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睡人:擊敗職業倦怠症
「衝勁」、「參與感」,以及「工作效率」這三項指標正是檢驗當事者是否會罹患職業倦怠的「石蕊試紙」。如第一章所述,當一個人與團隊的蜜月期結束之後,彼此所許下的海誓山盟就逐一跳票,取而代之的是「欠缺衝勁」、「憤世嫉俗」,以及「效率低落」。
值得一提的是,會罹患這種「英年早逝」症狀的多半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而非那些混吃等死的庸碌之輩。
企業睡人的六大病源:工作過量、有責無權、生活清苦、差別待遇、獨來獨往及理念不和。
■ 視而不見,輕描淡寫
主管並不認為預防職業倦怠是他們的工作重點之一,甚至覺得砸下大把銀子仍是無濟於事。為什麼會這麼消極呢?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主管們的心態,看看他們有哪些預設立場。
■ 主動出擊,撲滅疫情
根據我們的長期觀察,職業倦怠並無所謂的「帶原者」,只要進入「疫區」就很難全身而退。鎖定某個特定員工來進行消毒非但不切實際,而且將對其自尊造成嚴重傷害。
就算主管們明瞭問題的癥結所在,也常有意無意的把皮球踢給部下,理由是「人的求生能力很強」。話是沒錯,不過也得看情況;你是可以「削足適履」,要靠個人力量來改變大環境則絕無可能。無論你所面臨的困難是工作量過高、有責無權、團隊互動欠佳,或是長官有私心,所涉及的層面都是整個團隊,不是靠私相授受就能皆大歡喜,上級也不可能這麼好心。
別以為接下來的單元就是開始放錄音帶,教你怎麼以DIY的方式來做自我診斷、紓緩壓力,以及追求幸福等等。這種書在市面上有一卡車,但都不是我們要論述的重點。能夠善待自己是件好事,但那只是基本學分;如果你只有這麼一點點野心,就不必看這本書了。
在我們所規劃的藍圖中,「獨善其身」是不夠的,必須將戰火延伸到整個團隊才能奏效。我們曾多次強調一個觀念,那就是職業倦怠是導因於職場,差別只在於有些人「發作」的比較快,有些則免疫力較強。因此比較正確的因應態度是「對事也對人」。
說了半天,究竟要怎麼派上用場?如前述,「中毒」的可能是個人或整體團隊。如果發作的是個人,就意味著工作環境已經惡劣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而管理階層又視若無睹。這時當事者只有兩條路可走:自我了斷,另謀高就;不然就是自力救濟,以高分貝的喊話來震破高層的隔音牆。一旦團隊開始正視這個問題,通常不會只是應急,而會認真檢討爾後的預防之道。這不代表所有企業都這麼有遠見,也不意味著靠個人的力量就形同「蚍蜉撼樹」;但整體而言,將處理層級提高確實較為有利。這種精神也將落實在本書之中。
■ 登高自卑,各個擊破
第一步:由個人領軍來發難
既然職業倦怠是源自某個「疫區」,那當某個成員病發時,其他同事大概也差不多了。這時就該有人挺身而出,這個發難的烈士不見得是要團隊的首腦才行;若是你有權有勢,有時反而不方便。但不管是誰站出來,他就是頭子,必須卯足全力來把所有人拖下水。只要順勢而為,必然是水到渠成,把個人問題轉化為團隊問題。
第二步:把層級提升到團隊
任何一個草莽人物都可以登高一呼,不過要有團隊聲援才能把戲唱下去。比較高明的作風是透過民主程序來解讀職業倦怠,接著擬出一套可行的療程。一旦定出具體方案,這艘船上的難民就不能有人「倒戈」,唯有同舟共濟方能安抵彼岸。
