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新技術「電子土壤」 助力糧食安全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重點:

  • 瑞典林雪平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電子土壤」,可用於無土栽培(水耕)。
  • 當透過「電子土壤」對大麥幼苗的根系進行電刺激時,大麥幼苗的生長速度平均提高了50%。
  • 研究團隊開發的導電栽培基質由纖維素和導電聚合物混合製成,具有可生物降解、耗能低等優點。
raw-image

水耕

是指在沒有土壤的情況下種植植物,只需水、養分和可附著根系的基質。這是一種封閉系統,可以實現水的再循環,確保每株幼苗都能準確獲得所需的營養。因此,只需少量水,所有養分就能保留在系統中,這在傳統栽培中難以實現。

水耕也可用於在大型塔樓中進行垂直種植,最大限度提高空間效率。目前已經以這種方式種植的作物包括生菜、草藥和一些蔬菜。除了用作飼料之外,穀物通常不採用水耕法種植。

raw-image

而在「電子土壤」中生長的大麥幼苗,其根部受到電刺激後,15天內生長速度提高了50%。

礦物棉是水耕中常用的栽培基質,但它不可生物降解,而且生產過程也非常耗能。研究團隊開發的導電栽培基質由纖維素和導電聚合物混合製成,堪稱為水耕量身訂做。纖維素是最豐富的生物聚合物。這種組合並不新鮮,但這是第一次將其用於植物栽培,並以這種方式為植物創建基質。


林雪平大學研究的「電子土壤」的優點

  • 它的能耗非常低
  • 沒有高壓危險
  • 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糧食安全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訊息流鬼才的沙龍
17會員
35內容數
chatgpt 玩法挖掘 ai前端消息 讓你走在最前面
2024/01/18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
Thumbnail
2024/01/18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
Thumbnail
2024/01/17
借閱 教你如何借閱全國圖書館電子書 《我們為什麼存在》這本書探討了一個大哉問:人類存在的意義。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作者首先介紹了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然後分析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指出人類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地球具備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而人類恰好適應
Thumbnail
2024/01/17
借閱 教你如何借閱全國圖書館電子書 《我們為什麼存在》這本書探討了一個大哉問:人類存在的意義。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作者首先介紹了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然後分析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指出人類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地球具備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而人類恰好適應
Thumbnail
2024/01/16
人腦為生存而設計,生存就是保存能量。但成功需要消耗精力,做不舒服的事。 所以,與拖延作鬥爭,做錯選擇,不等於失敗。這表示你有正常功能的大腦。 然而,成功不正常,不是大多數人經歷的。 但如果你還是想成功,你需要重置大腦: 明確定義成功的意義 設定達成目標所需的步驟 強迫自己踏出舒適
Thumbnail
2024/01/16
人腦為生存而設計,生存就是保存能量。但成功需要消耗精力,做不舒服的事。 所以,與拖延作鬥爭,做錯選擇,不等於失敗。這表示你有正常功能的大腦。 然而,成功不正常,不是大多數人經歷的。 但如果你還是想成功,你需要重置大腦: 明確定義成功的意義 設定達成目標所需的步驟 強迫自己踏出舒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在沙漠或旱地中收集水分是一項挑戰,但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科技創新提供了多種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的方法。本文將介紹從自然界和科技創新中獲得靈感的方式,包括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開發的水分提取技術。
Thumbnail
在沙漠或旱地中收集水分是一項挑戰,但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科技創新提供了多種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的方法。本文將介紹從自然界和科技創新中獲得靈感的方式,包括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開發的水分提取技術。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在追求綠色生活、自給自足的當下,「綠指智控」智能家庭種植系統成為了都市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套系統結合了現代科技與自然農耕的精髓,旨在為城市居民提供一種簡單、高效且環保的種植方案。
Thumbnail
在追求綠色生活、自給自足的當下,「綠指智控」智能家庭種植系統成為了都市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套系統結合了現代科技與自然農耕的精髓,旨在為城市居民提供一種簡單、高效且環保的種植方案。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電力和電性的相關知識,以及開爾文水力發電裝置的結構和運行原理。透過導電體和正負電性的分離,風格生動詳實地解釋了相關概念及現象。文章內含科學原理和實驗過程,豐富了讀者的科學知識。想了解開爾文水力發電裝置及電力電性知識的朋友不容錯過。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電力和電性的相關知識,以及開爾文水力發電裝置的結構和運行原理。透過導電體和正負電性的分離,風格生動詳實地解釋了相關概念及現象。文章內含科學原理和實驗過程,豐富了讀者的科學知識。想了解開爾文水力發電裝置及電力電性知識的朋友不容錯過。
Thumbnail
在傳統農業與高科技之間,一個革命性的跨界合作正悄悄發生。 全球最大農業機械製造商 John Deere (DE)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SpaceX 攜手合作,引領農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智慧農耕時代。這不僅是一個商業合作的案例,更是對於全球農業模式的一次顛覆性創新。 長期以來,農業機械雖日趨複雜
Thumbnail
在傳統農業與高科技之間,一個革命性的跨界合作正悄悄發生。 全球最大農業機械製造商 John Deere (DE)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SpaceX 攜手合作,引領農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智慧農耕時代。這不僅是一個商業合作的案例,更是對於全球農業模式的一次顛覆性創新。 長期以來,農業機械雖日趨複雜
Thumbnail
本題從時事碳匯出發,衍伸到園藝領域中相當重要的根系生長問題,如何促進植物根系生長是本題的重點,藉由施予氮肥、施用植物生長促進根系細菌(PGPR)、給予適當的栽培介質三種方法進行解析。
Thumbnail
本題從時事碳匯出發,衍伸到園藝領域中相當重要的根系生長問題,如何促進植物根系生長是本題的重點,藉由施予氮肥、施用植物生長促進根系細菌(PGPR)、給予適當的栽培介質三種方法進行解析。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