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山寺,遇見銀山】一段冬日雪街與陌生人的短暫邂逅
2018 年 3 月 6 日清晨,山形下著細雪,空氣裹著寒氣。我背著一公斤行李,天還沒亮就到了山形車站。藏王滑雪場那頭人潮擁擠,新幹線月台也熙來攘往,唯獨仙山線靜得出奇。我不愛排程,反而被那份安靜吸引,刷了 JR PASS,就這樣搭上通往未知的列車。第一個意外的驚喜,是「山寺」。
山寺:冬如水墨,秋似錦繡
電車才開沒多久,窗外雪景便叫人屏息。下車後,我被那片靜謐吸了過去。山寺四周銀裝素裹,老屋、松樹、寺塔都覆著雪,如同一幅展在群山間的水墨畫。登上奧之院回望山下,屋簷、溪流、石階彷彿都被毛筆勾勒,只聽得見雪落聲。
若在秋季來訪,則是另一番風景。九百段石階兩側紅楓、黃銀杏與深綠杉木交錯,從山腳到山頂像一卷漸層鋪展的和風彩畫。最佳賞楓期約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初,每個轉角都是一張明信片。小貼士:從山形站搭 JR 仙山線 20 分鐘即達山寺站,步行 5 分鐘抵登山口。冬季路面結冰,建議穿防滑鞋,登山時間約 40~60 分鐘;秋季人潮多,最好上午先行。
銀山溫泉:大正浪漫的白雪時光
轉乘新幹線到大石田站,再搭那班一天只有數次、最晚 18:25 就停駛的公車,我終於在上午 11 點踏上銀山溫泉街。白雪覆蓋木造旅館,整條街被群山擁抱,從白天的純白,到黃昏的金光閃爍,再到夜晚燈火點起,像一幅會呼吸的畫。
若不入住當地旅館(單人住宿費不低),其實也能拍夜景——可在觀光詢問處預約計程車接送,來回約 6,000 日圓。只是建議:務必先吃飽,街上餐廳少且營業時間短。
銀山漫步:為了天黑,我走了九遍
銀山溫泉街不長,卻讓我像著了魔一樣,從早走到傍晚,前前後後走了九遍。
每一遍都不一樣——光線不同、腳步聲不同、路人也不同。 我一邊拍照,一邊抖落肩頭的雪,偶爾蹲下拍一個角度。時間不急不緩,卻特別充實。
直到下午兩點多,我才意識到:肚子,好餓。滿街找吃的,結果……兩家。蕎麥麵店——休息中;咖啡廳——至少有杯熱咖啡和一份輕食,勉強填了空。吃完又回到街上,繼續等那個我最期待的時刻:天黑。
與街景融合的那個身影
就在我專心拍照時,一個女孩悄悄走進鏡頭。
她穿得很簡單,不特別打扮,卻與這條老街奇妙契合。 不是巧合,也不是刻意——只是那種感覺:一個對的身影,出現在對的地方。
我沒有追拍,也不是偷拍,只是鏡頭總不自覺朝她的方向。
或許因為她,那些畫面多了一點「人味」,多了一點故事感。
後來她走了,我以為這段偶遇就此結束,像雪落在肩上一抖就沒了。
意外的拍照請求
拍著拍著,忽然有人輕拍我的背包。
一回頭——竟然是她!
那一刻腦中閃過無數劇本:「糟了,她是不是覺得我偷拍?要怎麼解釋我不是痴漢?!」
結果她什麼也沒說,只指了指我,又指了指她的相機——原來,她想請我幫她拍照。
我們用手勢、手機翻譯,斷斷續續地溝通。
拍了幾張,她笑了笑,我鼓起勇氣,也請她留下一張照片。 她猶豫了幾秒,最後點點頭,我便迅速按下快門。
沒有名字,沒有聯絡方式,卻是我這趟旅程最暖的一段互動。
有時候旅行,不是為了帶走什麼,而是為了遇見某個人、某個瞬間, 然後把它靜靜留在心裡。
銀山的夜,和那個缺席的人
夜色降臨,雪依舊飄落。
昏黃的街燈亮起,木造旅館透出溫柔光暈——這時候的銀山最美。 可惜巴士最晚 18:25 就停駛,若不入住幾乎拍不到這一刻。
我坐在候車亭,看著遠處燈火與人聲,心裡閃過一個念頭:
如果今晚,有個人在身邊該有多好?

新幹線月台
無聲的緣分
幾年後整理照片時,我竟在山形新幹線月台的一張快門裡,
發現了她的身影。原來,我們早在仙山線發車前就擦肩過。
那時我很想問她,能不能留個聯絡方式,哪怕是 Email 也好。
但我沒說出口——一來語言不通,二來,我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把那份情緒收進心底,轉化為單純的欣賞。
如今我只希望,她過得幸福。
如果有機會再去銀山, 我希望那一次,我不是一個人。 如果還是, 那就讓我拍下那條街的深夜模樣, 拍下那段我走了九遍、卻始終覺得不孤單的旅程。
如果有一天,我再次踏上銀山溫泉的街道,
我希望,那一次,身旁有人, 是可以一同走過雪覆老街的人。 我們住進百年旅館,泡在熱氣蒸騰的露天湯裡, 從白日漫步到黑夜,看雪燈如微光般慢慢點亮街道, 每一片雪花,都像輕聲低語,講述著冬夜的故事。
但若那天,我依然只有自己,
我願意悄悄走在靜默的街道, 提前預約好計程車,讓腳步不被錯過的光影打斷, 再與那段雪夜不期而遇, 將雪、燈光、夜色,以及孤單中微微顫動的期待, 收藏成心底溫柔而憂傷的記憶, 像雪慢慢落下,無聲卻又永恆。
銀山冬夜,雪覆街道如流動墨痕。
錯過山寺雪景,我獨行雪燈下的老街, 步聲迴響,偶遇陌生女孩的溫暖, 如寒夜中短暫閃爍的火焰。
詳情點下列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