第三步:找出與公司之關聯
無論團隊所拱出的錦囊妙計為何,都不可能跟大環境背道而馳。換言之,這絕不能是「無病作呻吟」,讓其它團隊看笑話。
第四步:矯治過程涉及其它類型的職業倦怠
雖然很少有人會「六孔流血」,一下子六種職業倦怠全包,但箇中的關聯性卻不可忽視。就技術層面而言,鎖定單一變數是比較容易切入,治癒率好像也較高。但不能忘了一點:這六者是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某一種的症狀減輕了,其它五種可能也會略有好轉;反之亦然。
第五步:矯治過程即為藍本,可供後續之用
如前述,無論這劑「大補帖」如何滋養,都不能讓團隊或個人終身免疫。由於職場的變數源源不絕,也只能以平常心來看待這種「後勤維修」的煩瑣工作。但只要能制度化,就會有「倒吃甘蔗」之感,無須刻意將事件複雜化。
■ 建立人性化的新職場
這本書的重點都圍繞在大企業的「自我改造」,彷彿只有這些大老闆才有能耐去普渡眾生。不可諱言的,這些大公司依然是鎂光燈的焦點,但已不再是世界進化的縮影。儘管許多老字號正極力擺脫歷史的包袱,卻已逐漸失去新新人類的青睞。換言之,職場的走向不再是僱主的世界,有時還得看員工的臉色,如果一間公司還徘徊在十字路口,那員工可能還沒到站就跳車了。
針砭之道,就是要站出來改變大環境。如前述,這可以是「平民起義」,但亦可「由上往下」,由團隊出面干預。哪種風險比較高?都很高,也都可能愈弄愈糟,得不償失。姑且不論得失,要找到「烈士」就很難了,更遑論這是曠日費時的長期抗戰。如果你是公司的忠貞老臣,或許還肯去淌這個渾水;但若只是個沒有保障的臨時演員,又怎可能為了這座「過境旅館」去掏心掏肝?當然是好聚好散。
一旦退出團體生活,就意味著這個人不要麵包,只要啃理想就飽了。乍聽之下有些天真,卻是公司行號所該學習的榜樣。這些「敢死隊」可能連飯錢都沒著落,更別提什麼創業基金或買屋購車。雖然阮囊羞澀,卻仍不打算在大公司裏混一輩子。
哪些人可以走的這麼瀟灑?除了前述這種理想主義者,另一種就是不想當烈士,又有一些盤纏可以提早退休的幸運兒。在看透商場醜態之後,許多上班族已無戀棧之意:有些人決定先休息一陣,重新出發;也有人是利用這個機會來實現夢想,不願再受到團隊生活的束縛。
其實出走的風險並不低,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條件,只能說這是另一種生活模式的選擇。話又說回來,這對整個大環境未必是利多。這本書開宗明義的強調一種信念:團隊的成立是為了讓你少奮鬥幾年;如果每個人都得自己當老闆才能出頭,那將賠上極高的社會成本。簡單的說,「自生自滅」的生活型態可能適合某些人,但未必是群居社會的最佳進化模式。
■ 提升成就感的六大訣竅
如果我們從逆向角度來思考這六種類型的職業病,所解讀出的訊息就是:
職業倦怠的起因是工作環境太差,而不是員工太差,因此光是拿人來開刀是沒有用的。進一步說,這種環境的消毒工作非常艱鉅,不能指望部屬去自求多福。
基於這種信念,正確的療程應該是「人事並重」,也就是同時考量到個人與職場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絕不能靠密密麻麻的瑣碎條文來規範,否則反而是「藥到命除」。既然要革新,首先該抓來祭旗的就是令人詬病的官僚體系,又怎能「飲鴆止渴」呢?
