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交通工具


小時候覺得騎車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總是希望長大之後可以有一台屬於自己噗噗可以到處冒險,印象中好像有幾個長輩曾經要教我,不過因為膽小而一直沒有勇氣踏上腳踏車去。小學的時候好像沒啥機會可以開口要買腳踏車,家裡沒有多餘的瑪尼和空間可以擺一輛腳踏車、要是放在公共空間也很容易被友善的鄰居回收再利用。

好像有被幾個親戚長輩教導過,就都一直沒有成功。也有被同學問過,說難道以前都沒有長輩和大人、朋友教我嗎?恩....有阿,只是就沒後續。高中到大學那段時間,偶而回到老家,就跟堂弟堂妹們借一下車車,自己在街口或是學校操場慢慢練習,如果用路人視角來看的話,應該就很像「有個人在腿部伸展運動?」、「那個傻子在幹嘛?」的感覺。

後來有段時間也沒有特別在意這件事,再後來,忽然想到騎車這件事情,是大二的暑假,某天借了朋友的腳踏車,突然靈光一閃順利前進。跟朋友佩佩聊天的時候,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嘴。他也說他是自己練習才會開始騎腳踏車,算是人生得意事件之一。

記得大約在大一的那時候,為了想要一台噗噗,也跟爹娘鬧革命,一方面娘親覺得騎車危險,保護小孩的想法阻止我們騎車,為了能不能騎車也跟家人大吵一架。另一方面是家裡經濟狀況不允許再多添購一台機車。不過年少無知的我哪裡懂,該生氣的時候還是生氣,跟老母在家裡上演世界大戰,老爸知道了家裡的事情,也很乾脆的直接使用信用卡貸款幫我變出來一台新車,當然到了很多年以後才知道這種要求有多無理。在親爹的負債中,我也貢獻了六萬多塊。

以前還不能騎車的時候總會想:以後要是我有一天能夠自己騎車,我一定要去某某地方、要去看日出、追夕陽、要到哪邊哪邊、要去環島體驗人生。後來發現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懶惰,找了很多藉口安慰自己,覺得自己缺少了某個東西有遺憾、哀怨生活不如別人,其實是自己沒有認真地想追夢。




出社會工作幾年,剛開始還對騎車有點熱忱,來回四小時的通勤時間也沒在客氣。有次在雨中騎車,回到家以後發現手腕、腳踝的地方開始發癢,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體質開始改變,醫生也叮囑流汗要擦乾、皮膚皺摺處不要悶住等等。突然想到為啥米要這麼累得騎車?

工作超過十年後,有時候,通車覺得累了就改搭計程車,剛開始還有濃厚的愧疚感,但是當自己提著重物奔波幾小時,這種念頭就被疲勞蓋過去。一旦習慣了,也很自然。

會開始搭計程車也是一段很奇妙的緣份,因為自己賺少少、從小家裡長輩的觀念就是要節省,我們自己就會覺得好像不應該這樣的奢侈,釋放一種浪費錢想法,養成不太敢坐計程車的態度。我某天突然覺得心累的不好意思,為什麼不直接搭車就好了。



我還很認真的比較了一下搭計程車的成本、跟自己買噗噗的成本,假如一台噗噗6萬大洋,而一次搭車大概就算300兩好了,200次的扣打,節省一點使用,平常上下班還是用大眾運輸;懶惰的時候再發動小黃召喚術,可以搭二到三年的時間,至於油錢、周邊材料、零件更換、保險等等等的就不拿進來計算了。

當然這種比較沒什麼意義啦,騎車的好處就是方便,可以四處晃,晚餐消夜也都靠噗噗穿梭,滿足心靈填飽肚子,再來對著體重計悔恨就好。



搭計程車也有很多樂趣,首先是外觀:多數人會挑選計程車的外表,乾淨明亮的車子尤其受歡迎,很多司機分享他們的經驗就是因為客人會挑剔外觀,只能提早換車,新車通常集中在市區,或是車站、尤其是商務區域的地點,舊車通常會改變策略,做共乘的生意,或是避開鬧區。即使是在"偏鄉",也越來越少舊車。車子的新舊我倒是不太在意,而是裡面的乾淨程度,有沒有菸味、食物味等等。


客氣的司機會主動下車幫你搬運行李,在車上問你目的地、問你車上冷不冷要不要調整空調的溫度。有些司機把計程車當賽車開,還會炫耀他的正職是賽車選手(抖),道路移動只是小蛋糕一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