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恰美仁波切簡介

    藏傳佛教中湧現出的歷代高僧大德,無一不是為了繼承、發揚、廣弘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披肝瀝膽光前裕後,樹立起一座座彰明顯著的里程碑。在無數的持教大德中,噶瑪恰美仁波切以其卓越的實證功德脫穎而出,為現今的修行者樹立了一個鮮明的典範。並將寧瑪噶舉兩大宗派的法源融匯成一支,創立內多噶舉派,成為這一派系的開山祖師。從此,聲譽威振四海,名揚天下。

    恰美仁波切約於西元十七世紀(具體生卒時間、地點不詳)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父親名為班瑪旺札, 母親秋炯傑。他生來便具有強烈的慈悲心與非凡的智慧。由於前世的宿緣善根,從小就對三寶有猛烈的誠信,對正法有迫切的希求心。從孩提時代就對觀修心性有濃厚的興趣,小時候經常在草坪上打坐,尋找心的來蹤去跡。五歲時已對心的本來面目有了一定的認識。

    六歲開始學習文字的讀誦與書寫。由於天資聰穎,沒有多久,便運用自如,流利閱讀經論謄寫典藉。七歲的時候,在仲巴上師前剃度出家,從此以後,謹持淨戒,修持六度萬行。

    與其他修學者不同的是,他並未進行廣泛的聞思,而幾乎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注在修行上。精進實修,廢寢忘食,甚至通宵達旦,徹夜不眠。他追循前輩苦行的足跡, 歷盡風風雨雨,為修法所付出的努力和經歷的艱難困苦, 實非我們常人所能想像的。

    二十歲那一年,在被公認為阿彌陀佛化身的紅帽金剛上師前恭聽了“蘭結即約”修法引導,並且潛心鑽研了因明的入門《攝類學》,同時也認真背誦許多經典論著, 也聽受了噶舉派、寧瑪派的諸多教言及竅訣,儘管如此, 但大部分時間仍然用於觀修心性上,行住坐臥無時無刻不在修行的境界中,無論身居鬧市,還是獨處靜處都是一模一樣,自心不為外緣所轉,修證不斷提高,日臻究竟。此後,也時常到俗家作經懺,超渡亡靈,隨緣度化眾生,攝受有緣弟子。

    高僧大德的品行,有時從一件事情中也可表現出來。一次,當地的人們染上了一種嚴重的傳染病,部分人不幸身亡,許多人祈請恰美仁波切慈悲加持消除這場災難,他親自到患者家中念經加持,絲毫未考慮自己時刻有被傳染上此病的危險,而被他挽救了生命的那些人卻沒有感恩戴德之心。對此恰美仁波切並未放在心上,而是真摯祈願生生世世救度他們擺脫更大的疾患——業惑。諸如此類的事例有許多,恐繁不述。

    到了晚年,他一如既往地勤奮實修,隱居幽境閉關, 期間也為部分有緣眷屬傳授修法竅訣,指導他們修持。弟子中獲得共同、殊勝成就的人,為數不鮮。與此同時也著書立傳,為後代的學人留下了《山法論》《轉經輪功德》等許多無價之寶——修法竅訣。其中最為廣泛弘傳的是《極樂願文》。文句優美流暢,意義深奧,具有不共的加持力,可謂是雅俗共賞的傑作。尤其是在雪域,幾乎家犬等一同往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

    他真正實踐了受持證法,為佛教作了卓越的貢獻,實為我們這些後學效法的典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