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三部曲之一:都市更新的文化資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轉自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簡報

轉自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簡報



  如果你是位被劃入都市更新單元的居民,好不容易等到所有居民百分之百同意都更,並且走完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取得建造執造、拆除執照、點交、搬遷等過程,而上述這些過程大約走了9年。突然,一夕之間,都更地區被提報為文化資產,短短4個月,都更單元內的某棟建築被認定為市定古蹟。原先都更的規劃設計全部翻盤,且現有住戶均已遷出,身為居民的您,作何感受,除了沒了都更、這9年投注的種種成本是否都付諸流水?而這是個真真實實的案例─「俞大維故居」。


  在談程序正義之前,應該先釐清都市更新與文化資產的關係,首先,為何需要都市更新?都更為何重要?依據《都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都更條例)第1條:「為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之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與景觀,增進公共利益,特制定本條例。」都市不僅是有歷史的、也是有產業的,文化資產是都市的一部分。而不管是歷史或產業等都市機能,都市都必須建立在「安全」之上。因此為了安全,就會有開始討論都市中建築傾頹或朽壞與否的問題、都市中建築防火構造或鄰棟間隔的問題、都市中建築排列與道路是否影響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的問題。當有了良好的都市空間,才能確保良好的都市機能、產業、與歷史的延續。因此,文化資產之於都市,亦是先滿足都市安全,才有文化資產保存與否的可能。如同馬克思認為,先有下層結構(物質),才有上層結構(精神)的可能。


  現行都市更新時會在「事業計畫」階段,表明都更地區是否有文化資產,以此調控、調和都更單元中的文化資產。其依據為《都更條例》第36條:「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應視其實際情形,表明下列事項:……十一、文化資產、都市計畫表明應予保存或有保存價值建築之保存或維護計畫。」以俞大維故居為例,2010年的事業概要核准及2012年的事業計劃核定,皆有請北市文化局表示意見,文化局一概認為不指定古蹟、歷史建築,該範圍內查無古蹟、歷史建及列管之文化資產之建物。甚至更早於2006年時,經北市文資委員會決議,認為俞大維故居不指定為古蹟、歷史建築,解除列管。


  為了文化資產,是否可以不顧程序正義、可以犧牲居民與建商的權益、更重要的是犧牲都市安全。在法律位階上,《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屬於特別法,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文資法》優於《都市計畫法》。然而,《都更條例》也是特別法,因此《文資法》並沒有優於《都更條例》。那麼為何依法走了9年都更程序、取得居民之分之百同意的都更,能夠在短短4個月就被提報為市定古蹟給推翻掉?即便《文資法》第33條:「發見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之建造物,應即通知主管機關處理。」賦予主管機關停止工程或開發行為的權力,但依據信賴保護原則,核定都更事業計畫的不也同樣是北市府嗎?

轉自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簡報

轉自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簡報



  文資團體(提報人),為什麼會被貼上文化恐怖分子、文化流氓等標籤?文資團體是否有捫心自問?以俞大維故居為例,文資團體主張俞大維居住26年、且曾是俞大綱藝文沙龍的地點。事實卻是,俞大維先生僅借住過、俞大綱藝文沙龍的地點為館前路40號。文資團體主張現有建築大部分為原構件且保存良好。事實卻是,原有日式宿舍之配置、格局、構件皆已大幅變動。即便歷史建築搶救了下來,以俞大維故居為例,都更已投注了1億263萬,如何賠償?且現有住戶均已遷出,後續租金補貼又該由誰補償?都更與文化資產不是對立的,有良好的都市安全才有文化資產延續的可能,若只是喊完保留,不管後續誰管理?誰出錢維修?這樣的文化資產又有什麼值得保留的?台灣的《文資法》是世界一流的嚴格,但顯然並沒有反映到我們能養成世界一流文化的公民。


  文化資產的保存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台北的「北福大稻埕」都更案,保留原立面、新建築退縮等方式,讓歷史修復保存與超高層建築一體化。或新北的「新莊老街」都更案,將新莊武德殿等日式建築異地重組。或新北的「三峽三角湧老街」都更案,以整建、建新如舊的方式達到雙贏的局面。但也不是一定要改變文化資產的場域,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落實程序正義以及對話,在都更程序中及早確認都更範圍是否有文化資產潛力點,而非一味的反對、甚至不合理的擴大保存範圍(例如:要求保存文萌樓後方不在保存範圍內的榕樹)。唯有文資團體在過程中真心的與都更居民、建商對話,才有可能產生三方都接受的對於文化資產、都市更新的想像與方式。

