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次知道高耀威這個人,是在書本《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的推薦序,他的推薦序題目是「再怎麼說,融入社區最好的方法就是開一間店」。
高耀威是臺東獨立書店「書粥」的創辦人,在文章提到他每個月自駕往返臺東與臺南,這樣子的長途通勤,對他來說並不辛苦,儘管累,都累得有樂趣。
這樣子的生活剛好和我最近的一本書《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相符,對我來說,「移動」的意思通常是通勤或是每隔一段時間回家鄉,接觸到二地居的概念後,才知道原來有人能夠在同一時間生活在不只一處。
像是本文專訪的對象,能夠這樣子往返兩處,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實在令人佩服!
-
文章作者: 林玥彤
文章連結:【專訪】把必經的路,變得有點樂趣──高耀威
-
-
這是我去年12月時所看的一本書,作者是林承毅,從這本書讓我第一次看到「關係人口」這個概念,以及「移動」在地方創生所扮演的角色。
這篇文章的作者Stan是我在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實際參與在地方創生、社會創新上的夥伴,他深耕在台灣漁業的食農教育。
-
林承毅在微笑季刊的文中寫道,疫後是地方發展的好機會,而關鍵仍在於如何找到充滿依戀感的關係人口。
隨著時代改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逐漸成為新世代嚮往且敢於實踐的價值觀。彈性的工作模式,多樣的生活態樣,相比於城市,地方都輕易勝出,但任何的醞釀及改變都需要時間,等待熟成的那一天。
-
在我的心中,開始萌生了新的芽,有一個想要回台中嘗試在地創生的想法出現。因爲我想去重新認識自己生活了將近20年,卻依舊很陌生的城市,並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
地方創生仍有很多可以發展的空間,也願我們能多花點心思關心在地、遠方的故鄉,或是那個跟你「結緣」之地,成為地方的關係人口,進而才有機會創生。
-
文章作者: 黃鼎詒
文章連結:《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文章作者:林承毅
文章連結:疫情助攻下的流動之島,從關係人口到二地居,實踐不只一地的生活想像
-
-
「探索值」是一個很迷人的概念。
它讓本篇文章的作者在35歲時,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審視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它也給了他勇氣,跨出轉換職涯跑道的「最後」一步。
它也讓我明白,從以前到現在,驅使我不斷往前進的力量是什麼,這股力量是讓我陷入焦慮的原因,但也是把我從憂鬱中救出來的繩索,它就是「探索精神」。
-
《越工作越自由》的作者Emily,總是在她職場表現巔峰的時候選擇離開,到下一個她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工作,不斷地去嘗試、探索、創造更多故事與成果,就是因為她追求的是探索值。
當她發現自己在一個地方「探索」完畢了,就是前往下一個地方的時候。
-
文章作者: 劉彥廷
文章連結:好書推薦:《越工作越自由》──2023年,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
這個專題(房間)是我在看到于為暢(暢哥)的電子報內容後才誕生的,推薦大家去做做看內容策展,許多電子報的發送人也會在自己的內容裡面推薦他最近看的書或文章,這也是一種內容策展。
-
在經過去年相信世代的刺激後,我開始對在地創生產生了興趣。
相信世代是以「青年培力」為主題的非營利組織,他們贊助北漂青年的租金補助,提供老屋改建的場地給年輕人辦活動,贊助了文森的咖啡小角落計畫,並將這個計畫的理念傳遞下去。
除此之外,相信世代的咖啡角落,開始在每週五舉辦里民日,提供一杯免費的飲品給在地居民,成為了當地的交流據點,如同社群咖啡館的理念。
而在今年,還會有更多有趣的計畫誕生在這個場域。
-
我一直以來覺得自己對於從小長大的家鄉台中,有太多不了解的地方,我會想要好好的認識自己的家鄉。
當咖啡遇上了在地創生的理想,又遇上了對家鄉的好奇與愛,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會有許多精彩的故事等待著發生。
這裡是我的內容策展室,我會在這裡放上我這個月讀到的好文、好書或是透過任何載體所傳達的內容,歡迎你一同與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