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畢業設計-再次審視基地

    議題與基地感覺沒有一定的時間軸,應該同步思考並使其相互依存

    再次回到基地,過去看見的表面好像突破了一些。好像又更認識了那塊地一樣(或許?)議題一樣朝著交流空間進行,但微調了過於嚴謹的思考設定,回到基地本身去探討交流與基地的關係。

    基地過去確實存在了「市場/傳統市場」的活動,也確實因應現代人的需求(又或者說社會趨勢)進而轉型為藝文空間使用,客群也逐漸轉為觀光客居多,脫離了原先傳統市場的機能。

    然而,在時間變化之下,我將基地分為以下階段:

    一、民國50年時期,傳統市場活動

    二、民國100年以後,試圖轉型藝文空間


    而我想做的是將此基地重新規劃,也就是第三階段,未來市場經營轉型。

    第三期規劃,該怎麼思考未來性?

    確實,台中市西區的傳統市場逐漸被取代,以看起來「更精緻」的樣貌存在著(第六市場設置於百貨商場內)。然而,我也不認為一定得復興傳統市場的機能(感覺也沒必要),我將市場詮釋為原先探討的交流集會場所—也就是人民生活的交流地帶。

    未來 是什麼?

    當土地已不再需要這樣的傳統機能,第二期初步整治也試圖加入了藝文元素,未來這塊土地可以如何承載生活呢?

    我提出所謂市場=商業+住宅+藝文,我認為現代人的交流空間不脫離這三元素,我將我的目標(議題方向)擬定為—忠信市場的第三期規劃案,未來市場的可能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