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三春好處誰人見--與鄭培凱老師的《姹紫嫣紅開遍》崑曲因緣

Kang-Ywe Lyau-avatar-img
發佈於不藏私品味秘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94年3月11日,鄭培凱老師為我開了一扇窗。舉凡魯迅、馬路天使、東方主義、布萊希特,上下古今,逍遙課堂,賞心之樂,非但撩撥起我卅年來對文化批評相關學問與實務的游興,其點睛之筆,厥非這門「傳統戲曲與文化變遷」中的崑曲課莫屬了!

raw-image


雖說我從小跟著母親看電視國劇,對傳統戲曲不算一張白紙。但也得到上了鄭老師的課,才驀地發現崑劇的洞天桃源。講是洞天桃源,一點也不錯。崑劇詞曲樂音的優美,身手眼步的婉孌,情節排場的靈動,都跟習見的民俗戲風格判若兩途。記憶猶新的,是鄭老師特別囑咐之下去聽了華文漪高惠蘭赴美表演前在北藝大的演出。演完後,老師笑吟吟問:「喜歡嗎?」我還很不客氣地對演出用上小蜜蜂,還有華、高略為誇張的演法給了負評。料不到從此竟永遠錯過華文漪的現場表演了!


爾後不到兩年,鄭老師去了香港城市大學開辦中國文化中心。其間只要因公訪港能抽空,我必往拜謁。老師在香港的術業,如星日麗天,有目共睹。但推廣崑曲,以及映帶的晚明江南文人的藝術與生活品味,進而賡續中華藝文慧命,顯然是老師暫息公務仔肩後依然念茲在茲的宏願。近十數年,老師發表的著作演講,超過半數是與昆劇有關,最近的即是這本《姹紫嫣紅開遍--崑曲與歷史文化》

raw-image


這本書匯集了廿多年來鄭老師在報章與研討會發表有關崑曲的文化意義的雜文與講稿,只是老師的崑曲相關述作的九牛一毛,但也有粲然可觀的23篇。分為三個部分:一、聽戲與唱戲,以觀戲的心得為主;這部份筆調最輕鬆,每篇最簡要,比較像宴席的前菜。不過,可不是花生、皮蛋之類的尋常零食,卻是類似法國菜的hors-d’œuvre加上potage加上entrées,足以表達主廚/作者巧思;二、東西文化的歷史錯位,講的崑曲與湯顯祖和外國戲劇經典與大師的比較。這一個部分對不熟悉崑曲的人是有點困難,但是對熟悉的人來說,能在研究基調上或許有些特別的啟發;三、經典與傳承,著重在檢討崑劇近年翻紅後的問題,也闡述了鄭老師主持的「崑曲傳承計劃」的旨趣。這部份五篇文章佔了123頁,不但是三部份裡最多的,而且幾篇文章老師時發罕聞的激越之言,足見其悄悄憂心。這部份堪稱所有關懷崑劇,乃至一切傳統戲劇今後發展最應該讀,也最能會心的篇章。


不能否認:這本書不是崑曲藝術的入門書,卻也不像「崑曲傳承計劃」剛出版的《月明雲淡露華濃:岳美緹藝術傳承記錄》那種完全是崑曲行家才能讀通的書。這本書最特別之處,反而在體現鄭老師的學術關懷與研究門徑。例如「湯顯祖與莎氏比亞--東西文化的歷史錯位」,開篇長段討論所謂比較文學、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非常值得很多年輕學者省思的。尤其根據我的觀察與經驗,在AI 當道之下,沒有洞見的比附式、看圖說話式,關鍵字式的比較研究,恐怕很快就沒有立足之地。而「坂東玉三郎和崑曲藝術的普世價值」,表面上是刻劃出跨域、跨界、跨國藝術交流的動人案例,實際上是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其祝禱中國藝術金聲玉振於三千大千世界的悲願,躍然紙上!


本書第三部分前半段講到崑曲雅化與衰微的歷史,不僅在釐清即至今日部份學者仍存在的誤解,更重要的,是觸及了雅化、文學化的戲劇藝術在傳播的廣度(空間)與縱深(時間)的可行性的大問題。後半部論及傳統藝術的年輕化、商品化、西化的利弊,鄭老師激憤地說:『長此以往,文化非但得不到傳承,還會變成金錢的奴隸,在人性貪婪的鞭策下,驅動經濟利益,使文化扭曲變形,斫喪文化傳承的內在精神。』讀著這一段,想想此間若干年的廟會式文化祭、政治正確的獎助影劇、嘩眾取寵的跨界創意新戲,頓時覺得所謂「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實在是彼岸此岸,心同理同啊!


