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Rijksmuseum (荷蘭國家博物館) 為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辦了一場盛大的展覽,難得匯集他的二十八幅真跡,一飽觀眾的眼福。不過在此要特別介紹一位較為一般人不熟悉的畫家:Gerard ter Borch (1617–1681),他與 Vermeer 是同時期的荷蘭畫家,不過其實後者的繪畫風格與內涵深受前者的影響。ter Borch 年長Vermeer 15歲,他於1650年代逐漸專注在一種繪畫主題:描述中產階級的家居生活,例如讀寫信、飲酒或演奏樂器。尤其畫面裏的人物之間的心領神會,彼此交融著一種充滿安靜而沉穩的氛圍。再加上精湛的繪畫技巧,無論是家居的毛毯或衣著絲質的光澤都栩栩如生。
位於海牙的 Mauritshuis (Maurice 藝術博物館) 收藏許多幅 ter Borch 的作品,其中有一幅描繪一名女子專注寫信的情景 (圖一)。Vermeer 也有一幅類似的構圖 (圖二),現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國家藝廊,兩個作品剛好相隔十年。尤其 Vermeer 筆下的女子經常帶著超大尺寸的珍珠耳環。如今經專家分析 (其實一般喜歡珍珠的女性也看得出來),除非是養珠,否則在當時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水滴型珍珠。她們帶的其實都是『玻璃珠』,而且可能是當時的流行風潮吧。
這幅 Vermeer 最負盛名的作品,我們不能再稱為《帶珍珠的少女》,而是《帶玻璃珠的少女》
最近臭蟲肆虐歐洲,倒使我想起 ter Borch 一幅藏於 Mauritshuis 的作品:《一位母親為自己的小孩梳頭髮》(Mother Combing Her Child's Hair, 圖四),這個場景其實是母親正細心地為兒子捉頭蝨。雖然「捉頭蝨」在當時具有道德上的寓意,象徵一位好的家庭主婦需具備愛乾淨與秩序的美德。但是 ter Borch 在他的作品中,其實就是傳達一種單純而真摯的親情,小男孩乖乖地享受著母親的細心照料,彼此親密的關係盡在不言中。
不過深受 ter Borch 作品影響的Vermeer,自己生了十多名小孩,過世時留下十名幼子。如今確定為他的真跡的三十幾幅畫中,卻沒有一幅表現任何親情的畫面,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