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再怎麼省錢,也只會讓口袋有點錢,不會真正變成有錢人。

從前我也是省錢一族,畢竟沒有什麼零用錢的窮學生只能從僅有的車錢、吃飯錢裡省個5元、10元。

經歷幾次對金錢想法改變後,才漸漸拋開以省錢為主軸的理財規劃。

以下是我認為省錢不應該是理財主要手段的原因。

一分錢一分貨

我曾經在高中時期很自豪我多會省錢,用的東西多便宜,簡直是勤儉持家代表。

但是,當我在和同學說著襪子買十幾、二十元時,便宜的襪子對於我雪女體質根本抵擋不了冬季寒涼從腳底竄起的寒意,彷彿都是踩著冰塊出門上學的我凍到根本無法專心學習,因此,還是得花多點錢購買厚的羊毛襪避寒。

其他,還有100元的提袋,揹一個月提把就斷掉了,500元路邊攤無牌運動鞋穿不到半年就開口笑。

為了省錢買了不少便宜貨,深刻感受到便宜沒好貨,總是不斷再花錢買下一個替代品。

拼命省錢,卻讓生活變得沒品質,反而更花錢。

通貨膨脹

高中時期,我還記得學校的福利社熱食部的麵食一年漲5元,高一還有40元的熱食,到了高三,一樣的內容物卻要50元。

十年前,剛出社會的時候,便當7、80元就可以飽足一餐(足夠讓人發胖),但是,現在拿出一百元鈔票,還得貼上零錢才買得起便當。

物價上漲是必然發生的經濟行為,但是,薪水上漲卻不一定會發生。

因為通膨,省錢變得愈來愈困難,更加顯得開源比節流重要。

與其花力氣在省錢,每年都在挑戰升級版通膨Boss,不如去研究如何開源增加收入。

專注小錢,注意力有限。

很多人都是在省小錢、花大錢。

究其原因就是人的注意力有限,只專注於省小錢,相當於把頭腦中的計算機欄位限縮,習慣只處理計算幾十元、幾百元省下的錢,反而會導致面對上千、上萬元的金額因為超出計算欄位,呈現大當機。

隨著年紀增長、負擔家庭支出,會漸漸有大金額的消費,要訓練把頭腦中的金錢計算機擴增欄位,對大金額精明。

過度關注小金額的省錢,只是耗損注意力,因小失大。

省錢容易讓人感受到委屈

我雖然也會因為有省到錢而感受到小確幸,不過,省錢也讓我錯過很多風景。

為了省錢,我盡量關掉對較貴商品的認知渠道,因此,高中時,同學問我晚餐要不要吃吉野家,我反問她說:“吉野家是什麼?”因為超過100元的餐點對當時的我而言太貴了,即使每天走過路過,我仍是選擇不要認識它,反正父母不可能帶我去吃。

出社會後,同事有煩惱問我,該送男朋友casio手錶還是另個牌子,我表示都不知道,我只戴過500元以下的卡通錶,對於手錶要超過1000元覺得浪費錢,更何況我是覺得有手機就不需要手錶。

因為迫切想要省錢,我對於貴的品牌缺乏認識,也不懂品味,我覺得我即使有了不少小錢,卻損失更多。我害怕認識貴的東西有多好,只會讓自己更自卑、更委屈,卻不敢許願,我想要賺錢擁有更多貴的好東西。

雖然時有聽聞有錢人其實很會省錢,我認為應該說是懂得精明用錢,把錢花在他們認為CP值高的地方。

有錢人都不是靠著省錢變成有錢人,與其學有錢人怎麼省錢,不如學習有錢人怎麼開源吧!

一味省錢只會讓人變得有點小錢,而不會真正變成有錢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