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冥想,那就用力想吧

raw-image

近幾年似乎很流行冥想,越來越多人問我,「冥想要如何做到不要想」「冥想到底要想什麼」「冥想可以開第三眼嗎」「冥想可以實現吸引力法則或是吸引財富嗎」「如何冥想時不睡著」……好多關於冥想的問題,真的無法一一回答,只好節略的說明一下。

冥想沒有速成班,冥想是長時間的習慣,時時刻刻的技術,而我把它當做是一生的事情。許多名人也都是冥想的實踐者,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明星威爾史密斯、籃球明星麥可喬丹,還有一位美國談論節目名嘴,我忘了她叫什麼名字了,希望知道的可以留言告訴我。他們的成功也絕不會是只做了短時間的冥想,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你也想和他們一樣嗎?那就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冥想方式吧。

冥想的意義

「冥想是消除想法的行為」─ 這是許多人對冥想常見的誤解。事實上,冥想無法消除想法。冥想的定義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種精神訓練,讓我們能覺察正在發生的一切。是在鼓勵我們提高意識狀態和集中注意力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改變意識的方法,對心理健康有很多好處。


冥想的目的

冥想已經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實踐了數千年。幾乎每一種宗教,都有使用冥想練習的傳統。雖然冥想通常用於宗教目的,因為牽涉到宗教不免引發一些人的排斥,但還是有許多人排除於任何宗教或精神信仰進行冥想。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冥想也可以用作心理治療的技術。

冥想是自我心靈的精神訓練。因此,冥想的目的也可以是鍛鍊自己的心性。冥想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幫助我們生活起來更輕鬆舒適且心靈自由。我們在生活中習慣把視線向外看,關注最新流行趨勢或是他人的一舉一動,甚至會用外在條件來看待他人,和自己做比較。然而,外在條件例如職稱、財富、地位隨時都會改變。我們真的可以用這些外在的東西來衡量比較定義自己嗎?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會覺得人生好累。冥想提供我們審視內心的機會,讓我們將視線轉向內在,觀察並理解真正的自己。

冥想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覺察,便很容易被他人和環境所左右。冥想讓我們在贊同別人的時候不會失去自我。冥想讓我們得以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挖掘潛藏在自己內在的智慧和價值。因此,冥想可以說是以理解自我為基礎,真正的自我開發技術。

釐清自己冥想的目的

讓我們一起回想一下,你冥想的目的是什麼?

效仿名人,讓自己有錢?

讓自己更專注於當下?

讓自己情緒更穩定?

讓自己打開第三眼和宇宙連結?

使自己思路清晰,提升判斷力?

了解自己,改善關係?

叭啦叭啦的一堆目的,其實都是冥想的附加價值,並非目的本身。

冥想的目的就是讓心靜下來

如果你還在思考衡量評估,冥想要想什麼或者是做什麼才是正確的,要如何才能獲得到這些附加的價值。那我一定會說『你心裡所想要得到的任何附加價值什麼都不要想』。因為冥想不存在任何利益,冥想只是一種工具,唯一目的就是『讓心靜下來』。

這時候你一定會說『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去想,頭腦的小劇場自己就會跑出來了』,我每次咨詢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回答,我都會回答『那就用力想吧!』顛覆刻板觀念『什麼都不要想』,我剛剛還要你們『你心裡所想要得到的任何附加價值什麼都不要想』,我這不是在自打嘴巴嗎,在這裡特別說明一下,我們無法阻止腦子什麼都不要想,要你們用力想的目的是讓你們自己去覺察,覺察自己在想,然後斷了自己的想法,再重新的回到當下,專注於當下,如果你跟著自己的小劇場在走而無法自拔或覺察的時候,你就輸給了你的頭腦,心自然也就無法靜下來。

最後,看完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閉上眼睛,花一分鐘的時間,就專注在這個當下,好好的呼吸,感受所有的美好進入到你身體裡億萬個細胞。祝福你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身心靈的健康是每個人一生都需要追求的目標,從簡單的身體運動及日常飲食,到深度的心理探索及情緒管理,再到精神向度的提升,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有用的資訊。期待與你一起在這個旅程中學習和成長,讓我們一起追求身心靈的健康和平衡,一起探索身心靈的奧秘。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禾心的菜園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