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前後,當寒流來襲,烏魚群便會順著親潮往南游至台灣西岸海域,彷彿信守與漁民誓約的一年一會,所以又被稱為信魚。明朝時,台灣便有捕烏、製作烏魚子的風潮,甚至有學者認為,許多漢人便是因為來台捕烏,而逐漸在台灣定居,形成村落,將烏魚視為移民台灣的引航者。到了荷治時期,當局還向來台捕烏的船隻收取烏魚稅,可見烏魚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自日治時期台灣便不斷精進烏魚子的製作技術,許多地方還組成水產團體、聘請專家研究、舉辦講習會,推動鳥魚子的改良,直至今日,烏魚子仍是年節送禮的珍品,也是台灣代表性的水產品。為了探究烏魚子好吃的祕密,我們來到台灣烏魚子重要產區之一的雲林縣口湖鄉,拜訪連續四年在全國烏魚子評鑑中獲得首獎的莊家兄弟──莊國顯、莊國勝。
一片片橙黃剔透、像琥珀一般的烏魚子,晾曬在加工廠外,沒有一般印象中烏魚子的暗紅,空氣中也沒有想像中的魚腥味,順著海風吹拂而來的,是清新的海味。這其中的關鍵,是莊國顯在捕撈烏魚上岸前,就會在池裡為烏魚畫上一刀放血,避免血液汙染魚卵而產生腥味。撈上岸的烏魚隨即低溫運送至加工廠,富含油脂的魚卵,容易腐壞,為了保持烏魚子的新鮮,跟時間賽跑是必須。由居民組成的取卵大隊早已等在現場,當大批的烏魚從車上傾巢卸下,現場自動組成多條小生產線,一人劃開魚肚,另一人再將魚肉與魚卵分離,交給下一位取出魚卵,每個人各司其職,默契十足。
被取下的魚卵,接著還要手工刮除血管裡的血液及多餘的黏膜組織。不過,這時的魚卵還不能用來製作烏魚子,必須冷凍個幾天,增加表面黏膜的韌性,讓它耐得住後續製作的重壓,方可製作。
極致風味的追求,沒有終點
烏魚子的品嚐方式多元,直接油煎、火烤,或是做成炒飯、義大利麵等,這幾年則時興切片後,夾著水梨、蘋果、樹薯等多汁的蔬果一同享用。莊國顯分享了自己最喜歡的吃法,是在烏魚子表面沾上高粱,再以噴槍炙燒表面,即可切片享用。如此一來外皮脆,內裡彈牙,一口吃下,嘴裡充滿魚鮮與油脂的香氣。
每每提到烏魚子,野生和養殖就各有擁護,其實兩者各有千秋。長年鑽研食材風味的台灣美食技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徐仲就指出,野生烏魚因為在大海中雜食,造就了野生烏魚子的口味豐富,然而這幾年台灣的養殖烏魚也因為技術提升,而越來越被正視。徐仲歸納原因有三,一是放血技術使得烏魚子的外觀色澤漂亮;二是這些年的減鹽風潮,養殖烏魚可藉由飼料的調整、捕捉的時機,並研究如何精準下鹽,讓富含油脂的烏魚子,在既定的冷風乾燥下展現出風味;第三則是產學共同提升烏魚養殖技術,不論是魚塭設備的建置、冷凍設施的投資等。又或像是莊國顯與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鄭安倉合作,以光合菌來改善池內生態,降低烏魚養殖的風險等,都使得養殖烏的經濟效益逐漸浮現,也才有更多人力與資源願意投入,逐步建構台灣烏魚子的know how。
即使已跑遍台灣的烏魚子產區,自認對烏魚子風味研究透徹的徐仲,台灣烏魚子的不斷精進,每每都令他感到驚喜,也讓他想一再嘗試各種風味變化。諸如搭配紅惠蜜蘋果、台灣不同產區的青蒜,又或是這幾年許多酒廠都推出以在地素材釀製的琴酒等,去找出最適合該片烏魚子的搭配,碰撞海鮮漬物的迷人風味。誠如徐仲所言,「極致是沒有終點的,要一直想辦法去找出它有趣的觀察點。」
<台灣光華雜誌>(文‧陳群芳 圖‧林旻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