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for the Art^drama 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次想談談記憶點,所謂的—我在哪?

這個基地可以在裡頭迷失自己,然而,我在哪便是自我定位,亦是所需條件。

我在哪

橋,欄杆,電線桿,顏色,極高地標物…

視覺辨識的記憶點,清晰的讓人知道—我在這,你呢?

什麼是物體?什麼是背景?

你是物體,移動的物體。背景可能是建築,可以是氛圍,可能是植栽景觀⋯⋯

你是背景,別人的背景,你的移動是一種過境。

物體可以是一種背景,反之亦是。

清晰中的模糊邊界

邊界有時候是模糊的,像是漸層。不是有些事物非黑即白,一分為二,可以被清楚的定義。

我在A,我在B,我在A與B之間>>>我在C

raw-image




縫隙空間,像是原來基地的層層堆疊、加蓋。

跟拼圖的縫一樣,被構成,也構成了整體。

當縫有了記憶點,那就不會迷失方向。

_我知道我存在在哪




最近閱讀《藝術七鑰》與《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

畫作的空間感其實很強,書中雖然沒有提及曲德義先生的作品,但是,我很喜歡他的風格(題外話,哈哈哈)。前者述說20幅作品的見解,後者說明所謂地標性及存在,之後閱讀完再補充的閱讀心得好了(懶~)



avatar-img
150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忠信市場的一段時光縫隙是... ...
《關於坐下這件事》談得確實是「坐下」這件事情。書中前半部提到不同文化對於坐下的表現,演化出歷史上不同的座椅型態,然後是地理大發現後文化交流對椅子的影響,再到工業革命之後技術進步與多元材料的運用,以及社會生活習慣與生產方式的轉變,都是椅子與坐下的文化意義與形象改變的原因之一。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
注意各層平面應有之各項資訊,好協助評圖老師給予更適當之建議;鄰房建議呈現以協助設計內容之自我檢討,亦協助讀者/評圖老師更能理解你作品的設計意圖
當我們討論「博物館建築該長什麼樣子」時,其計畫範圍中典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等活動其實是可以藉由與地方互動而將部分機能轉嫁至既有的公共空間,或將地方既有的活動嫁接進博物館的機能中。
忠信市場的一段時光縫隙是... ...
《關於坐下這件事》談得確實是「坐下」這件事情。書中前半部提到不同文化對於坐下的表現,演化出歷史上不同的座椅型態,然後是地理大發現後文化交流對椅子的影響,再到工業革命之後技術進步與多元材料的運用,以及社會生活習慣與生產方式的轉變,都是椅子與坐下的文化意義與形象改變的原因之一。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
注意各層平面應有之各項資訊,好協助評圖老師給予更適當之建議;鄰房建議呈現以協助設計內容之自我檢討,亦協助讀者/評圖老師更能理解你作品的設計意圖
當我們討論「博物館建築該長什麼樣子」時,其計畫範圍中典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等活動其實是可以藉由與地方互動而將部分機能轉嫁至既有的公共空間,或將地方既有的活動嫁接進博物館的機能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距離高雄火車站步行約十分鐘的程式咖啡,在一座社區公寓的轉角,COFFEE字樣鐵招牌就這麼鑲在壁磚之中,低調的在地咖啡館,騎樓上滿是特別的植栽相當引人注目,就算坐在外頭喝咖啡也是很舒服的地方呢! 室內約10張椅子,戶外區最多可擺上18張椅,只有室內會限時90分鐘,算是盡可能地達到社區型咖啡館的功能。
Thumbnail
陷入烤吐司症狀態主要是因為在職場中,出現的壓力或持續性的乏味,工作上接觸MD管理驅動測評,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內在驅動(紫色)來自有願景的企業文化,建立大家可以完全依靠的氛圍,尋求家的感覺與歸屬感。而那些辦過的慶生、跳過的APT、吃過的尾牙……,這些集體懷舊符號總是時不時就浮上心頭。
Thumbnail
留白的藝術,那是沒有還是被設計的「空白」?
Thumbnail
這次想談談記憶點,所謂的—我在哪?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距離高雄火車站步行約十分鐘的程式咖啡,在一座社區公寓的轉角,COFFEE字樣鐵招牌就這麼鑲在壁磚之中,低調的在地咖啡館,騎樓上滿是特別的植栽相當引人注目,就算坐在外頭喝咖啡也是很舒服的地方呢! 室內約10張椅子,戶外區最多可擺上18張椅,只有室內會限時90分鐘,算是盡可能地達到社區型咖啡館的功能。
Thumbnail
陷入烤吐司症狀態主要是因為在職場中,出現的壓力或持續性的乏味,工作上接觸MD管理驅動測評,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內在驅動(紫色)來自有願景的企業文化,建立大家可以完全依靠的氛圍,尋求家的感覺與歸屬感。而那些辦過的慶生、跳過的APT、吃過的尾牙……,這些集體懷舊符號總是時不時就浮上心頭。
Thumbnail
留白的藝術,那是沒有還是被設計的「空白」?
Thumbnail
這次想談談記憶點,所謂的—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