費用(F-35的研發經費達531億美元)。值得注意,現階段KF-21沒有內置彈艙,所以被歸類為4.5代戰機(也有說4.3、4.8....反正就是不算5代)。至於KF-21生產單價,維基百科資料是約在6500萬美元,南韓預計採購120架。實際採購金額加上備用發動機等相關設備,120架可能要花將近100億美元。因此研發加量產費用應該會超過260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要採購100架F-35A/B,加上自製120架4.5~5代的戰機,可能要花費500億美元(超過1.5兆新台幣)。

再來看看台灣還有哪些重要軍事投資:空軍66架F-16V在25年役期,需31億美元的維修成本與中壽期性能提升預算;海軍自製潛艦量產(第2~8艘)經費:約100億美元;海軍輕型巡防艦2艘原型艦預算8億美元,後面10艘量產費用未知;海軍念茲在茲的神盾艦,根本不知道要多少錢。這些只是海空軍大條的花費,陸軍大條的或是其他要花還不知道有多少?

2024年台灣國防預算約為139億美元(4312億新台幣),佔總預算15%,整體國防開支(加上特別預算)約195.7億美元(6068億新台幣),約佔GDP比例2.5%。這裡可以發現台灣的國防開支有一部份已由特別預算方式支應。

有人可能會說兩岸情勢緊張,要以軍事開支優先啊!但是台灣是民主國家,不是先軍政治的北韓。對民生與社會福利的預算是不能省的,以台灣中央政府2024年總預算為例,年度總預算約為874億美元(2.709兆新台幣),佔比最高(第一名)的就是社福支出約為255億美元(7917億新台幣)。由於人口持續朝向高齡化邁進,未來社福支出只會增加。

另外還有教育預算、重大交通建設預算等,每項都以數億新台幣計。雖然一些項目有必要性的檢討可能,但基於政府照顧(取悅)人民的原因下,要省下來也不容易。

再次強調不是說國防預算特別重要,只是在政府開支這麼多,且降不下來的情形下。採購F-35與自製戰機的數百億美元,財源在哪?預算如何編列?也是個課題。(或許也不是,舉債用特別預算催下去就是了。)

自製武器除了經費,技術也是一大課題。2017年中科院展出的自製陣列雷達模型,陣列雷達是五代戰機的重要裝備之一,目前進度不明。

台灣現在需要F-35嗎?

這個問題有人可能會覺得是廢話,更先進的戰機怎麼會不需要?但就如同買車一樣,如果只是開車上下班,會需要買藍寶堅尼或是賓利嗎? 當然炫富除外。

目前台海防衛作戰來說,假設在第一擊後,空軍還有升空作戰機會。對於殲10、殲11、殲15、殲16等中共戰機,F-16V有與之一搏的能力。威脅較大的,或許就是號稱五代機的殲20。

很多觀察家與外國軍方人士都對殲20性能存疑,但也不能否認殲20具備部份五代戰機的特性。為抵銷殲20的優勢,台灣的F-16除搭載有源相控陣列(AESA)雷達,近期美國也出售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IRST)給台灣,提升偵測殲20的機率。就台灣守勢作戰來說,加上地面偵測與防空飛彈,相信能抵銷部分殲20性能優勢。

除了AESA與IRST外,美國也同意將台灣原本的Link 16資料鏈系統提升到Link 22,進一步提升台灣與美國的戰場情報共享能力。如前面提到俄烏戰爭的例子,即便台灣沒有F-35,透過戰場情報分享,美國的F-35仍然可以提供台灣目標指示與情報。當然這和自己擁有F-35有很大差別,但對美國而言,可以限制運用的範圍。

而為提防美軍的F-22與F-35,甚至還有日本的F-35,中共勢必得將殲20作為預備隊使用。也就是中共不能將所有的,甚至可以說只能將少量殲20投入對台作戰。

綜合上述,台灣對於F-35的需求或許沒有想像中的迫切。或者說在目前情勢,台灣在採購F-35的時間上仍有緩衝。事實上以F-CK-1的服役年限,發展新一代自製戰機或許還急於採購F-35。

自製戰機的重點是能發射自製武器,不受外國限制,例如由F-CK-1發射萬劍彈即被視為重要的遠程打擊武器。

結語

寫了這麼多台灣獲得F-35的阻礙,或許有人認為不只這些;也或許覺得我說的不對,不過這也只是我個人淺見。如果有人有其他見解,希望提出來多看看、多了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軍模"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