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是記述真人的故事,曾在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與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撰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到有關傳記的分類及閱讀方式,其中最古典的分類有兩種:
定案本(definitive)是對已過世的重要人物的一生做詳盡完整的學術性報告,通常包含他做了什麼、造成什麼影響,但不太容易閱讀。定案本傳記可以算是歷史的一部分,是被記述人和他生活的時代的歷史,讀者可以從他的眼中看到當時的世界。
授權本(authorized)則通常由繼承人或是某個重要人物的朋友撰寫,書中通常會直接描述當時的時代背景,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態度,以及當時大家接受的行為模式,目的通常是暗示或推論被記述人行為的不合理行為,閱讀時通常需要小心了解作者可能會有偏見。還有許多是介於定案本與授權本之間的傳記。它可能只記述了某個人某個時期、某些作為或某些成就。
閱讀傳記很適合用來為迷茫的人生尋找方向,藉由某個人或某種生命故事給自己不同的啟發或指引。建築系的學習過程充滿探索(很多課題)與對話(很多討論和評圖),在畢業許多年後我才漸漸能體會,空間設計——不論是建築、都市還是環境都是一種哲學式的辯證,而不是科學式的解答,你只能從不斷拆解問題和嘗試回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別人都最能接受的答案,卻沒有絕對好或不好的作品。
這次分享的是三位建築師的傳記,他們生長在相似的時代,卻有不同人生經驗與作品風格。20世紀中期是戰後百廢待舉、重視建設的年代,他們的職業生涯往往受業主與社會環境影響,其中有建築師在現代建築學程中耳熟能詳,有建築師被掩藏在「大師」光環的陰影下,也有建築師一生作品無數卻被刻意遺忘。從他們的生命故事解析建築作品,除了能窺探當時的時代背景、理解一座作品的生成,也能提供身在同業的我們探索職涯的方向。
另外作者撰寫風格的不同,也提供了我們解讀、分析建築作品的不同角度。《路易斯康建築師中的哲學家: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與《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建築師的學經歷,從他們的一生介紹個人經驗對建築作品的影響。兩位建築師都展現出對不同結構的挑戰與重構使用者行為的企圖,但前者在國際間開闢新市場,每一個作品都能看出與過去不同的突破;後者卻時常受社會與政府牽制而少有自由發揮的機會,也更能看出當時的背景意識,也可以深深感受到從業環境對建築作品的影響。而《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則以建築出發,推測修澤蘭建築師設計的概念及意識,佐以當時的社會環境,解析她如何將自己的理念——不論是對使用者的關懷,或是對國族主義的信仰——展現在建築設計上。
養成建築腦的過程需要許多素材(或說是切入點)引發思考,有時是特定的使用者行為或文化背景,有時是某種特殊的工法或結構形式,同時也需要培養足夠的論述能力,讓自己有邏輯的找尋解答並說服他人。而過程中最不需要的是塑造「建築明星」,建築才華背後代表的可能是一位建築師善用的解答方式,表現在建築上通常是某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風格。我們可以閱讀他人的創作模式,從中學習自己認同或被許多人認同的部分,在這學習的過程中也是一種與自己的對話,越是思考就越能建立屬於自己的風格。
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1901年2月20日—1974年3月14日)的作品曾在2015年的臺北美術館辦過回顧展,當時由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Architectural Archiv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與鹿特丹荷蘭建築館(2013年1月起併至鹿特丹建築設計新館)共同策畫。展中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沙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不論從透視還是模型都能看出建築師所追求的「靜謐與光線」之美,但老實說當時對建築案例的解析確實也只停留在對「美」的感受。在開始有了閱讀習慣,並嘗試讀完幾本建築師傳記後,才真的能體會過去的案例分析其實沒有用心理解課題的意義。
這本書的作者是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施植明教授,除了路康他也寫過柯比意(Le Corbusier)和皮亞諾(Renzo Piano)的傳記,對西方近代建築很有見解。
這本《路易斯.康建築師中的哲學家: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施教授用三大章節介紹路易斯.康,第一章「靜謐與光明的建築旅程」從路康的成長背景介紹,從求學經歷到他從業後所欲的人事物對各階段作品的影響及背後的思索。
