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眾的問題:「利用下班時間或是假日兼職,要不要主動去徵求主管的同意?」
不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節目主持人Bryan的回答:
-
這集的主題其實讓我非常有感覺,在台灣的成長環境中,我覺得常常會受限於習慣性希望能夠徵求到別人同意這件事。不只是我的家人,以前的我也是如此。
-
Bryan在節目中舉多很多例子,其中一個是一輛維修中的救護車上的AED設備是否能夠借給需緊急使用的路人,在當時,救護車上只有司機一人,並無任何專業人士。
緊急的路人想跟司機借AED,而司機絕口不說出借你這句話,但是司機又沒有打算把救護車給開走,而是就這樣晾在那裡。
後來才有網友提出,其實司機本來是打算要借給事主的,只是他沒有辦法主動說要借機器給他,因為這不在他的職掌範圍,反而隨意借人會惹禍上身。
-
範例二是女兒要出去和男朋友過夜,該不該詢問爸媽的意見呢?
可想而知,一般的父母遇到這題都不太可能答應,率性地說出去吧!
而Bryan提供的建議就是不要跟爸媽提到你是出門要和男朋友過夜,可以說只是和同性朋友出去玩,住朋友家就好。
因為在你打算得到爸媽的同意時,其實潛意識是把和男朋友出去這件事的責任丟給爸媽,如果未來出了事,這份壓力將會壓在爸媽身上。
-
Podcast 節目名稱:大人的Small Talk
Podcast 節目連結:EP429 小孩子才事事徵求別人的同意。大人懂得獨立判斷,放膽去試,但同時也承擔責任!
-
我是從引書店的Podcast聽到這本書的。
-
文章中寫道,書中提到了三種場所。
對我來說,第三場所的概念非常吸引人,因為我所嚮往的社群咖啡館也是其中之一,在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都很大的現在,這樣子的場所難能可貴。
-
這本書誕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作者觀察到二戰後的美國社會逐漸朝著郊區的生活型態發展,許多人從都市與農村遷出,追求舒適、空間寬敞、設備齊全的家,渴望過自己的生活,卻因此導致人們之間的互動變少。
再加上美國各地接連不斷地實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zoning ordinances),住宅區就只能是住宅區,步行範圍內幾乎沒有非正式的開放公共空間,居住環境無法提供數量足夠、適合人們聚集的第三場所,使得美國的民主比從前削弱,個人生活也不如過往豐富。
-
除此之外,第三場所還能夠提供多種功能,像是在地、入口、互助、歸屬感與世代交流等。
-
文章作者: Cyan
文章連結:⟪偉大的好所在(The Great Good Place)⟫
2月份中間經過了7天的春節年假,大家應該都普遍覺得假期很短吧! 哈哈
還有朋友表示覺得自己只是過一個長一點的週末,但其實7天也不少啦,只是很多時間都必須要去跑既定的行程,像是拜拜、吃飯、拜訪親戚好友、走春等,能夠留給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
緊接著很快就到228了,今年的時間挺尷尬的,剛好是在星期三放了一天假。我和幾位研究所好友約了晚餐,適時地維護一下大家的關係。
-
2月對我來說過得飛快,也是因為中間有一個假期的關係,咻一下就不見了。我在假期中間確定了一年後以及未來人生的方向,這大概是我這一陣子以來最大的決定!
在此祝福大家都能找到未來這一年的方向,活得踏實,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這裡是我的內容策展室,我會在這裡放上我這個月讀到的好文、好書或是透過任何載體所傳達的內容,歡迎你一同與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