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好所在(The Great Good Place)⟫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雷.歐登伯格(Ray Oldenburg, 1932 - 2022)為美國著名都市社會學家、西佛羅里達大學社會人類學系名譽教授,因為 ⟪偉大的好所在(The Great Good Place)⟫ 一書廣為人知,終身持續思考相關議題。除本書之外,另有續作 ⟪同慶第三場所(Celebrating the Third Place)⟫、⟪品酒的愉悅(The Joy of Tippling)⟫,尚未有中文翻譯的出版。
⟪偉大的好所在(The Great Good Place)⟫

⟪偉大的好所在(The Great Good Place)⟫

本書初版發表在 1989 年,相隔了快 35 年,終於在 2023 年有了中文的翻譯版本,雖然本書撰寫當下的時空背景已經和現代社會大相徑庭,但書中的第三場所哲學依然持續影響著這個世界。最有名的第三場所哲學的實踐者莫過於星巴克咖啡,一直以來,星巴克的價值主張並非聚焦在販售好喝的咖啡,而是以第三場所自許,致力於營造獨立於家庭和職場之外的空間,為顧客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

「第一場所」(first place)指的是家庭,是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成長過程中第一個面對的穩定環境;「第二場所」(second place)指的是工作場所,把個人化約為單一的生產角色,這裡鼓勵競爭,並為沒辦法自己管理時間的大多數人管住大量的時間;「第三場所」(third place)泛指家庭和工作場所以外的地方,提供各種定期的、自願的、非正式的個體聚會的公共空間,例如咖啡廳、酒吧、甚至是街道等等。這三種場所的排序與每個人投入其中的時間有關,一般來說,人待在家的時間比在工作場所更多,花在工作的時間又比在第三場所更多;除此之外,不論以重要性或社會認可程度來看,這個排序也依然合理。

這本書誕生的原因,主要是作者觀察到二戰後的美國社會逐漸朝著郊區的生活型態發展,許多人從都市與農村遷出,追求舒適、空間寬敞、設備齊全的家,渴望過自己的生活,卻因此導致人們之間的互動變少;再加上美國各地接連不斷地實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zoning ordinances),住宅區就只能是住宅區,步行範圍內幾乎沒有非正式的開放公共空間,居住環境無法提供數量足夠、適合人們聚集的第三場所,使得美國的民主比從前削弱,個人生活也不如過往豐富。

雖然相對於第一和第二場所,我們投入在第三場所的時間較少,但作者列舉了許多第三場所能夠提供的功能,來說明它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地的功能

儘管人們在郊區住得起空間寬敞又設備完善的房子,但當他們想要外出晃晃,步行範圍內沒有任何的第三場所,唯一的方法就是開車到其他地區,卻因此導致美國的塞車問題越來越嚴重;而且對大部分人來說,出門唯一可以想到的去處就是購物中心或商店街,沒有其他讓人感到有歸屬感的第三場所,使得美國人相對於歐洲人多花三到四倍的時間在購物。

美國都市規劃的方式,剝奪了各地社區鄰里裡距離方便、與他人互動、且費用低廉的交遊管道。

入口的功能

對遊客或是新住戶來說,第三場所開放中立的特性,讓他們不必煩惱自己是主人或是客人,可以隨自己高興來去,不受任何人約束,也可以在裡面輕鬆地與別人交流,並且有機會結識許多當地的前輩。

幾次的聚會交流後,他們會發現已經見過了街區裡的每個人,不然就是已經耳聞了其他尚未碰面的人的存在,很快就可以透過第三場所融入當地的生活。

互助的功能

這裡的人認識街區裡的每一個人,也很關心鄰里厝邊,要是誰好幾天沒有出現,就會有人去瞧瞧他是否安然無恙;經濟上的好處也很多,像是常客會捐出不再需要的東西,或是有機器、水電專長的鄰居會幫忙修理壞掉的東西等等,社區提供的群體支持,也能幫很多人省下了聘請看護的開支。

除此之外,在地方面臨危機的時候,居民之間的互助甚至比政府機構的支援來得及時與重要,例如小鎮遭逢颶風侵襲時,會需要集合或動員地方居民,釐清災害的影響程度,集結各方物資,互相扶持度過艱難的時刻。