我問過鄭老師為文之道,他特別指出要像蘇東坡一般遠近高低俱能賞之外,還要講究層次。每個層次都有個境界,但不須絮絮叨叨。我問道:「要怎麽寫才不會過猶不及又讀起來不彆扭費力呢?」他笑答:「懂的人自懂。」這本書裡細節的微言大義甚多,稍不注意就滑過錯過。一方面本書讀者多少需要些戲劇與文學的底子,所以我原本對推薦本書給大眾有點躊躇。但既讀本書如行山陰道上,美景歷歷,令人目不暇給,且本書乃老師近廿年心血之吉光片羽,若坐享花實繁茂之園林而不言,哪知如許勝事,真乃「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上負師恩,下愧卅年來流連雅道的韶光啊!


本書資料:

書名:姹紫嫣紅開遍:崑曲與歷史文化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4年3月初版

ISBN:978988886120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4會員
146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Kang-Ywe Ly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年少時對唐美雲老師的崇拜和對戲劇創新的看法。文章中也提到了唐美雲老師與健星編劇相遇後的創新合作,以及對《光華之君》和《臥龍.永遠的彼日》的觀賞感受。文章中也提到了唐美雲歌仔戲團的最新演出資訊和免費訂閱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年少時對唐美雲老師的崇拜和對戲劇創新的看法。文章中也提到了唐美雲老師與健星編劇相遇後的創新合作,以及對《光華之君》和《臥龍.永遠的彼日》的觀賞感受。文章中也提到了唐美雲歌仔戲團的最新演出資訊和免費訂閱連結。
Thumbnail
我從2002年在一個有風有雨的夜晚,在淡水殼牌倉庫第一次看金枝演社的戲《觀音山恩仇記》,感受到進入薩滿聚會的震撼之後,就成為金枝演社的粉絲迄今。這種以假亂真、假裝高貴與穿透低俗、笑中有淚、悲喜同行、難分難解的人性張力,正是金枝演社多年來對於劇場美學最關鍵、最迷人的特性啊~~
Thumbnail
我從2002年在一個有風有雨的夜晚,在淡水殼牌倉庫第一次看金枝演社的戲《觀音山恩仇記》,感受到進入薩滿聚會的震撼之後,就成為金枝演社的粉絲迄今。這種以假亂真、假裝高貴與穿透低俗、笑中有淚、悲喜同行、難分難解的人性張力,正是金枝演社多年來對於劇場美學最關鍵、最迷人的特性啊~~
Thumbnail
時光飛逝,暑假接近尾聲,因此依儒決定0826(六)舉家南下至嘉義縣政府前廣場(嘉義縣太保市嘉朴東路一段、博愛路交叉口),觀賞由明華園戲劇總團演出暌違十一年經典戲劇《超炫白蛇傳》,上次聽聞此劇是在參加北藝大舉辦的演講:傳研經典講座金鐘獎x歌仔戲(陳亞蘭x林茂賢主講),也就是雙金碰撞講座。
Thumbnail
時光飛逝,暑假接近尾聲,因此依儒決定0826(六)舉家南下至嘉義縣政府前廣場(嘉義縣太保市嘉朴東路一段、博愛路交叉口),觀賞由明華園戲劇總團演出暌違十一年經典戲劇《超炫白蛇傳》,上次聽聞此劇是在參加北藝大舉辦的演講:傳研經典講座金鐘獎x歌仔戲(陳亞蘭x林茂賢主講),也就是雙金碰撞講座。
Thumbnail
前天,依儒冒著雨按照行程到達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觀看期待已久,由臺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美聲小旦陳昭婷小姐領銜主演:以現代編劇手法改編、新舊並陳。
Thumbnail
前天,依儒冒著雨按照行程到達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觀看期待已久,由臺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美聲小旦陳昭婷小姐領銜主演:以現代編劇手法改編、新舊並陳。
Thumbnail
