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喜劇為包裝的黑色幽默 卻華而不實的《芭比》|影評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完全逆風 慎入⚠️)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芭比》由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執導、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製作並主演,由華納與美泰兒一同推出的全新IP(Intellectual Property)電影。
從確定製作消息一出便造成全球轟動,作為2023年令人引頸期盼的一大暑期電影,於全球各地票房開出亮麗成績。


瑪格羅比所飾演的「典型芭比」在某天,因為與真實世界某位女孩Gloria的心靈連結,使他發現自己不再如以往完美,踏上前往真實世界尋找真相的路途,將議題焦點設定在兩性議題與自我定位之世代焦慮上,以粉色喜劇包裝諷刺意味十足的黑色幽默。

電影中以實景打造的夢幻粉色芭比樂園以及其完美還原童年的細節設計令人津津樂道,不過故事敘事方式與點題方式卻較為淺薄,也些許淪為說教電影,難以使人產生共鳴。


道盡世代焦慮之「我是誰」議題 卻無法深入人心


電影以仿拍致敬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作為開頭,講述芭比於1950年代問世至今,對女孩、女權帶來的影響,這樣的電影開頭令人頗為驚艷,也會讓我期待後續是否會更深入去探討芭比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議題。但感到可惜的是,除了後面女孩Sasha在與芭比初見時對她的抨擊所,電影就在此點到為止了,我們無從在電影中去討論芭比究竟是女權的推進者還是拖油瓶,反而在電影後半段透過芭比與真實世界的連結,大力探討「我究竟是誰?」的存在主義議題,與電影前半段主題截然不同,令人感到有些惋惜。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我是誰?」、「What was I made for?」作為新世代的普世焦慮,在社群媒體興起的年代,我們在網路上看著他人精彩的生活,大家都展現出自己完美的一面,有羨慕、有嫉妒,會迷失自我,也會懷疑不盡完美的自己。我很喜歡《芭比》中選擇此世代焦慮問題,作為電影主要探討的議題之一,不過點題較淺,芭比尋找自我意義的出發點不明(倒是肯尼很明顯),我們在電影開場的了解為探討兩性平權,卻在電影後半段這個議題探討方向,直接轉到到芭比想了解自我存在意義,並在遇見芭比創造者後想成為真實的人類,她想要成為創造者、想要體會作為人類才會擁有的情感,但是我們卻無從得知芭比想成為人類的角色動機,僅僅是因為長了橘皮與扁平足嗎?原本期待可能是芭比與人類母親Gloria童年回憶與成長的羈絆,但這部分電影卻絲毫沒有著墨其中。

在導演Greta Gerwig過往的作品中,《她們》中有主角Jo尋找愛的定義時,那令人動容的成長軌跡;《淑女鳥》中有Lady Bird在青春期的叛逆中,與家人、朋友以及內在衝突的拉扯之下成長。不過在《芭比》中卻沒有看見如同導演過往作品的細膩,角色成長軌跡相對模糊不明確,也許以喜劇形式是較難以呈現這一部分,但作為《淑女鳥》與《她們》粉絲的我,也因此感到些許失望,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人有種電影中想討論的議題很廣(兩性平權+世代焦慮議題真的大到不行),卻缺乏深入討論與讓人產生共鳴之感。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除了前面提到的芭比角色動機模糊之外,人類Gloria與Sasha這對母女的角色建立、兩者之間情感建立都十分薄弱,在電影中也無法看出兩位母女過去的經歷是什麼?母親Gloria是如何從熱愛到厭倦所以畫出不完美的芭比?女孩Sasha又是為何對芭比的存在如此嗤之以鼻?這對母女之間又是為何疏離、又為何走向親密?《淑女鳥》中對於母女情感的細膩描繪在《芭比》中似乎蕩然無存。也正是因為這樣,讓我覺得Gloria與Sasha這對母女明明是電影中的重要角色,卻因背景建立不足有些許工具性角色感出現。



探討兩性議題 原為反諷卻淪於說教

至於在兩性議題中,可以看出強烈抨擊父權之意味,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見導演大玩許多有趣的梗(《教父》、Mansplaining、美泰爾高層......等等),反諷的方式實在令人過癮。但在電影後半,喚醒被父權所洗腦芭比的方式,是僅僅以「對話」手法,簡單暴力地建立電影議題,缺乏透過影像去創造與鋪陳,實屬可惜。電影中最令我感到不耐煩的就是母親Gloria來到芭比世界後對芭比們說的那一串「我們要賺錢,但不能太愛錢不然會太俗⋯⋯」,說教意味實在濃厚至極,我想一部電影無論是角色是男性或女性,都不該單純以「角色發表演講」的方式講述電影核心主題與意念,實屬讓觀眾覺得強迫被接受思想(也許有那麼一點機會是在反諷被洗腦的女性,但怎麼看這段的處理手法都不是反諷)。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芭比》劇照 圖源:華納兄弟



電影究竟需不需要給出答案?

