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往事並不如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歷史上許多事件,彷佛亞太蘭提斯大陸一樣遙遠而模糊不清,實際上離我們並不遙遠,例如:鄂圖曼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戰、阿拉伯的勞倫斯,其實才離我們100年,這個世界卻沒有多少人說得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也不記得。

 

    鄂圖曼土其其帝國(中國譯名:奧斯曼帝國),就是西元657年被唐朝蘇定方打敗的西突厥人後裔,以安那托利亞(小亞細亞)為發源地擴展,13世紀打敗塞爾柱土耳其帝國,1299年建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之後擊退十字軍東征、1453年滅了拜占庭帝國(又名:東羅馬帝國)、佔領君士坦丁堡(現今的伊斯坦堡),版圖最遠逹到保加利亞、北非地中海沿岸、埃及、中東等地(包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鄂圖曼土其帝國國祚長達700年,比中國歷代王朝還要長,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2年滅亡了,因為它在1914年選錯邊加入"同盟國”,和奧匈帝國、德國及保加利亞站在一起,被”協約國”打敗成為戰敗國,領土因此被協約國瓜分:英國佔領埃及和蘇丹,法國佔領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義大利佔領利比亞。然而其他的領土呢?就是現在的安那托利亞地區和中東半島,迎來各自不同的命運。

 

  安那托利亞地區,在凱末爾的領導下,於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國”,使土耳其避免了亡國的命運。凱末爾備受土耳其人民愛戴,尊稱其為”國父”。

 

    中東半島方面,英國上校"湯瑪斯勞倫斯”(人稱”阿拉伯的勞倫斯”)協助”阿拉伯起義軍”於1916年對抗鄂圖曼土耳其,但戰後他所推動的阿拉伯國家獨立也沒有成功,"國際聯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協約國成立的國際組織,現在”聯合國"的前身)委託法國統治敘利亞、英國統治伊拉克及巴勒斯坦等地區。

 

    說了這麼多,正足以突顯巴勒斯坦這塊地區的蒼涼。它曾經是強大帝國的一部份,卻從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鄂圖曼土耳其滅亡後就步入悲慘的命運。這塊土地97%都是阿拉伯人,但它一直被英國人託管不是個國家,第二次大戰後噩運不但沒停止還變本加厲,人民被趕走、土地和房子都沒有了,直接被猶太人侵佔和封鎖。

 

    沒有尊嚴、只能在以色列逼迫下苟活的巴勒斯坦人,如果能獨立建立”巴勒斯坦國”,擁有國家的主權,劃分領土範圍,那麼巴勒斯坦人就能和以色列人平起平坐,不必再忍受以色列的侵佔。最悲慘的是加薩走廊,因為是”國中國”(飛地)被以色列包圍,人民出國、貨物進口、水、電、燃料、糧食、藥品………全部都受以色列控制,但以色列怎麼可能給巴勒斯坦人好日子過。當以色列人在享受高科技及富裕生活帶來的享受時,巴勒斯坦人連生存都無以為繼。


     歷史接下來會怎麼走?沒有人能預測。跳脫人文主義思想範圍,從量子力學來看,未來會有各種可能,將是和平解決或第三次世界大戰,端看當事人怎麼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onstance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世界一直有雙重標準。 如果你覺得大燕滅亡800年,慕容復還想復國很可笑,那麼,猶太人亡國近2000年後,竟然在聯合國自作主張下復國了,這難道不荒謬? 聯合國如何做到的? 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粗暴地把已在當地居住2000年的巴勒坦人(阿拉伯人)趕走,約旦河以西及加薩走廊,原本屬
這個世界一直有雙重標準。 如果你覺得大燕滅亡800年,慕容復還想復國很可笑,那麼,猶太人亡國近2000年後,竟然在聯合國自作主張下復國了,這難道不荒謬? 聯合國如何做到的? 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粗暴地把已在當地居住2000年的巴勒坦人(阿拉伯人)趕走,約旦河以西及加薩走廊,原本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711年開始,到圖爾大戰被鐵鎚查理打退為止,這段時間是安達盧斯擴張最北的時代,直抵法國中南部。 雖然一些通史描述起來,很像是「一場有計畫的穆斯林對歐洲征服行動」,不過實際上大概不是如此。穆斯林帝國對西歐當時沒什麼計畫,可能就是時不時發兵搶掠、然後隨機應變而已。 而「統一的穆斯林VS基督教政權」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先說,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巴爾幹以前,巴爾幹半島長期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全方面影響下,希臘語本來就很興盛了。 當土耳其人到來時,我們可能會想像波斯語、土耳其語或是阿拉伯語會取而代之。然而並沒有。 因為鄂圖曼帝國相比起直接統治,省心省力的間接統治更符合其心意。 而與這個理念相輔相成的,則是鄂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空白」的伊斯蘭史?真正空白的是我們貧乏的腦袋 本書講伊斯蘭發展史,是從創始者穆罕莫德的崛起談起,經歷了麥加、麥地那的戰鬥,與歷代哈里發(伊斯蘭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統治者)的擴張與轉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後,取得了敘利亞、伊拉克、埃及、北非、伊比利半島,最後成為定都巴格達的伊斯蘭帝國…
Thumbnail
目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所做所為有先例:古代斯巴達人把鄰邦淪為“黑勞士”;英國長期以來把愛爾蘭當作臥榻旁的敵體,猶如“加薩走廊”,值西歐宰制全世界,日益富裕時,愛爾蘭人卻淪為歐洲的癟三;在大英帝國極盛的維多利亞時代,甚至釀成大災荒,使愛爾蘭人口喪失四分之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711年開始,到圖爾大戰被鐵鎚查理打退為止,這段時間是安達盧斯擴張最北的時代,直抵法國中南部。 雖然一些通史描述起來,很像是「一場有計畫的穆斯林對歐洲征服行動」,不過實際上大概不是如此。穆斯林帝國對西歐當時沒什麼計畫,可能就是時不時發兵搶掠、然後隨機應變而已。 而「統一的穆斯林VS基督教政權」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先說,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巴爾幹以前,巴爾幹半島長期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全方面影響下,希臘語本來就很興盛了。 當土耳其人到來時,我們可能會想像波斯語、土耳其語或是阿拉伯語會取而代之。然而並沒有。 因為鄂圖曼帝國相比起直接統治,省心省力的間接統治更符合其心意。 而與這個理念相輔相成的,則是鄂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空白」的伊斯蘭史?真正空白的是我們貧乏的腦袋 本書講伊斯蘭發展史,是從創始者穆罕莫德的崛起談起,經歷了麥加、麥地那的戰鬥,與歷代哈里發(伊斯蘭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統治者)的擴張與轉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後,取得了敘利亞、伊拉克、埃及、北非、伊比利半島,最後成為定都巴格達的伊斯蘭帝國…
Thumbnail
目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所做所為有先例:古代斯巴達人把鄰邦淪為“黑勞士”;英國長期以來把愛爾蘭當作臥榻旁的敵體,猶如“加薩走廊”,值西歐宰制全世界,日益富裕時,愛爾蘭人卻淪為歐洲的癟三;在大英帝國極盛的維多利亞時代,甚至釀成大災荒,使愛爾蘭人口喪失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