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單純與青澀的經典純愛小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未婚夫過世後,渡邊博子鼓起勇氣寄給了逝去的藤井樹,沒想到竟然得到回信。

這封原先寄往天國之信,寄到了居住小樽,與之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樹手裡,故事因此而展開。

故事線主要為博子的自我探尋、放下逝去的過往,與女藤井樹揭開與同性名男子間的暗戀之情。


承襲1959年的同名短片,由岩井俊二製作的情書更完善地描寫了戀舊與放下。導演曾經提及:「回憶是推動生活的一大動力」,或許也能對應電影中角色的思考方式常以「憶當年」的方式來探討彼此之間的個性甚至親密程度。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引人嚮往的特點......


🌟另一個藤井樹

即使兩人外表相似至極,她們對於藤井樹的印象卻是南轅北轍。

對於博子,是一位溫柔、內向、和朋友們相處融洽,適合寄託終身的人選,

在女藤井樹眼中來說卻只是個惱人、愛捉弄女藤井樹的調皮同學。


「在我的印象中,這些敘述在都不像是在描述藤井樹呀。」




🌟白玫瑰與紅玫瑰

就像張愛玲所述,「娶了紅玫瑰,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看似博子是女藤井樹的取代品,在某些情況下男藤井樹的莫名行徑,卻僅是希望當時的女藤井樹也是喜歡他的。在山中旅程,秋葉與梶親父一同飲酒作樂時,都知道男藤井樹是如此地樂觀與慷慨,那種印象卻又回到了博子對於男藤得原本印象,呼應著開頭時,男藤井的父親與母親的理念不同,卻依舊包容彼此。



🌟「你好嗎?我很好」

對著未婚夫逝去的那座山,博子喊道:「你好嗎?我很好」,用盡全生力氣的呼叫,卻無法得到答覆,最終接受了未婚夫已逝的事實。以此同時,因肺炎惡化而住院的女藤井樹,也在病床上輕聲呼應著同樣的話語,透過一次次來信,她逐漸回想起以前對男藤井樹的種種情緒與感受,思念起對方......



結語

博子自山中的告解,放下了過去的戀情,並將男藤井樹寄給她的信轉交給女藤井樹,象徵了愛情的傳接棒,也將未來的心思放在新對象:那個單戀自己,卻放棄身旁其他選擇的秋葉上。最後劇情也在一系列遲來的告白:當年借的《追憶似水年華 》、借閱證後方的繪像與女藤因情緒高漲而流淚中劃下句點。


隨著時間,我們的感官隨成長變得複雜縝密,某些當年遺漏的情感或許只能等到一定時間才終於發酵。當我們體會了「弦外之音」,不僅意味到了自我的成長,也將對方的情感收於心中,繼續向人生道路繼續前行。