這種形式的福祉遠優於政府計劃能給的福利,在這裡的人們實際理解對方的處境,懷抱著真誠的同理心照顧彼此。

歸屬感的功能

第三場所的娛樂,是由人本身提供的,這裡會持續發生著各式各樣的對話,有熱情的、有冷淡的、有嚴肅的、有風趣的、有知性的,當然也有一堆垃圾話的。原本的泛泛之交,隨著相處時間增加,會開始發現對方其實是個有個性、有趣且獨特的人,遇見他們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他們也就這樣漸漸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第三場所裡的人們享受生活,重視人際關係的維繫,這些對我們的生命來說,都比賺錢和消費更重要。

世代交流的功能

第三場所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年輕人與成年人有機會互相交流,成年人可以從年輕人身上學習到新世代的事物和觀點,年輕人也能從樹立榜樣的成年人身上學習到寶貴的知識與經驗。

對於父母來說,有街坊鄰居的支持,撫養孩子也會容易得多,鄰居們都認得孩子,不只會幫忙照看他們,也喜歡孩子們陪伴所帶來的快樂;對於退休人士來說,相較於移居到只收容老人的銀髮社區,地方社區能夠提供他們更有歸屬感的交流與陪伴,不同年齡層的街坊鄰居不只能為他們帶來更豐富的生活樂趣,也能及時支援到他們各種面向的生活需求。

第三場所的開放空間讓不同世代的人能夠自然而然地生活在一起,不只能打破世代之間的隔閡,還能學會包容不同族群的人,為彼此創造出更多彩的生活體驗。

了解第三場所的概念與功能後,書中用了將近一半的篇幅介紹了許多典型的第三場所,包括了德美混合的拉格啤酒花園、主街道、英式酒吧、法式咖啡館、美式小酒館、古典咖啡館等等,推薦想更深入了解這個主題的讀者可以看看這本書,感受在不同時代以及不同地區的第三場所生活樣貌。

作者崇尚的第三場所的確令人嚮往,反思現今 2020 年代的台灣都市發展,似乎也是朝著不利於第三場所生長的方向前進:更多的住宅重劃區與高樓大廈,周圍卻越來越少有溫度、有歸屬感、適合聚會談天的在地化開放空間,換來的是更多冰冷的連鎖商店以及郊區的大型商場,外出幾乎都需要汽車代步,人們的生活流轉在一個個封閉的私人空間內,儘管新的住宅社區和大樓能容納更多的住戶,但能夠交流的鄰居卻寥寥可數。走在這些外表光鮮亮麗、高樓林立的街道上,心裡卻油然而生一股淡淡的沉悶與寂寥。

最後分享一段作者引述薇毆蕾.杭特(Violet Hunt)對 20 世紀「德國的公共飲酒場所」所做的描述,畫面如同詩畫般和諧唯美,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第三場所:

某個夏天午後,一群守秩序、清醒、體面、溫文爾雅又文靜的人坐在剛耙平的礫石上,成員裡頭有各種年齡跟性別,小桌子上鋪著紅格子花紋的桌巾,上頭放有咖啡杯和玻璃杯。他們的孩子坐在一旁,狗或者蜷伏在他們腳邊,或者在其他客人的腳邊打轉。鳥在桌子下跳來跳去,啄起這些好心人不時丟來的麵包屑。他們不動聲色地正襟危坐,一臉天真無辜,大口喝下大杯的淡啤酒(Hellers)和小杯的深色啤酒(Dunklers),一杯下肚再一杯,神聖的寧靜氣氛一點也沒減損。狗不吵不鬧,鳥還充滿自信地在他們腳邊跳躍著,大家都知道,在雪茄或煙斗的煙霧繚繞之間,彼此輕聲細語,不會有椅子被匆匆推到一邊,也不會有爭執的話語打壞他們創造的溫馨氣氛。謹慎的妻子要照顧各年齡層的孩子,於是密切注意太陽的動向,發現已近日暮。他們覺得時間差不多時,便收起手上的刺繡,包起剩下的小圓麵包,把孩子圍兜上的麵包屑甩一甩後折起來,目光轉向西邊,希德斯海姆(Hildesheim,位於德國下薩克森邦南部的一座城市)鍍金的教堂尖塔似乎正為他們指引家的方向。男人站起來動動身子,然後買單。他們之間有很多啤酒,但對世界一點害處都沒有。

