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提問:為什麼還是會感到恐懼?

#122提問:為什麼還是會感到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覺得在紀錄裡已經清理了一段時間,但還是會很有意識的感覺到恐懼,到底該怎麼甩掉這一條大鱷魚呢?寫於阿乙莎大師之路七班課間練習。)

中軸不夠穩定。

恐懼是來自身心靈尚未平衡而出現的狀態,當你仍然有恐懼,就代表著仍然有著尚未平衡的流動,請把恐懼視為一種自我覺察的指標,我們要恭喜你,當你仍然會感到恐懼,就仍然有進步的空間,這是可以這是一種可以持續衡量、持續改善,持續探索的喜悅感啊!

孩子,現在很多的恐懼(感)是來自於身體的失衡,因為身體追不上心,一旦吃得太多燥熱油炸的、非天然食物,就會影響到你全身失衡。有一方面是你現在感受的力道帶增強,所以食物一沒有吃對,身體的惰性怠性就拉低頻率,一失衡,恐懼就容易上來了!(有沒有在高空走鋼索的感覺?笑)

所以很大一部分是回到仍然不夠好的生活習慣,比方,你吃的太隨性(為抒壓而吃),而沒有信念和紀律,還有久坐,這會坐掉生命的動力。

飲食和行走作臥兩股力量一失衡,加在一起,就已經大幅降低活力。孩子,你現在很多透過閱讀而來的知曉,已經開始慢慢移除你在關係上、工作上和限制性信念,可是最後一根稻草就是在生活上,這才是每天和自己身心靈最相關的課題。

回到關心你自己的身體,你的食衣住行育樂,才是學習身心靈最根本的態度,別輕易地傷害身體而不自知,這是非常講究的,包含了吃、呼吸、和喝水。

以前,你聽到「愛自己」,總是覺得很不以為然,可是對我們來說,「愛自己」高度負責任的作為,那是一種在分分秒秒都聚精會神,關注自己身體、心智、和情緒的狀態,因為在你所處的世界裡,真的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

愛自己裡的「愛」,是一種關注、一份照見,愛自己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意念的清理,包括你怎麼想、以及你正在如何的看待食物、看待別人?你多麼的愛自己,就牽動著世界與你的種種和諧關係。愛不能得到,只能給予,起點就在於你自己呀!

小時候家裡動盪不安,其實養成了你在方方面面的不安全感,有食物就趕快吃,食物成為了一種療瘉的安全感,與你之間並不是健康、放心、放鬆的關係。

現在你已經有自己的家庭,也努力,用心的照顧著小孩的飲食,身為媽媽的你不要忘記了,生命已經進入了不同的階段,你不用再害怕、擔心下一餐飯在哪裡,而也該是時候放下過去不知不覺養成的限制性信念,去迎接你與食物之間正向、喜悅的關係。

不然小孩也會在我無明之中,學習到你對食物的對應方式,不知道時間地吃,也不知道吃什麼才合適,要讓他們對於食物之間有珍惜、有意識、有所感的吃著。身體改變了,才能夠帶動全生活的改變啊!

祝福你,我的小孩。

avatar-img
愛的正反合的沙龍
64會員
14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的正反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的內在有擔憂,但不深,釋放出來就沒事了。 (能否帶我有更深的看見?) 主要是一種未知,以及,不知道他能否順利地過關。這將是一個人生全新的舞台,但你並不知道兒子能否勝任。 (信任?) 是的,在大人的眼裡,孩子都是需要擔心,這是因為你從現實世界的「不夠」去看他,但且收起這些擔憂,而轉向你希
很快感受到,不是「做」,在龐大的宇宙系統裡,不會有人管你做了什麼。既然問題的重心不在於「做什麼」,那麼,你的責任感、焦慮和壓力是不是瞬間輕了一些? 親愛的孩子,這個問題你只有問自己的心才會知道,因為心不會說謊,心很誠實,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她都知道。這無關乎於你
透過深入探索自己的恐懼,可以讓我們看見內心的真誠和感恩的品質。由愛的角度出發,去深入直指核心,觀察自己的心思變化和行為方式。持著愛的主軸去看,別人的恐懼和行為就不再讓我們感到不耐、厭煩或抱怨。愛上自己,便是今生最大的創造力。
你的內在有擔憂,但不深,釋放出來就沒事了。 (能否帶我有更深的看見?) 主要是一種未知,以及,不知道他能否順利地過關。這將是一個人生全新的舞台,但你並不知道兒子能否勝任。 (信任?) 是的,在大人的眼裡,孩子都是需要擔心,這是因為你從現實世界的「不夠」去看他,但且收起這些擔憂,而轉向你希
很快感受到,不是「做」,在龐大的宇宙系統裡,不會有人管你做了什麼。既然問題的重心不在於「做什麼」,那麼,你的責任感、焦慮和壓力是不是瞬間輕了一些? 親愛的孩子,這個問題你只有問自己的心才會知道,因為心不會說謊,心很誠實,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她都知道。這無關乎於你
透過深入探索自己的恐懼,可以讓我們看見內心的真誠和感恩的品質。由愛的角度出發,去深入直指核心,觀察自己的心思變化和行為方式。持著愛的主軸去看,別人的恐懼和行為就不再讓我們感到不耐、厭煩或抱怨。愛上自己,便是今生最大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