avatar-img
9會員
8內容數
隨心所欲不踰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章文字燒 的其他內容
在1929年的義大利,有位名為波魯克的飛行艇員,因爲被作為仇敵的卡地士擊毀而前往米蘭籌備新的飛行艇。在這次旅程,老闆和波魯克,也是紅豬,引介了他的孫女菲兒,是一名曾在美國學習的飛機設計師。故事隨著兩人的緣分開啟。 這部電影訴說了邁入中年的心境轉折,在與菲兒的對談也能略見波魯克「從人變成豬」的意象:
說到肥皂劇,我們有六人行,換作為書籍,我們有的是傲慢與偏見。 最近就有這麼一部類似主題的電影,對的,就是芭比。 芭比的導演以別為過往的方式訴說女權,更準確的說是平權、平等。 因爲傲慢與偏見實在有名,早已被各種音樂與戲劇引用,但是想「追本溯源」,故借了此書回家閱讀一番。 這本書特別的是,可以從
在1929年的義大利,有位名為波魯克的飛行艇員,因爲被作為仇敵的卡地士擊毀而前往米蘭籌備新的飛行艇。在這次旅程,老闆和波魯克,也是紅豬,引介了他的孫女菲兒,是一名曾在美國學習的飛機設計師。故事隨著兩人的緣分開啟。 這部電影訴說了邁入中年的心境轉折,在與菲兒的對談也能略見波魯克「從人變成豬」的意象:
說到肥皂劇,我們有六人行,換作為書籍,我們有的是傲慢與偏見。 最近就有這麼一部類似主題的電影,對的,就是芭比。 芭比的導演以別為過往的方式訴說女權,更準確的說是平權、平等。 因爲傲慢與偏見實在有名,早已被各種音樂與戲劇引用,但是想「追本溯源」,故借了此書回家閱讀一番。 這本書特別的是,可以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照片取自TMDB 「你好嗎?」 博子用微微顫抖的聲音,在《情書》的白雪中,把這一句輕輕送向遠山,像是寫給青春,也像是寫給自己。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白雪茫茫,人們站在冰冷的過去和未知的未來之間,猶豫著,等待著。我們都愛過她的藤井樹,愛她的倔強與寂寞,像青澀歲月裡的一場夢。
Thumbnail
細節,一切都是細節,細節讓故事更有說服力。 從一開始,在藤井樹三年忌日,大雪紛飛在墓園中,渡邊博子的手在毛衣外套外,伸出來,又試著收回到袖口內,好像要表達什麼,但一切又是欲言又止。 無意中看到畢業紀念冊,藤井樹的中學地址,把地址抄在手臂,宛如逝去的愛人,復刻在手中,穿透到血管內,永遠無法忘記。
Thumbnail
「你好嗎?我很好。」 (お元気ですか?私は 元気です。) 這句話,第一次是寫在信中,遙寄給因山難過世兩年多的未婚夫家鄉。 最後一次,是在滿天大雪中、對著遠處白雪靄靄的山,吶喊著這句話。 渡邊博子,對未婚夫的無法遺忘,揭開了另一個人塵封的遺忘。 《情書 ラヴレター》1996年台灣上映時間,至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驀然回首》除了流露藤本樹的細膩情感,也展現動畫團隊在畫面及選曲上的用心,這部輕巧卻也沉重的58分鐘電影,除了帶領觀眾體驗創作者之間,那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也讓人看見成長在幻滅之後,帶給人的不是絕望,而是更具使命感的精神指向,這種殘酷與美好之間的平衡,或許才是《驀然回首》能夠撞進每個人心扉的原因。
Thumbnail
身為藤本樹老師的粉絲,一定要去觀看的就是今年動畫化的【驀然回首】,當初看到漫畫的時候心裡就掀起不小的波瀾。 分鏡讓人走入藤野與京本的世界,美術人的共鳴很深,坐在桌前數個小時就為了完成自己的精心大作。 雖然旁人眼裡看來好似都坐在桌前一動也不動,但紙上正經歷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只有自己知道:)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短短不到一小時的電影《驀然回首》觸動了觀眾的心靈。本文主要闡述在電影中的哭點和令人感動之處,透過情感共鳴和深度分析,探討了主要人物的情感走向,呈現了動人的劇情。
Thumbnail
最近由日本導演岩井俊二執導的作品《情書》重新上映。作為一次都未看過這部經典作品的我馬上就買票入場觀看。而我看完之後覺得很不錯,希望推介給你。 《情書》在1995年上映。故事由一封寄給天國的「情書」開始,講述圍繞着渡邊博子和「藤井樹」之間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東尼瀧谷》的敘事層層堆疊。前半段內斂得使人昏昏欲睡,直到東尼要求久子穿上妻子的衣服,衝突感才爆發出來:面對陌生女子的死,還有她留下來的滿屋子衣服,為什麼而哭呢?這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短篇小說,收錄在《萊辛頓的幽靈》,由市川準執導,坂本龍一配樂,被視為最成功的村上春樹改編電影之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照片取自TMDB 「你好嗎?」 博子用微微顫抖的聲音,在《情書》的白雪中,把這一句輕輕送向遠山,像是寫給青春,也像是寫給自己。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白雪茫茫,人們站在冰冷的過去和未知的未來之間,猶豫著,等待著。我們都愛過她的藤井樹,愛她的倔強與寂寞,像青澀歲月裡的一場夢。
Thumbnail
細節,一切都是細節,細節讓故事更有說服力。 從一開始,在藤井樹三年忌日,大雪紛飛在墓園中,渡邊博子的手在毛衣外套外,伸出來,又試著收回到袖口內,好像要表達什麼,但一切又是欲言又止。 無意中看到畢業紀念冊,藤井樹的中學地址,把地址抄在手臂,宛如逝去的愛人,復刻在手中,穿透到血管內,永遠無法忘記。
Thumbnail
「你好嗎?我很好。」 (お元気ですか?私は 元気です。) 這句話,第一次是寫在信中,遙寄給因山難過世兩年多的未婚夫家鄉。 最後一次,是在滿天大雪中、對著遠處白雪靄靄的山,吶喊著這句話。 渡邊博子,對未婚夫的無法遺忘,揭開了另一個人塵封的遺忘。 《情書 ラヴレター》1996年台灣上映時間,至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驀然回首》除了流露藤本樹的細膩情感,也展現動畫團隊在畫面及選曲上的用心,這部輕巧卻也沉重的58分鐘電影,除了帶領觀眾體驗創作者之間,那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也讓人看見成長在幻滅之後,帶給人的不是絕望,而是更具使命感的精神指向,這種殘酷與美好之間的平衡,或許才是《驀然回首》能夠撞進每個人心扉的原因。
Thumbnail
身為藤本樹老師的粉絲,一定要去觀看的就是今年動畫化的【驀然回首】,當初看到漫畫的時候心裡就掀起不小的波瀾。 分鏡讓人走入藤野與京本的世界,美術人的共鳴很深,坐在桌前數個小時就為了完成自己的精心大作。 雖然旁人眼裡看來好似都坐在桌前一動也不動,但紙上正經歷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只有自己知道:)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短短不到一小時的電影《驀然回首》觸動了觀眾的心靈。本文主要闡述在電影中的哭點和令人感動之處,透過情感共鳴和深度分析,探討了主要人物的情感走向,呈現了動人的劇情。
Thumbnail
最近由日本導演岩井俊二執導的作品《情書》重新上映。作為一次都未看過這部經典作品的我馬上就買票入場觀看。而我看完之後覺得很不錯,希望推介給你。 《情書》在1995年上映。故事由一封寄給天國的「情書」開始,講述圍繞着渡邊博子和「藤井樹」之間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東尼瀧谷》的敘事層層堆疊。前半段內斂得使人昏昏欲睡,直到東尼要求久子穿上妻子的衣服,衝突感才爆發出來:面對陌生女子的死,還有她留下來的滿屋子衣服,為什麼而哭呢?這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短篇小說,收錄在《萊辛頓的幽靈》,由市川準執導,坂本龍一配樂,被視為最成功的村上春樹改編電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