路康出生在20世紀初還受蘇聯控制的愛沙尼亞的猶太家庭,後來舉家移居美國。他小時候就很有音樂、繪畫等藝術天賦(我想當時在學科領域上藝術是很受重視的科目),在畢業前一年受到教授講述的建築史啟發,到美國賓州大學讀建築。賓大建築系承襲法國古典主義,與德國包浩斯以機能為上的風格迂異,強調的軸向性平面、偏重古典建築的對稱性,同時融合金屬結構與現代營建技術,強調歷史在當代設計所具有的重要性,或許這也對後來路康的作品有影響。從業後路康在設計風格保守的事務所任職,但他處在現代主義機能至上的年代,社會對建築該有的模樣從建材(石材到混凝土)、空間尺度、機能序列等都有很劇烈的轉變,也是影響路康建築的原因之一。
就業後他也到歐洲各地旅遊,戰後的歐洲興建大量以效率為主要考量的住宅,同時也推動低收入住宅,路康對現代建築關注的社會議題非常重視,堅信建築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也嘗試投入集合住宅的設計。他在1943到1944 年分別出版《城市規畫為何是你的責任?(Why City Planning Is Your Responsibility)》與《你與你的鄰里(You and Your Neighborhood)》,書中反對以完全清除的方式解決貧民窟的問題,強調保存與更新既有建築的方式,重視歷史與文化延續性在成功的都市社區所扮演的角色。
建築的價值在於能成為社會進步的工具。建築應該要為追求個人與社會的福祉而努力。建築師不僅只是在設計上將房子蓋得更漂亮,更要提出讓大眾能有更美好生活的設計案,而不是只為大財團服務,規畫如同洛克菲勒中心一樣的大規模開發計畫。
此外,路康的作品手稿可以看到許多以金屬為主要構材的設計,但1950年代韓戰期間,政府規定金屬材料只能用於重要的建築物,當時路康正為耶魯大學設計學校藝廊,前一位建築師的鋼構建築設計由路康接手後改為混凝土,在考量機能與結構的融合後發展出特殊的樓板構造。這類的事件持續影響著路康的作品的生產過程,作者將路康的生平攤成一條直線,詳細的解析他生命中所遇的事件與人——他的情人,不是妻子——對他作品的影響。有時是經濟大蕭條而停滯使建築設計停滯再啟,有時是業主的政治需求加入不同的團隊或元素,當然還有時是流行結構形式的嘗試。
路康也在耶魯大學任教,他教學生做設計的方法是:以快速的草圖掌握設計最根本的理念,再進一步發展形式。我想他小時候展現的繪畫天賦,影響著他的思考方式,也從而認為這樣的建築教學是最有效率的。只是就我個人的學習歷程反思,覺得這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位學生,尤其臺灣的中學教育是強調以文字為主的表達,圖示思考的能力少被重視也不常有系統地被教學,與路康的學習背景有很大的差異。但我同意他在教與學之間的思考作為建築師的表達邏輯,也同意建築教育是在與他人溝通交流,與自己思想對話:
學校一開始是:有個人在樹下,他並不曉得自己是老師,和一些不曉得自己是學生的人討論他的理想。學生思索著彼此間的交流,同時覺得和這個人在一起是多麼的好,他們期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聆聽他的教導。不久空間被構築起來,第一所學校因而產生。
第二章「空間本質的探尋」與第三章「建築的內在革命」,可以一起快速閱讀,作者選擇六件路康代表性作品,帶領讀者深入賞析。其中包含:
耶魯藝廊(1951-53)
理查醫學研究中心(1957-64)
沙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1959-65)
艾瑟特圖書館(1965-72)
金貝爾美術館(1966-72)
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1969-74)
書中的作品除了照片和基本的平、立、剖面圖,有些解說圖附上3D剖透圖和管線或結構細部大樣,這些作品的介紹與解析,很適合建築系的學生細細閱讀。路康擅長將設備系統與結構及空間整合,有時凸顯其設備機能的特殊性(如耶魯藝廊),有時是嘗試將服務與被服務空間解構重組( 如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他反對外在裝飾不使用油漆、磁磚等外飾材遮掩建築本體,也不以天花遮掩任何管線空間,刻意保留內部混凝土灌漿留下來的模板痕跡展示施工過程,使之成為重要的視覺元素,設計上以光線與尺度展現空間原有的生命力與現代性。這種設計手法也影響安藤忠雄的設計。
當光線尚未觸及建築物的翼側之前,並不曉得自己有多麼偉大。
結構是光線的賦予者。一般我們所想要創造的是一個曉得意欲為何的空間。如果能創造出空間的領域,便能使機構生氣蓬勃。空間曉得其意欲為何時,便成為一個房間,亦即:一處有特殊的特性的場所,一間房間的特性。
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Architecture is the thoughtful making of space),看完路易斯.康的生平和作品介紹,會合理推論這位建築師是INTP人格。路康喜歡在對話中使用大量的比喻,他的故事會讓我想到喜歡用賣蚵仔麵線的專業,比喻員工工作態度的前老闆,但這在我眼中都是一種對日常生活的感知與思考的表現。他們在設計的過程中思考建築的本質,都喜歡作品中做不同的嘗試,一有機會就想舉筆發揮所學,展現他們對建築設計的熱情(雖然有時這種老闆真的蠻煩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