許多人看完《芭比》感到空洞,一部分原因是它將商業與藝術融合在一起,並不像典型商業片般給予問題的答案,而是只「拋」出問題,並不解答,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在一部電影當中,導演/編劇在故事中刻意留下給予我們思考的空白。不過《芭比》的留白卻不是讓我引起興趣思考,而是感到空洞。《芭比》在兩性議題中提出了問題,卻沒有明確解答(電影後半議題導向存在主義),在這個女權漸漸高漲、提倡性別平等的年代,兩性之間依舊存在許多問題。細想為何感到空洞的原因,可能是芭比提出問題以及留白的手法過於簡單粗暴,例如:開場旁白說明芭比為女權帶來的影響,而後讓Sasha直接用台詞回擊芭比;以美泰爾高層為例,直批父權社會的人為順應時代潮流高喊女權主義,卻仍然由男性掌握大部分權利;芭比們為奪回自主權,透過一場「用台詞洗腦」鬧劇與戰爭讓肯尼們失去權力⋯⋯

細數過往那些運用故事留白,不給出解答依舊動人的電影,都是運用耐人尋味的影像魅力、曖昧模糊的角色關係、精心設計的故事情節使觀眾深陷其中,但《芭比》用最簡單的方式講故事,卻要求觀眾用複雜的方式理解故事。

綜上所述(還以為自己寫論文?),《芭比》是一部我期待值太高,所以跌太重的電影。


更多文章歡迎追蹤
Instagram: @lunamovies97
或是我的Letterboxd:https://boxd.it/4aAtP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嘿,歡迎跟我交流電影! 要看的片很多,有時也覺得電影好難懂! 但,生活沒有電影該有多無聊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月小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本片作為席琳宋的導演初作,展現其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富含詩意的鏡頭語言,沒有戲劇化的對白、亦無蓄意打造的鏡頭感,以最為寡淡的方式,講述複雜又濃厚、人與人之間的「因緣」。前世今生,因緣相織,現實生活並非典型愛情故事,也許故事就該於此戞然而止,也許你是前世非今生之因,或是來世而非今生之緣,都罷。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本片作為席琳宋的導演初作,展現其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富含詩意的鏡頭語言,沒有戲劇化的對白、亦無蓄意打造的鏡頭感,以最為寡淡的方式,講述複雜又濃厚、人與人之間的「因緣」。前世今生,因緣相織,現實生活並非典型愛情故事,也許故事就該於此戞然而止,也許你是前世非今生之因,或是來世而非今生之緣,都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剛好一週年了,這篇草稿終於因為FB的動態回顧,被我想起來😆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是女孩童年裡的夢幻玩具。這次芭比來到新光三越南西店啦!快閃店有超好拍的芭比佈景,多款芭比商品和扭蛋機直接讓人失心瘋,喜歡芭比的人不要錯過了。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老實說《Babie》剛開始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直到網路梗圖與《奧本海默》的結合,開始留意到Babie真人版電影的影響力(票房破10億的實際影響力~) 近日,工作上遇到一位英文嚇嚇叫(流利到讓我以為是ABC)的同事推薦,我終於明白這電影的價值在哪。 芭比,由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剛好一週年了,這篇草稿終於因為FB的動態回顧,被我想起來😆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是女孩童年裡的夢幻玩具。這次芭比來到新光三越南西店啦!快閃店有超好拍的芭比佈景,多款芭比商品和扭蛋機直接讓人失心瘋,喜歡芭比的人不要錯過了。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老實說《Babie》剛開始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直到網路梗圖與《奧本海默》的結合,開始留意到Babie真人版電影的影響力(票房破10億的實際影響力~) 近日,工作上遇到一位英文嚇嚇叫(流利到讓我以為是ABC)的同事推薦,我終於明白這電影的價值在哪。 芭比,由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