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遺物整理師《閱讀書摘》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在這本書分享了他的工作[遺物整理師]紀實內容,每天社會角落裡不斷地有悲歌發生,絕大多的孤立者和貧窮是劃上等號。我們可以省思,進而多關心周遭的人,也不將自己孤立,那麼這世界是否會溫暖許多,遺憾減少很多呢~~~

我是遺物整理師    作者:金完

死者的軀體並不像電影或電視劇中呈現的那樣,睡著了一樣維持完整狀態。若是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管疾病,或像肺栓塞之類的肺部疾病而死亡,只要放二、三天,就會從體內湧出大量血液及體液。如果是上吊自殺,在停止呼吸之後,直立的四肢會失去調節肌肉的力量,身體像鬆脫的閘門般,各種污物也會排泄出來。曾有人說過:「人體就像有機的化工廠」,真是非常好的比喻。人死了之後細菌增生,各種器官會膨脹,像氣球一樣越來越大最後爆炸,腹部爆開後會將所有液體流到體外。以成年男性為基準,體內水分所估的比重高達百分之六十五。人體內的有機物質和水分一起湧出體外後腐爛,越過窗戶和牆壁滲透出去,連巷口都飄散這悲劇性的氣味。

所謂的安樂死,終歸也是因為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所以委託醫療人員之類的第三者殺死自己。雖然在韓國對於「中斷維持生命的延命醫療」,逐漸傾向允許的方向修改法律,但對於積極性的助力自殺,「受囑託和承諾殺人的相關刑法」依然嚴格禁止。荷蘭、瑞士、加拿大等國家從很早之前就制定了各種規範和條件,將安樂死合法化。美國俄勒岡州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允許安樂死,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贊成「自我選擇」的助力自殺。在允許安樂死之前,社會學家們曾擔心,在公共保險基礎設施中被冷落的高齡經濟弱勢者會集結,但實際上反而是具有經濟能力的高學歷者蜂擁而至。一個人生活很難,一個人要死也很難,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沒有別人的幫助,我們都無法活下去。人類存在的諷刺,是我們總背負著死亡而活。凡是有生命的存在,都必然會面臨死亡,誰也沒有例外。生與死就像硬幣的兩面只有單面是不成立的。也許我們一直以來只關注「生」,因為這是在我們面前展開的方向,從來就沒有機會看看背後。從出生的瞬間開始,我們就走向死亡,這就是我們的人生、人類存在的諷刺。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對死敬而遠之、嚴肅以待,認為把「死亡」拿出來討論是無禮的,所以或許這本書裡的紀實內容,算是比較激進的呈現吧。