延伸閱讀

  • 《平地而起》(2020)by Howard Schultz, Joanne Gordon
    • 這本書是星巴克創辦人暨前執行長,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獨家授權的自傳回憶錄,從中可以了解到星巴克是如何成為一間能為社會帶來影響力的企業。
  •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2023)by 황보름
    • 休南洞書店就像是書中角色們的第三場所,原來猶如過客的陌生人,因為書店牽起了他們之間的羈絆。
    • 比較特別的是,作者大學主修電腦工程,也曾在 LG 電子擔任軟體開發人員,透過對自己的寫作者身份認同,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作家,非常激勵人心。
  • 《穿越黑暗的道路》(2023)by Sylvain Tesson
    • 本書為《貝加爾湖隱居札記》作者所著,用了 76 天徒步橫越法國,旅途中作者故意挑選一些未經開發的路段,路過了許多即將或是已經被廢棄的村落,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在地店家無法與連鎖商店競爭,最後居民為了生活都被迫遷移到都市裡找尋工作,頗有第三場所逐漸式微的既視感。
22會員
59內容數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an Salon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實際上並不是想要教我們如何致富,作者本身並不以賺大錢、過上奢華的生活為目標,而是探尋著能夠融入現有生活之中的理財心法,每個觀點都深具啟發性。
⟪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 這部作品在韓國的創作和出版實際上時間早於 ⟪不便利的便利店⟫,正好成為一部記錄作者在成名之前的 20 年間(2001 - 2020),堅持走在寫作的道路上的心路歷程,憑藉著熱情與毅力負重前行,非常令人動容。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相較於長篇小說,托爾斯泰的中短篇作品較少被翻譯集結出版,本書收錄了十七篇中短篇小說,創作時間大多集中在十九世紀末,閱讀時能夠體驗到一百多年前的俄國生活樣貌。
這本書實際上並不是想要教我們如何致富,作者本身並不以賺大錢、過上奢華的生活為目標,而是探尋著能夠融入現有生活之中的理財心法,每個觀點都深具啟發性。
⟪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 這部作品在韓國的創作和出版實際上時間早於 ⟪不便利的便利店⟫,正好成為一部記錄作者在成名之前的 20 年間(2001 - 2020),堅持走在寫作的道路上的心路歷程,憑藉著熱情與毅力負重前行,非常令人動容。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相較於長篇小說,托爾斯泰的中短篇作品較少被翻譯集結出版,本書收錄了十七篇中短篇小說,創作時間大多集中在十九世紀末,閱讀時能夠體驗到一百多年前的俄國生活樣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話題叫「向上社交」,在每個人都想要破圈的時代裡,如何跟不同圈子的人交流還能做到「不卑不亢」似乎很難 向上社交其實分成兩大類,如果我們只是純粹想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那大抵只能搖尾乞憐、卑躬屈膝 更多時候是即使我們這麼做了也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Thumbnail
Fed聲明原文,但市場會「各自表述」,多空雙方都會「重新詮釋」成對自己有利解釋,所以莫依賴二手分析 堅決致力於讓通膨回到 2% 目標,為了支持這些目標,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維持在 5.25%-5.50% 6 月起將放慢縮減購債步伐,每月公債贖回上限從 600 億美元調降至 250 億美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希望引起你閱讀興趣的入門書,章節與篇幅很短,輕輕鬆鬆很快就能看完,誠如書中所提的,當你選書時發現一句話能打動你, 那就買下去吧。 如果一本書能找到一句話能夠幫助你,這本書不管程度深淺,即便是漫畫書也沒關係,就絕對值回票價了,只要持續閱讀,遲早都會遇見影響你人生的一句話。
Thumbnail
⟪偉大的好所在⟫ 是提出第三場所哲學的啟蒙之作,寫於 1989 年,卻依然在 30 年後的今天默默地發揮它的影響力。很開心在 2023 年終於有了中文翻譯的出版,讓我們可以更深入地體驗到,一個理想的第三場所應該是什麼樣子,並且啟發我們對於周遭生活環境的反思。
Thumbnail
劇中冤魂的形象雖然可怕,但變成冤魂的背後卻有著各式各樣的原因,可能是不公平對待的遭遇、是家人照顧的負擔與壓力、又或是社會體制下的犧牲者等,即如同現實社會中形成「服務對象」的原因。有的案主形象可怕,可能伴隨著認知問題,或是具有攻擊行為;有的案主形象可憐,遭遇過許多不幸的事,可能是被欺負的對象....
