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市場觀察方式的演進

在工作室成立之初,簡直像神農嘗百草般地把各式各樣的技術指標拿來組合回測,試圖找出最佳的技標組合,後再進行策略參數的最佳化,這方式雖然可以找出回測期間很好的策略,但是一放入回測區間外的資料後,策略的績效絕大部份都是往下掉的,每個策略都是花費了一天以上的最佳化時間,好不容易找到奇妙的賺錢參數,可以上線自動賺錢,沒想到卻如神奇化妝術一般,當卸裝後,只有一反應:「您那位?」。

檢討回測資料時發現,策略對於行情大趨勢的適應性不佳,且在最佳化的過程中,一昧以最大獲利為選擇基準,而造成未知行情的預測力不佳,為了讓所有策略有一個比較基準,就將回測及最佳化區間定為2004/01/01~2009/12/31,此段區間剛好包含了盤整、上漲、下跌三種大趨勢。

為了避免策略過度最佳化的問題,會比較最佳化區間及全區間(將商品的區間改為2001/01/01至當下時間),比較最佳化區間及全區間的績效報表,觀察全區間的績效報表是否有MDD破表、賺賠比大幅下降、勝率大幅下降⋯⋯的現象出現,若有這些現象,則代表策略過度最佳化,對未知行情的預測能加不佳。

雖然在這樣層層關卡的卡控下,試圖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但純粹使用技術指標的方式,會面臨趨勢出現時,震盪指標類的策略績效變差,而盤整期間時,趨勢指標類的策略常常面臨多空雙巴的困境。幾經思考後,技術指標的最大問題是不管何種行情特色,都套用相同的參數在交易。

於是又開始上山採藥(哈哈,絕非因卸妝變了一個人,要用上山採藥產品),繼續嘗百草的階段,很幸運地接觸到Market Profile[1](中文翻譯為「市場輪廓圖」),這套理論將市場的主力參與程度、多空力道消長⋯⋯等現象在圖中表現出來,因為與傳統K線在判斷上有很大的區別,若要利用TS或MC(MultiCharts)來寫,都得經過一番的轉換,才能在策略顯現出來,雖然不像C++之類的通用型程式語言方便,還是寫出了一整套的函式來開發Market Profile的策略。

有了MP的加持後,讓策略有效性顯著的提升,實單策略曾經創下21連勝、勝率超過70%的成績,從此以後,策略就走向以MP為主,徹底放棄了傳統的技術指標,MP與傳統技術指標最大的差異點在於堆疊K棒,以累積次數來判斷市場對於合理價格的認同度。

以台積電的股價當例子,大家已習慣其股價在五百到六百之間,因此在這區間,大家在買賣時,不會有太多的猶豫,只要逢高就賣,逢低就撿,這是因為在這區間已累積了一段時間的交易,大家已認同這價位,但若放在十年前,這根本就是天價,會買的人少之又少,且在這天價買的人,絕大部份都是被逼到的(軋空),且這些買進,就如同煙火一般,被迫買進的人買完後,價格就又回歸合理價位區間。


註1:Market Profile為J. Peter Steidlmayer於1985年在CBOT提出來的分析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