別因為窮困艱苦而讓自己太沉重。有智慧的賢者會明白沉重是一種損失。不管是錢包扁了、餓肚子了,只要此刻正在笑,這一瞬間就是幸福,就像人都會死,是絕對不會改變的事實。

英國探險家,在一九二四年第三度挑戰攀登母峰時喪生。他在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聖母峰時回答,「Because it is there. 因為它就在那裡。」成為至今經常被引用的名言。
有「莊嚴的收成者」之意,形容身穿黑長袍、手持鐮刀的骷髏。《聖經》中將信徒喻為麥子,待時候到了就會被收割(上天堂),因此鐮刀為死神的象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收納幸福-廖心筠 分享我這陣子接觸FB社團一日一捨新生活(斷捨離、收納、整理知識的隱形教練)的感想,其中收納金句對我非常受用,如標題所述,我真的能感受到收納是一件實質又幸福的事,也開始實際執行在我的生活當中,一起加油吧! 金句「又水逆?沒關係!吸氣吐氣再加油!今天讓你補上之前的進度,跟上大家的腳
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 [2018年春天 澀谷直人] 物品數量更少,生活品質更好。將花費和物質壓到最小程度之後,有些重要的事情才得以看見。   沒有冰箱只在必要的時候,購買必要的用量。不儲存過多的糧食。   光是知道「多少錢就能過日子」就能擺脫「沒來由的經濟恐慌」。   「耐看」比
閒置很久的時鐘終於幫它換個新的機芯,而且這次是真靜音,成品我非常滿意呦 ! 雖然當初IKEA強調它是靜音鐘,但我還是覺得它有滴答聲,向IKEA反映後客服也讓我換一個新品,但是畢竟是同款,機芯肯定一樣無靜音,最終我也懶得再跑一趟了。過沒多久它也突然罷工,就被我閒置在倉庫區了。 不意外舊的機芯被我分
如果你正在迷茫,讀一讀這本書,你會感受到一位睿智的長者與你心靈對話,會為你的人生方向,點亮一盞明燈。 你必須相信善良、慈悲、學習、奉獻是真理,才有機會扳回一城;如果你還是在價值、價格之間反覆琢磨,流連難返,流當品最終會成為滯銷品
#一本治癒身心靈的好書 #醫療靈媒 慢性與難解疾病背後的秘密,以及健康的終極之道 作者:安東尼。威廉 我常跑醫院,我的身上有些狀況需要定期追蹤,當我讀到這本書,先是好奇作者的際遇,到後面的案例分享及增進健康的自然療法讓我如獲珍寶。書中傳達給我的訊息,是為什麼身體會產生這些狀況,進而如何用天然的食材改
《斷捨離的簡單生活作者:山下英子》 作者以[食衣睡住洗學走]分類,剖析自己生活中的斷捨離,讀起來很輕鬆易懂。 斷捨離追求的並非只是減少眼前的成本,而是綜觀全局,確認「事情是否順利流暢」。藉由使用紙巾,可以省下清洗抹布再晾乾的工夫與時間,以及破壞空間美感等各種徒勞之舉。 妥善清理收拾並非為了做給別人看
收納幸福-廖心筠 分享我這陣子接觸FB社團一日一捨新生活(斷捨離、收納、整理知識的隱形教練)的感想,其中收納金句對我非常受用,如標題所述,我真的能感受到收納是一件實質又幸福的事,也開始實際執行在我的生活當中,一起加油吧! 金句「又水逆?沒關係!吸氣吐氣再加油!今天讓你補上之前的進度,跟上大家的腳
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 [2018年春天 澀谷直人] 物品數量更少,生活品質更好。將花費和物質壓到最小程度之後,有些重要的事情才得以看見。   沒有冰箱只在必要的時候,購買必要的用量。不儲存過多的糧食。   光是知道「多少錢就能過日子」就能擺脫「沒來由的經濟恐慌」。   「耐看」比
閒置很久的時鐘終於幫它換個新的機芯,而且這次是真靜音,成品我非常滿意呦 ! 雖然當初IKEA強調它是靜音鐘,但我還是覺得它有滴答聲,向IKEA反映後客服也讓我換一個新品,但是畢竟是同款,機芯肯定一樣無靜音,最終我也懶得再跑一趟了。過沒多久它也突然罷工,就被我閒置在倉庫區了。 不意外舊的機芯被我分
如果你正在迷茫,讀一讀這本書,你會感受到一位睿智的長者與你心靈對話,會為你的人生方向,點亮一盞明燈。 你必須相信善良、慈悲、學習、奉獻是真理,才有機會扳回一城;如果你還是在價值、價格之間反覆琢磨,流連難返,流當品最終會成為滯銷品
#一本治癒身心靈的好書 #醫療靈媒 慢性與難解疾病背後的秘密,以及健康的終極之道 作者:安東尼。威廉 我常跑醫院,我的身上有些狀況需要定期追蹤,當我讀到這本書,先是好奇作者的際遇,到後面的案例分享及增進健康的自然療法讓我如獲珍寶。書中傳達給我的訊息,是為什麼身體會產生這些狀況,進而如何用天然的食材改
《斷捨離的簡單生活作者:山下英子》 作者以[食衣睡住洗學走]分類,剖析自己生活中的斷捨離,讀起來很輕鬆易懂。 斷捨離追求的並非只是減少眼前的成本,而是綜觀全局,確認「事情是否順利流暢」。藉由使用紙巾,可以省下清洗抹布再晾乾的工夫與時間,以及破壞空間美感等各種徒勞之舉。 妥善清理收拾並非為了做給別人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對許多人而言,為了溫飽而奮鬥理所當然成為其生活的主軸。就像任何一名偉大照顧者一樣,他們將生命的多數時間用在維繫某個人的生命與基本生活。這個被照顧的對象與照顧者有著相同的姓名與身體,照顧者早晨帶著時間出門,夜間帶著餐食回家。這一個成為自己的父母與子女,無私地奉獻自身,來讓自己被豢養的生命得以繼續。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對許多人而言,為了溫飽而奮鬥理所當然成為其生活的主軸。就像任何一名偉大照顧者一樣,他們將生命的多數時間用在維繫某個人的生命與基本生活。這個被照顧的對象與照顧者有著相同的姓名與身體,照顧者早晨帶著時間出門,夜間帶著餐食回家。這一個成為自己的父母與子女,無私地奉獻自身,來讓自己被豢養的生命得以繼續。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