Thumbnail
一. 性格決定命運。 「小說家在創造小說時,自己的某個部份也被小說創造了。」 - 村上春樹 小說的角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你所創造的故事中,他/她就是個活生生的人。於是,在小說人物因成長背景、或是先天上的特性被確立,成為獨一無二的個性之後,那麼他就脫離了作家的掌控,有了自己的意志。無論他前方的
基礎三:自我反省 自省是一種讓過去、現在、未來的行動,都在思緒中連接的活動,最關鍵的是你在想什麼,而你是怎麼思考? 我真的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我都已為「自我反省」是一種對自己審視錯誤的方式,其實自我反省是在幫助我們,現在透過修正過去所做的事情,能在未來做出最好的決定。「自我反省」就是帶我們進入淺意識,
基礎二:習慣 先有習慣,才有成就。 人類是習慣動物,每天有95%的決定都是不經意識思考而做出來的,這都是因為人的淺意識做出來的。有70%的想法是跟昨天一樣的,有40%的行為是每天都在重複在做的,這都是因為習慣造成的,所以說要改習慣是相當難改的。 書中故事情節:一家廣播電台舉辦了獎金五萬美元的節目,只
背後的基礎理論分為三部分:正向心理學、習慣、自我反省 正向心理學是這本書的核心,但也涵蓋了習慣和自我反省的原則。如果能正確應用這些原則,必定可以達成你任何的目標。 試著去深入研究這個原則,雖然你可能都已經知道一些道理,但是在每天忙亂的生活中、自身需求、社會責任,容易失去你的專注力和焦點。 這三個部分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話題叫「向上社交」,在每個人都想要破圈的時代裡,如何跟不同圈子的人交流還能做到「不卑不亢」似乎很難 向上社交其實分成兩大類,如果我們只是純粹想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那大抵只能搖尾乞憐、卑躬屈膝 更多時候是即使我們這麼做了也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Thumbnail
Fed聲明原文,但市場會「各自表述」,多空雙方都會「重新詮釋」成對自己有利解釋,所以莫依賴二手分析 堅決致力於讓通膨回到 2% 目標,為了支持這些目標,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維持在 5.25%-5.50% 6 月起將放慢縮減購債步伐,每月公債贖回上限從 600 億美元調降至 250 億美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希望引起你閱讀興趣的入門書,章節與篇幅很短,輕輕鬆鬆很快就能看完,誠如書中所提的,當你選書時發現一句話能打動你, 那就買下去吧。 如果一本書能找到一句話能夠幫助你,這本書不管程度深淺,即便是漫畫書也沒關係,就絕對值回票價了,只要持續閱讀,遲早都會遇見影響你人生的一句話。
Thumbnail
⟪偉大的好所在⟫ 是提出第三場所哲學的啟蒙之作,寫於 1989 年,卻依然在 30 年後的今天默默地發揮它的影響力。很開心在 2023 年終於有了中文翻譯的出版,讓我們可以更深入地體驗到,一個理想的第三場所應該是什麼樣子,並且啟發我們對於周遭生活環境的反思。
Thumbnail
劇中冤魂的形象雖然可怕,但變成冤魂的背後卻有著各式各樣的原因,可能是不公平對待的遭遇、是家人照顧的負擔與壓力、又或是社會體制下的犧牲者等,即如同現實社會中形成「服務對象」的原因。有的案主形象可怕,可能伴隨著認知問題,或是具有攻擊行為;有的案主形象可憐,遭遇過許多不幸的事,可能是被欺負的對象....
Thumbnail
一. 性格決定命運。 「小說家在創造小說時,自己的某個部份也被小說創造了。」 - 村上春樹 小說的角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你所創造的故事中,他/她就是個活生生的人。於是,在小說人物因成長背景、或是先天上的特性被確立,成為獨一無二的個性之後,那麼他就脫離了作家的掌控,有了自己的意志。無論他前方的
基礎三:自我反省 自省是一種讓過去、現在、未來的行動,都在思緒中連接的活動,最關鍵的是你在想什麼,而你是怎麼思考? 我真的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我都已為「自我反省」是一種對自己審視錯誤的方式,其實自我反省是在幫助我們,現在透過修正過去所做的事情,能在未來做出最好的決定。「自我反省」就是帶我們進入淺意識,
基礎二:習慣 先有習慣,才有成就。 人類是習慣動物,每天有95%的決定都是不經意識思考而做出來的,這都是因為人的淺意識做出來的。有70%的想法是跟昨天一樣的,有40%的行為是每天都在重複在做的,這都是因為習慣造成的,所以說要改習慣是相當難改的。 書中故事情節:一家廣播電台舉辦了獎金五萬美元的節目,只
背後的基礎理論分為三部分:正向心理學、習慣、自我反省 正向心理學是這本書的核心,但也涵蓋了習慣和自我反省的原則。如果能正確應用這些原則,必定可以達成你任何的目標。 試著去深入研究這個原則,雖然你可能都已經知道一些道理,但是在每天忙亂的生活中、自身需求、社會責任,容易失去你的專注力和焦點。 這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