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不可靠

動機不可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疫情這幾年,網路上課很流行,一大堆平台推出各式各樣的網路課程,有教導學習方法、烹飪煮咖、運動健身的,更不用說語言學習與自我成長,或是增加工作技能的課程。你買過嗎?你手上還有多少花錢買過,但可能看幾次就擱置的課程?回想一下,當你決定花錢購買這個課程時,是否具有很高的學習動機?但為何最後沒有學習完畢?

你不是唯一買了課卻沒有唸完的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提到:每年有將近一千萬人註冊網路課程,但絕大多數都中途退出。大多數課程顯示最後只有不到「一成」的人唸完。即使不管唸完與否都要付學費,也無法促使學生完成學業。這類情況隨處可見 。

過往我們一直認為動機是行為改變的驅動力,以為只要具備動機並設計適當獎勵,任何習慣都能順利養成。Fogg教授指出,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動機僅是行為改變三要素的其中之一,要達成行為改變,我們還需要能力與提示。

為何動機不可靠?原因是動機是善變的 ,動機是去做某一特定行為(如:今晚吃蔬菜)或某一行為類別(每天晚上吃青菜和健康食物)的慾望 。根據Fogg教授研究,動機可能來自三處。第一,動機可能來自一個人的內心:你已經想要做某一行為。例如,我們想擁有吸引人的外表。二,動機也可能來自於和某一行為相關的好處或懲罰。如繳稅這件事,不會有人想繳稅,但不繳稅有懲罰,這促使我們去繳稅。三,動機可以來自我們的情境(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例如我們周邊的朋友都在騎自行車上班,我們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產生騎車上班的動機。基於這三個動機來源,Fogg教授設計了PAC的小人幫忙我們記憶:人物(Person)、動作(Action)和情境(Context)。這是了解人類行為的基礎。

圖片來源:設計你的小習慣

圖片來源:設計你的小習慣

人們常常誤以為朝志向努力就可以造成持久的改變,於是專注於志向、專注於動機,但通常這兩件事並不會產生結果。 Fogg教授在書中舉一個例子:我們也許在診所裡看過這樣的宣導海報,上面有各色的蔬菜,標題寫著:吃七彩食物!第一眼看到,我們會想:沒錯,我需要吃更健康的食物。但我們並不確定實際步驟,要吃多少綠色、多少紅色?這兩種顏色是指蔬菜和水果嗎?到最後這個動機一閃而過,沒有達成改變的效果。我們若一味專注於動機,就會忽略了實際驅動行為的兩項關鍵要素:能力和提示 。以這個例子而言,要產生改變,我們必須要有能力弄清楚每天不同顏色的蔬菜與水果的比例,但這很不容易,可能在尋求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就磨耗掉你的動機。如果可能可以加一個社群,每天有專人設計好蔬菜與水果的比例,並幫我們送到家中,這就幫我們解決「能力」的問題。另外,我們改變飯後吃水果的習慣,改成飯前吃七彩蔬果,因此吃飯時的第一個動作即是將這一餐的蔬果拿出來,先吃完再吃飯,這樣就產生一個提示。

有了動機,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再加上提示,就可以產生行為上面的改變。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