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婚夫過世後,渡邊博子鼓起勇氣寄給了逝去的藤井樹,沒想到竟然得到回信。
這封原先寄往天國之信,寄到了居住小樽,與之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樹手裡,故事因此而展開。
故事線主要為博子的自我探尋、放下逝去的過往,與女藤井樹揭開與同性名男子間的暗戀之情。
承襲1959年的同名短片,由岩井俊二製作的情書更完善地描寫了戀舊與放下。導演曾經提及:「回憶是推動生活的一大動力」,或許也能對應電影中角色的思考方式常以「憶當年」的方式來探討彼此之間的個性甚至親密程度。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引人嚮往的特點......
即使兩人外表相似至極,她們對於藤井樹的印象卻是南轅北轍。
對於博子,是一位溫柔、內向、和朋友們相處融洽,適合寄託終身的人選,
在女藤井樹眼中來說卻只是個惱人、愛捉弄女藤井樹的調皮同學。
「在我的印象中,這些敘述在都不像是在描述藤井樹呀。」
就像張愛玲所述,「娶了紅玫瑰,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看似博子是女藤井樹的取代品,在某些情況下男藤井樹的莫名行徑,卻僅是希望當時的女藤井樹也是喜歡他的。在山中旅程,秋葉與梶親父一同飲酒作樂時,都知道男藤井樹是如此地樂觀與慷慨,那種印象卻又回到了博子對於男藤得原本印象,呼應著開頭時,男藤井的父親與母親的理念不同,卻依舊包容彼此。
對著未婚夫逝去的那座山,博子喊道:「你好嗎?我很好」,用盡全生力氣的呼叫,卻無法得到答覆,最終接受了未婚夫已逝的事實。以此同時,因肺炎惡化而住院的女藤井樹,也在病床上輕聲呼應著同樣的話語,透過一次次來信,她逐漸回想起以前對男藤井樹的種種情緒與感受,思念起對方......
博子自山中的告解,放下了過去的戀情,並將男藤井樹寄給她的信轉交給女藤井樹,象徵了愛情的傳接棒,也將未來的心思放在新對象:那個單戀自己,卻放棄身旁其他選擇的秋葉上。最後劇情也在一系列遲來的告白:當年借的《追憶似水年華 》、借閱證後方的繪像與女藤因情緒高漲而流淚中劃下句點。
隨著時間,我們的感官隨成長變得複雜縝密,某些當年遺漏的情感或許只能等到一定時間才終於發酵。當我們體會了「弦外之音」,不僅意味到了自我的成長,也將對方的情感收於心中,繼續向人生道路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