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再遊鹿港。行程:文武廟,福興倉庫,龍山寺,田都元帥,丁家古厝,鹿港民俗文物館(辜家故宅),意樓,十宜樓,九曲巷,桂花巷藝術村,日茂行。10月3日從彰化溪湖順路到鹿港。行程:甕牆,和興青創基地,石廈歷史老街,奉橘樓,阿振肉包。
河童走訪鹿港的交通方式,大多搭彰化客運經彰鹿路抵達終點(鹿港乘車處),由彰化車站搭車大約40分鐘至一個小時。另一次從員林搭員林客運到溪湖,去溪湖糖廠小旅行,再搭員林客運到鹿港。此外,台灣好行自台中高鐵站出發,尚未搭過,一共兩條,據說行車時間較短,但車次不多。
鹿港設港以靠港的北區發展較早,有所謂的(鹿港八郊)的商業活動。清代決定選址在南區,1806年建立(文武廟),主要是避開熱鬧街市,主體建築為武廟(右)、文祠(中)、文開書院(左)。河童先談有趣的景點:虎井,半月池(冸池)。
傳說當初建文武廟圍牆時,常常建好不久就又坍方了,對面不遠處許厝埔的屠宰場,裡頭的豬隻更是在當時無緣無故暴斃,地方人士請地理師來察看,才發現這裡原來是個虎穴,而且已經成精,故有虎跳牆去咬豬;此外,因為許厝埔一帶民風強悍,地理師怕有人得了這個好風水穴,進而產生民亂,乃建議大家破除這個虎穴,方法就是從老虎的咽喉打入一個洞,形成了現在的「虎井」。
鹿港遊客中心有北區和南區,目前南區遷到文武廟的文祠內。河童是從南區旅客中心的志工口中,得知這段(虎井)的故事。巧的是彰化有名的刈包,俗稱虎咬豬。
臺灣在清代212年中,保守的估計,文進士至少有29位以上,鹿港一地文進士和貢士就有6位,約佔全臺的五分之一;而武進士也有1位,是全臺的十一分之一,鹿港在清代取得高級功名的「文科」進士、貢士和舉人,一共有19位之多。
河童會在文武廟導攬,只可惜民國64年12月用火不慎,文武廟付之一炬!才由鹿港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施人豪教授鼓吹重建、軍隊撤出文武廟。所以說現在文武廟幾乎都是新建古蹟,僅保留部分。
河童認為半月池(泮池)頗為有趣,是科舉考試年代的故事。由於禮記泮水篇寫道:「思樂泮水,薄採其芹」,故泮池邊多有種芹菜,在鹿港的祭孔儀式中,有所謂的「謝師恩」活動,由當年的大專新生參加,感謝老師多年來的栽培,典禮完後並繞泮池三圈,採芹三片,此為古代中秀才之禮,象徵「採勤」,繼續努力;若是中舉人,並在池上架一橋,掛滿燈籠,為「登龍橋」。
鹿港有人力自行車,這種四輪自行車是當地人擔任導攬並載客人遊玩古蹟景點。當時,有一位導攬人員帶兩位客人進入文武廟,一下子就介紹武廟的關帝君跟武術館的故事,令河童不知所措,本來想跟著聽,頓時有點無力感。
就像文開書院的古蹟維護,被當地人炮轟一樣,曾建於1935年的福興穀倉,完成是新建古蹟,僅保留老虎窗的建築風格。而鹿港車站更是慘,破舊的柴油引擎,車站改為長照中心,讓遊客只能拍照而已。倒是號稱全台最完整的龍山寺(有人稱為台灣紫禁城),現正委託學術文化單位進行彩繪古蹟維護,河童將行文專門介紹(龍山寺)可圈可看之處。
意樓斜對面之「新協源」,今稱「丁家大宅」或「進士第」,為泉郊之一,其商業規模未如慶昌行,但在光緒年間因丁醴澄高中進士而著稱。丁家古厝見證鹿港的商業與文化發展,而丁家兼具郊商與士紳的雙重身分,其家族發展史亦為鹿港史的縮影。
河童建議,丁家古厝可以通往鹿港民俗文物館(將另外介紹此館收藏),可以順時針或是逆時針逛一圈,包括甕牆,和興青創基地,石廈歷史老街,奉橘樓等。順路去買鹿港著名小吃:阿振肉包。
河童是在文武廟租到MOOVO自行車,可惜車輛很少。或者,可以在(市場前)車牌(有彰化客運和員林客運)下車,參考我的行程。
最後,河童到訪成益商號( 街尾三連棟),可惜假日才開放。鹿港文風鼎盛,留下如書法,壁畫彩繪等文物,有機會再行文介紹。
若希望在彰化在地旅遊,可以連絡河童,可代客規劃行程,或配客人行程。連絡方式:
內文部分來自維基百科的介紹,部分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通知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