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龍德上師開示:「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供僧就是一種清淨的供養,讓眾生當下遠離煩惱,除心束縛,得清淨心。 」
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和僧寶。「佛」,即教主;「法」,即教理;「僧」,即教師。三寶,就如寶鼎之三足,三寶俱全,可以救度一切眾生,令其徹底離苦得樂,永脫輪迴,不再受生老病死苦。由此可知,三寶是無比的尊貴的存在,是法界眾生的明燈。發心設齋供眾、成就道場,不僅能廣結善緣、消除業障,長養我們布施喜捨的心,更為當來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供僧的功德,首先可以招感現世父母百年無病。百年意指長壽,無病指沒有特殊惡業下,大病化小、小病化無。
第二,供僧功德可以無一切苦惱之患。父母有很多的苦惱,身理上心痛、胃痛、關節痛,除了年老退化要適當地就醫,因果病則需要透過佛法來消除。
第三供僧功德,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道苦。在印度七是「多」的意思,七世是指多世父母。沒有修行百分之八十以上,捨報後都在鬼道,除非持五戒十善,到天道享天福。若為父母及爺爺、奶奶供僧,指名迴向一樣可以超渡到天道。上師開示,懺悔一個人的業障,要千位出家人的功德,祈福迴向快速消業障。若往生的親人具足求生淨土的信願行,子孫幫他們做功德,可以送他們去淨土,這是最大的報效親恩。
《盂蘭盆經》中佛陀親口宣說:「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即以供佛齋僧的功德力超薦餓鬼道的母親。
出家眾仰仗修行,進德修業;在家信眾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長。也由於善信布施道糧,供養有道、有修的出家人,讓他們沒有物資的缺乏,而能積極弘法利生,將佛法遍布世間。居士於此因緣供僧,可說是護法護教的菩薩行。
佛陀在諸多典籍皆開示供養三寶可以累積各種功德利益。《長阿含經》記載:「天及世間人,唯佛為最上,欲求大福者,當供養三寶。」
《佛說布施經》記載,供養三寶可得五種利益:
《樓房經》記載:「若對僧眾供養一粒訶子、一勺飲食,未來生中決定不逢疾疫、饑馑、刀兵三大災劫。」
《佛說盂蘭盆經》云:「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
過去佛陀住世,有一天在祗園精舍說法時,佛陀座下最傑出的在家女弟子毗舍怯前來拜見佛陀,並祈求佛陀答應她八個請求,分別是希望佛陀允許她:
佛陀聽了之後,非常歡喜地答應毗舍怯的八個希望 。
《俱舍論》云:「若能一晝夜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災;若能以一粒訶子,以殷淨心奉施僧眾,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疾疫災;若以一摶之食,起殷淨心奉施僧眾,於當來世,決定不逢饑饉災。」
慈悲龍德上師開示:所謂「供養」,即是供給資養的意思。做一個佛教徒,不但對於父母師長需要供養,更應該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但對於正在弘法利生的僧寶,最切要、 最實用的供養莫過於上述毗舍怯的八種希望。這八種希望,概括地說就是四事供養,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四種供養。
身為學佛修行的居士,不但要效法毗舍怯的供養心,更要平等供養, 而且供養時,心生歡喜,尊敬三寶,不可存有驕慢的心,更不可期望受供者的感謝和報答,如能這樣供養,自己固然可得幸福的果報,受施者也同樣地可以獲得幸福的果報 。
學佛修行之人供養三寶,是一種可以快速累積福報,消除病苦、障礙的方式。在農曆七月期間,以「供千僧道糧·供佛齋僧」作為自身的修行,廣邀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同供養藏區各寺廟的喇嘛,與僧團結下甚深緣分是非常有福報的一件事。
觀音山首次於雪域舉辦「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在西藏地區的僧團結夏安居,精進修行時,對僧團作廣大的供養,令出家人安心向道。此計畫亦同時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
千僧供之四事供養分為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一、衣服供養:表法眾生於正法雖未了達其義,但能正解受持,如著法衣。
二、飲食供養:表法眾生修習佛法後,得到法益,比如法喜福報(甘美果)、善根增長(淨食)、智慧增長(醍醐、甘露)。
三、臥具供養:表法眾生能於正法中得諸三昧。
四、醫藥供養:表法眾生修習佛法後,疾病(業障)苦痛(罪報)消減。
6月3日~8月30日(夏季農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名為「三月結夏,九旬安居」,因結夏安居期間僧眾精進用功、圓滿成就,致力修行,故諸佛菩薩皆歡喜讚嘆。
這是僧眾收攝身心、精進修行的良機,也是大眾供僧護法的殊勝因緣。結夏安居期間,最殊勝的供養就是四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觀音山即將舉辦一場特殊的、沒有聚集的千僧供,將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觀音山 2023年中元普度 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及藏區較小、少人護持之寺廟出家眾與閉關者,廣植無上福田。
立即登記供養千僧眾 廣植福田:https://www.fazang.org/sangha-offering
文章擷取自 觀音山 吉祥洲 及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