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設計前期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我想要在畢業設計使用某種手段或者邏輯,該如何進駐機能的探討?

看了一些論文,也擷取了一些喜歡的片段。大多是對於空間的定義與詮釋,有些片段是空間的圖像化,然而我仍然無法抉擇到底要以哪種空間類別下去全是我想做的邏輯(或者說操作手段)。

正平老師的都市計畫課下課之後,找了老師聊了我想操作的方向,或許所謂的方法/手法/邏輯,可能無法被一種空間類別詮釋,所以我希望透過主題(也可以說議題)去讓這樣的目標得以被討論。因為我雖然想過很多可能性(詩集、電影情節、在地創作者的作品詮釋... ...)以藝文類相關題材下去思索(個人私心),沒有任何一個主題能說服我自己做下去。

經過討論,正平老師給我建議—或許可以從定位使用者的方式去切入,也可以找一個衝突的關係去使活動有雙面討論的空間。

我抓了正平老師兩個關鍵詞—使用者類別、衝突

關於使用者的類別:

1.周遭居民v.s.觀光客

2.人格特質的對比關係

3.熟人v.s.陌生人

很意外的,跟學弟妹聊天時他跟我分享了他所聽到的對熟人與陌生人的思考方式。他說,熟與不熟的界定可以分為因人&因地。

第一,所謂的因人是指或許未曾實際相處過,但想法或者聊天的過程是讓彼此相互認同的,因而得以稱為熟悉;反之,未曾見面也未曾有交流,那就是沒有關係,也可以被「空」一詞所詮釋。

第二,所謂的因地是指實際有接觸與相處,然後彼此相互認同,也可以規整為熟悉;反之,實際接觸卻未曾有機會交流,如同擦肩而過的情景,則被稱為陌生。

在這樣子的解釋之下,我發想了一個主題如果衝突關係以陌生v.s.熟悉去切入使用者,那或許是一個有趣的視角。

於是使用者方向出來了,而我因此假設了一事件產生—交友軟體認識網友想在現實生活見面。有了所謂的使用者關係與空間。

我想要探討在「會見面」的前提之下,如何去選擇見面的場域?大方向想討論的是「選擇」這個動作背後的目的,探討所謂交流之詞之空間性。

或許還沒有辦法精確的定義我的議題名稱,但暫且先這樣去討論這個事件,並分析「選擇」背後可能的因素。或許做出控制變因與操作變因的設定之後,能更精確的下一個標吧??保持懷疑的態度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什麼是共生公寓? 什麼是Co-living? 甚麼是共居?」
這本書介紹雙北地區22個各具特色的兒童公園,打破以往對「公園遊樂設施」只有藍黃紅三色,廉價塑膠配橡膠軟墊,以及只比我高一點的印象。同時請兒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來說明,各種遊戲行為對兒童的重要性,且具一定危險性的遊戲方式其實有益於兒童身心發展。
脫稿拖到天荒地老,還是得把他寫完對吧(哭)
建築不僅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更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時代與社會的軌跡。
剛從計畫書跟作品集中解脫;溽暑過後的夜晚,涼風徐徐;帶走熱氣,也冷卻思緒。於是,回頭寫了這篇文章。 I WANT TO BE REMEMBERED FOR THE LIFE I LIVED, NOT THE MONEY I MADE.
「什麼是共生公寓? 什麼是Co-living? 甚麼是共居?」
這本書介紹雙北地區22個各具特色的兒童公園,打破以往對「公園遊樂設施」只有藍黃紅三色,廉價塑膠配橡膠軟墊,以及只比我高一點的印象。同時請兒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來說明,各種遊戲行為對兒童的重要性,且具一定危險性的遊戲方式其實有益於兒童身心發展。
脫稿拖到天荒地老,還是得把他寫完對吧(哭)
建築不僅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更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時代與社會的軌跡。
剛從計畫書跟作品集中解脫;溽暑過後的夜晚,涼風徐徐;帶走熱氣,也冷卻思緒。於是,回頭寫了這篇文章。 I WANT TO BE REMEMBERED FOR THE LIFE I LIVED, NOT THE MONEY I MAD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人設在人際互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擁有適當的人設能幫助我們與他人更順暢地交流。本文探討了人設對於個人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提到了擁有邊界感的人更能在人際互動中獲得尊重。此外,本文也討論瞭如何在社交上建立自己的形象與性格。最後,文章還以人生如戲的比喻來強調人設的重要性。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第一種對話是「務實對話 Practical Conversation」。 對話內容基本上是分析具體狀況, 還有在目前可行的選項中做選擇的理由。 這類的對話,我想提出證據與邏輯, 就能讓對話有效前進。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家人都應有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有時候你的這種在意可能被認為<不夠熱情>,旁人有時候直接說:沒關係啦,小事小事。我一直不清楚這是居住地緣故還是我自己內向,但是對於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微妙關係有種說不清的不舒服。 居住鄉村的第一年,中學時期的同學聯繫上了,第一次便
很多專有名詞~大家講得很習慣~但到底內容是什麼? 記得剛上研究所的第一次跟教授會談, 教授大方的說~什麼都可以聊...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剛開始大家都很害羞的不敢談... 直到一個德國男生說~What 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際溝通)?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何謂物體系?相較於人與人、人性與人性的關係,物體系即是物與物、物性與物性的關係。但何謂「關係」?在建築系的評圖場上,時常討論建築、人與自然三者間的關係。然而,近看建築教育,卻絲毫未對何謂「關係體係」有所著墨。筆者試圖藉由探討《物體系》,來釐清人與物的關係,進而談論,若這個世界是客體在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人設在人際互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擁有適當的人設能幫助我們與他人更順暢地交流。本文探討了人設對於個人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提到了擁有邊界感的人更能在人際互動中獲得尊重。此外,本文也討論瞭如何在社交上建立自己的形象與性格。最後,文章還以人生如戲的比喻來強調人設的重要性。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第一種對話是「務實對話 Practical Conversation」。 對話內容基本上是分析具體狀況, 還有在目前可行的選項中做選擇的理由。 這類的對話,我想提出證據與邏輯, 就能讓對話有效前進。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家人都應有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有時候你的這種在意可能被認為<不夠熱情>,旁人有時候直接說:沒關係啦,小事小事。我一直不清楚這是居住地緣故還是我自己內向,但是對於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微妙關係有種說不清的不舒服。 居住鄉村的第一年,中學時期的同學聯繫上了,第一次便
很多專有名詞~大家講得很習慣~但到底內容是什麼? 記得剛上研究所的第一次跟教授會談, 教授大方的說~什麼都可以聊...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剛開始大家都很害羞的不敢談... 直到一個德國男生說~What 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際溝通)?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何謂物體系?相較於人與人、人性與人性的關係,物體系即是物與物、物性與物性的關係。但何謂「關係」?在建築系的評圖場上,時常討論建築、人與自然三者間的關係。然而,近看建築教育,卻絲毫未對何謂「關係體係」有所著墨。筆者試圖藉由探討《物體系》,來釐清人與物的關係,進而談論,若這個世界是客體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