這本書是在《不焦慮的心理課》一書中介紹的,否則這個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書名還真容易被忽略,甚至讓人以為「睡」是個動詞,書中解釋:
這本書的原文書名《The Truth About Burnout》早在1997年就已出版,其中一位作者正是「馬斯勒職業倦怠量表」的創始人。該作者在2022年推出了新書《The Burnout Challenge》,但似乎尚未有中文翻譯。在搜尋資料時,我發現《倦怠心理学 Extinguish Burnout》作者Robert Bogue的書評網頁〈Book Review - The Burnout Challenge〉,他在其中對此書有所批評。不過,神仙打架,凡人吃瓜,先標記資料,有空再細讀。
別以為接下來的單元就是開始放錄音帶,教你怎麼以DIY的方式來做自我診斷、紓緩壓力,以及追求幸福等等。這種書在市面上有一卡車,但都不是我們要論述的重點。能夠善待自己是件好事,但那只是基本學分;如果你只有這麼一點點野心,就不必看這本書了。
這也是我在前幾本相關書籍中所批評的。許多關於倦怠的書籍,往往都是「教你怎麼以DIY的方式來做自我診斷、紓緩壓力,以及追求幸福」。雖然這種方法確實有其價值,但它也揭示了心理諮商的一個侷限:很少從更廣的社會層面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從諮商角度切入,容易讓人陷於處理個人問題,而忽略了外在環境對於倦怠的影響。而此書作者提出的因應之道說白了,就是「號召改革」。
針砭之道,就是要站出來改變大環境。如前述,這可以是「平民起義」,但亦可「由上往下」,由團隊出面干預。哪種風險比較高?都很高,也都可能愈弄愈糟,得不償失。姑且不論得失,要找到「烈士」就很難了,更遑論這是曠日費時的長期抗戰。如果你是公司的忠貞老臣,或許還肯去淌這個渾水;但若只是個沒有保障的臨時演員,又怎可能為了這座「過境旅館」去掏心掏肝?當然是好聚好散。
然而,在現今許多公司壽命比人短的時代,加上派遣人員制度盛行,大部分人不會願意在改革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上耗費心力。再者,一旦你為這樣的改革出頭,就有可能成為業界的「黑名單」。這樣的解方顯然不適用於當今亞洲的社會。
目前我觀察到,對於當代職場倦怠最具影響力的應該是「躺平主義」與「少子化」。「躺平主義」追求最低限度的生活,與興起的零工經濟契合。在〈打工比正職賺更多?最低工資連9年上調 月薪與時薪相差近5000元!〉一文中寫道「這種現象不禁讓產學界擔憂,年輕人將因此捨棄正職,選擇打工兼職,而產業缺工的窘境會更趨嚴重」。
這與之前說的「權力逆流」現象密切相關。以往是公司挑選員工,而現在,員工有了更多自主權,可以選擇為哪幾間公司工作,甚至可以決定工作天數和時間。靈活的兼職模式,像中國的「日結大神」,不過台灣有最低工資的保障。這也顯示出在缺工的狀態,勞動市場權力關係的逆轉現象。
如果要維持這樣的「勞動市場稀缺」局面,「少子化」便成了關鍵。雖然政府試圖通過引進外籍勞工來緩解人力短缺,但這同時似乎也帶來了新住民比例上升的社會變化,而消失中的台灣人,成為了政府另一個棘手的長期問題。
在〈30、40歲工作能力超強,卻甘願當「萬年工讀生」…職場鬼故事啟示:為何現在連中生代都躺平了?〉一文中,可以看出「權力逆流」現象的持續發酵。零工經濟的最大問題在於工作替代性高,且沒有升遷空間。然而另一方面,職場上的小主管們卻變成了「安親班」的導師。因為這些兼職員工本來就得從頭開始學起,且不需負擔責任,主管不僅得手把手教導,還得為其善後。等到兼職員工準時打卡下班,主管則只能留下來處理殘局,還得戰戰兢兢地詢問對方明天是否有空支援,這種憋屈的情境令人不勝唏噓。
沒房貸、車貸、傳宗接代的員工太可怕了,你罵他他竟然敢頂嘴。
這種現象不僅反映出職場權力的轉變,更揭示了現代工作文化中的深層問題。當升遷與使命感不再是主要驅動力,越來越多的中生代也選擇躺平,拒絕成為體制的齒輪。這樣的趨勢是否將改變未來的職場生態?還是說,我們正在見證的是一場無聲的反抗,試圖為自己重新定義工作與生活的價值?未來將會如何發展,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