今年因戲曲中心辦理的「臺灣戲曲藝術節-英雄超時空」,第一次欣賞台北新劇團的作品【戲裡戲外】,啟動了我對京劇的熱情。由李寶春老師領軍,孔玥慈、李隆顯擔任要角,並邀請音樂劇演員林姿吟共同演出。故事講述一對戲班父女面對大環境與官逼屈辱,如何理解彼此、找到出路。以新編京劇融合音樂劇模式,穿插新戲與老戲呈獻。
Thumbnail
今年因戲曲中心辦理的「臺灣戲曲藝術節-英雄超時空」,第一次欣賞台北新劇團的作品【戲裡戲外】,啟動了我對京劇的熱情。由李寶春老師領軍,孔玥慈、李隆顯擔任要角,並邀請音樂劇演員林姿吟共同演出。故事講述一對戲班父女面對大環境與官逼屈辱,如何理解彼此、找到出路。以新編京劇融合音樂劇模式,穿插新戲與老戲呈獻。
Thumbnail
戲曲之於我,是年少時一抹濃重的色彩。年少時看劇場演出、戲曲表演比看電影更頻繁,半價的學生票讓我欣賞了很多經典的大師演出。幸而年少時有這樣的動力,讓我能夠一睹崑曲大師的風彩。如今大師演出的戲看一場、少一場,疫情也讓演出停頓,且行且珍惜。希望大師們身體健康,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Thumbnail
戲曲之於我,是年少時一抹濃重的色彩。年少時看劇場演出、戲曲表演比看電影更頻繁,半價的學生票讓我欣賞了很多經典的大師演出。幸而年少時有這樣的動力,讓我能夠一睹崑曲大師的風彩。如今大師演出的戲看一場、少一場,疫情也讓演出停頓,且行且珍惜。希望大師們身體健康,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Thumbnail
2012年某個週末夜晚10點半接到吳寶春的電話,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我知道他一定會被《女兒紅》這齣戲感動到內心澎湃莫以名之。他很激動的說:「台灣不能沒有李國修……」。第一次欣賞屏風表演班的戲是19年前的《西出陽關》,從青澀到熟齡,陪伴我成長的就是一齣齣的好戲。國修老師曾對他的弟子說:「只要你一朝踏上
Thumbnail
2012年某個週末夜晚10點半接到吳寶春的電話,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我知道他一定會被《女兒紅》這齣戲感動到內心澎湃莫以名之。他很激動的說:「台灣不能沒有李國修……」。第一次欣賞屏風表演班的戲是19年前的《西出陽關》,從青澀到熟齡,陪伴我成長的就是一齣齣的好戲。國修老師曾對他的弟子說:「只要你一朝踏上
Thumbnail
今天我好想聊聊【鄭宗龍】。 進表演場之前,我已經戒掉看節目表的習慣。 節目表的文字會限制我的思考和想像。更精細一點來說,我先看了節目表,瞭解了導演的想法,編舞者的出身背景,曾獲得什麼獎,跟我目前要看的這齣表演,到底有什麼關係啊?!背景知識所造成的限制,對於腦科學而言再清楚不過了,先備知識幫你頭腦畫
Thumbnail
今天我好想聊聊【鄭宗龍】。 進表演場之前,我已經戒掉看節目表的習慣。 節目表的文字會限制我的思考和想像。更精細一點來說,我先看了節目表,瞭解了導演的想法,編舞者的出身背景,曾獲得什麼獎,跟我目前要看的這齣表演,到底有什麼關係啊?!背景知識所造成的限制,對於腦科學而言再清楚不過了,先備知識幫你頭腦畫
Thumbnail
早些年旅居美國的袁慧銘學姐,和當地的華人們一齊將兒時在電視上欣賞的一齣齣劇目付諸實踐。憑靠對京戲的熱忱,她到處拜師學藝,不放過任何精進的機會,甚至還籌組了劇坊,用流暢的唱念做打思鄉。直至2011年,才真正地從美國返台,京劇裡的那些忠孝節義、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底蘊早已內化……
Thumbnail
早些年旅居美國的袁慧銘學姐,和當地的華人們一齊將兒時在電視上欣賞的一齣齣劇目付諸實踐。憑靠對京戲的熱忱,她到處拜師學藝,不放過任何精進的機會,甚至還籌組了劇坊,用流暢的唱念做打思鄉。直至2011年,才真正地從美國返台,京劇裡的那些忠孝節義、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底蘊早已內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