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影|含劇情心得|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

🎈本篇為數年前(大學期間)舊作,放上來存個檔。

劇情概述

華納當時釋出的劇照

華納當時釋出的劇照

本片為敘述敦克爾克大撤退的電影。由三個時間線組成,分別為天空一小時、海面一天、陸地一週。

陸地方面的故事線由主角從街巷受德軍追擊,逃進法軍死守的防線後方,進入敦克爾克海灘開始,在空對地轟炸中用盡方法上各種船隻,好不容易上船卻被魚雷擊中,回到海灘後與高地軍團一同用荷商船隻離岸,卻仍不得不棄船,最後被民船所救,回到祖國。

海面始於民船受海軍徵用,比起讓海軍開船,船長更願意親赴戰場,帶著小兒子與船工一同前行。他們在海面救了一位無名士兵,此士兵因創傷後症候群而意圖阻止他們開往敦克爾克,過程中傷及船工,但他們最後仍航向敦克爾克並載回滿船士兵。

天空方面的故事線由三位戰鬥機飛行員自不列顛啟航,經歷一位被擊落、一位迫降海面受民船所救,到最後一位耗盡燃油,迫降敦克爾克海灘上。

個人心得

三方故事不斷交錯,在時間線不等長的狀況下,前半看起來十分零碎,難以湊起劇情,個人卻認為這是最能讓觀眾用各種感官各種角度體會『當下』感受的手法。沒有太多的思考餘裕,有的只是五感的壓迫感或急迫感。而他們是誰、過去與未來如何,並不是當下需要感受的,惟有同主角劫後餘生,才能慢慢浮現這些韻味。

上映初期曾聽聞有些戰爭片愛好者批判本片畫面過於乾淨整潔、海灘上人數過少,以致真實感不足。這確實也很重要,但個人認為本片的真實感並不在於混亂的環境或是現場的人數,而是當人作為歷史事件中的滄海一粟,面對生死的壓迫感,所產生的無助、無力、恐慌與求生本能。比起營造刺激甚至具有濃厚故事性、帶入善惡兩極價值的作品,本片更為貼近真實的人性,也使觀眾在觀影時更易進入時空。

男主角在劇中沒有提及姓名,而在工作人員表中可以窺得他名為Tommy。二戰時,英國人會暱稱他們的陸軍為Tommies,我想這並非巧合。

這也呼應了全片以幾乎沒有主角、淡化個人塑造的手法,而這樣的安排使人更能進到整個事件裡。因為那些活下來的、沒活下來的、救人的、被拯救的,有可能是任何人。

推薦對象

這是用畫面與聲響──而非言詞──來呈現的電影,期待複雜、感人故事如 ⟪ 星際效應 ⟫ 的人或許會覺得無聊;想看大場面、激戰、熱血喊話的人也可能會鬱悶而歸;不過,期待去旁觀、感受每一個小人物那個當下的人,大概不會失望吧。

個人也推薦本片給作品涉及戰爭題材的創作者。歷史上的現場人數、船艦飛機有多少、犧牲數目或許都能查到,但如何掙扎、如何求生、如何救人,每一個小人物是怎麼面對那個當下,又怎麼反應,這些在觀影時可以細細品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杏櫻子的果實分享站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