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對面的人:職場面試官十年筆記,誰能脫穎而出、誰只能輾轉沉浮,他談完就知。
此書作者是位中國的人資,透過無數個短短的面試,與許多人生有了短暫的交集,藉由書中描寫各種不同的人生片段,也能反思讀者自己的人生。
第五章是作者描寫自己,提到:『區分內向和外向的辦法,是看社交對於一個人而言,是「充電」還是「耗電」。』的確,社交對我來說也是耗電的,而作者的解方是創造一個角色與這世界相處,我則常用演員的「內在修養」與「外在演技」做比喻,目前這階段所彙整的屬於演員的「外在演技」,也可說是作者創造角色的性格。
我們凡夫也不妨練習「無所住而生其心」,最初可能比較困難,但是時間久了,就會把世間的人事物看作如幻、如夢、如演戲。你會非常認真地演好目前的角色,但很清楚自己是在演戲,那就不會受到利害、得失、你我、是非的影響而煩惱不已。—《聖嚴說禪》
書中也描寫到四十歲的中年危機,以資訊業而言,中年沒有新鮮人的最新技術、新鮮的肝、廉價的薪水,就算做到主管階級反而比底層人員容易被資遣,公司中最穩定的職位常常是清潔人員。我再過幾年也要來到四十大關,這幾年的確也再想著是否要儘早離開資訊產業,或離開台北,作為一位機房輪班星人,一晃眼也十個年頭了。
「我們之所以聽過很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是因為人們很少會實踐心中的道理。我們的顧慮太多了。」人生中,「理應」大家都懂,但往往也都有個「可是」,決定後不如意就會有個「早知道」,在這個VUCA時代,或許如殷海光所言:「像我這樣的人,在這樣的時代和環境,沒有餓死已算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