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7|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人总希望能过幸福快乐的日子,但如果以为有钱是最大的快乐,便容易做金钱的奴隶。其实,金钱不是万能的,世间上还有许多东西比金钱更可贵。因此,《太子瑞应本起经》说:



    01无病第一利

    世间什么事最好?就是不生病。

    平时我们不觉得健康可贵,可是一旦有了病痛,就会发现健康的重要。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们缠绵病榻数日;一颗小小的蛀牙,就够我们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不但自己苦恼,也令亲朋好友为我们担忧。

    《心地观经》说:“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

    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多注意身心状况。身体的病痛固然让我们产生苦恼,而心理的毛病,更是使我们昼夜不得安宁。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瞋痴等烦恼时,虽然努力加以排遣,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

    又譬如心中充满种种的欲望,虽然极力加以克制,却又事与愿违,不能随心所欲。这种由于心的不调和而产生的痛苦,实际上并不亚于身体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痛。更何况心如一国之君,一旦被贪瞋痴慢的病侵蚀,成为病心、坏心,将令人感受到极大苦痛。因此,要好好的爱护自心,时时用真理和慈悲的法水来调伏它。


    02知足第一富

    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由于有私心,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总是贪得无厌。有的人贪求过多,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去摄取,乃至身陷囹圄。

    所以过分的贪取,无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带给自己烦恼,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尝到快乐之前,已饱受痛苦煎熬了。因此,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世间上谁是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财产,拥有房屋数百间、土地几百亩、几干亩就是富有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03善友第一厚

    《别译杂阿含经》说:“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为亲。”,人的存在要依靠众多的因缘关系。朋友,就是重要的因缘之一。


    朋友有益友和损友。《长阿含经》载,益友有四可亲:

    一、止非:见人为恶,则能遮止;示人正直;慈心愍念;示人天路。

    二、慈愍:见利代喜;见恶代忧;称誉人德;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三、利人:护彼不令放逸;护彼放逸失财;护彼使不恐怖;屏相教诫。

    四、同事:为彼不惜身命;为彼不惜财宝;为彼济其恐怖;为彼屏相教诫。


    亲友具有七法:

    1、难与能与

    2、难作能作

    3、难忍能忍

    4、密事相语

    5、互相覆藏

    6、遭苦不舍

    7、贫贱不轻

    所以,我们结交朋友,是为了互相砥砺,互相帮助。好的朋友能给我教导,给我劝解,给我知识,给我帮助。譬如目犍连因智友舍利弗,得以归投佛陀,共同追求真理。好的朋友是最可亲的人,也就是“善友第一厚”。


    04无为第一安

    无为,是“有为”的对称,即无造作之意。是非由因缘造作、离生灭变化之绝对常住之法,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立种种无为之说,如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而涅槃是一切无为法中最殊胜者。涅槃有四种大乐,即:

    1、无苦乐:谓世间之乐即是苦因,若断世间之苦乐,则无苦无乐。

    2、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远离一切愦闹之法,故为大寂静。

    3、大知乐:谓诸佛如来具有大智慧,于一切法悉知悉见。

    4、不坏乐:谓如来之身,犹如金刚之不能毁坏,而非为烦恼无常之身,以身不坏之故,称为大乐。

    染净俱捐,境我俱泯,无住无我,犹如黄金去除了杂质,发出灿烂光辉,超越生死之河,这便是最上的安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