2019/5/18

avatar-img
49會員
57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接任文化部長時說:「文化部政策絕對不是文化部自己的事,應如同法國文化政策核心概念是「44個文化部」,部部都是文化部。」日前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則說:「文化工作需要看得很遠,我做的工作,是讓我的孩子未來長大成人,或是50年後的台灣,能夠以文化立國,能夠真正建立文化主體性,以文化來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將文化資產分為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資產分別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及自然景觀等9大類,無形文化資產則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傳統知識與實踐等5大類。文化資產存在的基礎是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維護計畫如同古蹟歷史建築的使用手冊,它提供一個方法與共同的語言,來協助解決歧異,以及達到新舊平衡。理想上的維護計畫似乎能夠取得某種「共識」,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維護計畫真的有一套標準可循嗎?本書為詹姆士.克爾(James Kerr,1932-2014)撰寫的第七版《維護計畫》,從1982年第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接任文化部長時說:「文化部政策絕對不是文化部自己的事,應如同法國文化政策核心概念是「44個文化部」,部部都是文化部。」日前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則說:「文化工作需要看得很遠,我做的工作,是讓我的孩子未來長大成人,或是50年後的台灣,能夠以文化立國,能夠真正建立文化主體性,以文化來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將文化資產分為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資產分別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及自然景觀等9大類,無形文化資產則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傳統知識與實踐等5大類。文化資產存在的基礎是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維護計畫如同古蹟歷史建築的使用手冊,它提供一個方法與共同的語言,來協助解決歧異,以及達到新舊平衡。理想上的維護計畫似乎能夠取得某種「共識」,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維護計畫真的有一套標準可循嗎?本書為詹姆士.克爾(James Kerr,1932-2014)撰寫的第七版《維護計畫》,從1982年第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歐洲不少老城市都有市集廣場,四周林立各種公會的建築、豪宅、政府機關、教堂、鐘樓等,外觀精細繁複的雕刻,每棟都在比美、比氣勢,數百年後親臨現場,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那股、彼此間相互較勁的煙硝味。
Thumbnail
都市更新地主須負擔的都更費用,是由建商先行墊付,再用完工後的房屋抵充墊付費用,但房屋的價值如何認定涉及地主及建商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值得大家深思。
Thumbnail
北市府發新聞稿指出,因應行政院公告延長都市更新條例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及契稅減徵之規定,北市府經通盤考量地方發展與整體財政狀況後,同步延長臺北市都更租稅減免相關規定,凡都市更新案於118年1月31日完成者皆適用,藉此持續鼓勵民眾參與都市更新,穩健推動大都更時代。 於108年都市更新條例修法擴大租
Thumbnail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當談及老屋翻新時,我們往往觸及的不僅是建築結構的改變,更是一段時光的革新與回憶的再現。老屋,承載著歲月的印記,每一塊磚、每一處痕跡都述說著一段故事。相信很多想要翻新老屋的人,都會開始評估翻新的必要性和整體裝修預算,跟著幸福空間小編一起來看看,一定要翻新老屋的原因,以及怎麼抓出合理的裝修預算!若還是不
Thumbnail
危老條例即將截止,加速促進危險和老舊建築的重建工作。然而,在整合的過程中,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人心難以預測,找不到所有權人或者與人溝通困難,觀念立場差異等問題都成為整合工作的障礙。改變整合方式,幫助真正有期待的人們改善生活環境。希望內心真正想要改變的人,才能真正實現改變。
Thumbnail
地主在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中,因為建商變更建築師而打算提起行政訴訟,引發爭議。文章解釋了變更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時是否需要經過主管機關審議、甚至地主同意等問題,並就建商自行更換建築師的爭議提供瞭解析。
都市更新程序繁雜,涉及法律、估價、營建等程序,相信並利用政府建構的審議制度及權利變換方式,是進行都更最好的實施方式,避免以合建方式導致地主彼此間或對建商的不信任。先出具同意書,讓都更程序開始進行,在發現公開展覽的事業計畫中,低於同意書所記載的分配比率,地主可在期滿前撤回同意,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歐洲不少老城市都有市集廣場,四周林立各種公會的建築、豪宅、政府機關、教堂、鐘樓等,外觀精細繁複的雕刻,每棟都在比美、比氣勢,數百年後親臨現場,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那股、彼此間相互較勁的煙硝味。
Thumbnail
都市更新地主須負擔的都更費用,是由建商先行墊付,再用完工後的房屋抵充墊付費用,但房屋的價值如何認定涉及地主及建商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值得大家深思。
Thumbnail
北市府發新聞稿指出,因應行政院公告延長都市更新條例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及契稅減徵之規定,北市府經通盤考量地方發展與整體財政狀況後,同步延長臺北市都更租稅減免相關規定,凡都市更新案於118年1月31日完成者皆適用,藉此持續鼓勵民眾參與都市更新,穩健推動大都更時代。 於108年都市更新條例修法擴大租
Thumbnail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當談及老屋翻新時,我們往往觸及的不僅是建築結構的改變,更是一段時光的革新與回憶的再現。老屋,承載著歲月的印記,每一塊磚、每一處痕跡都述說著一段故事。相信很多想要翻新老屋的人,都會開始評估翻新的必要性和整體裝修預算,跟著幸福空間小編一起來看看,一定要翻新老屋的原因,以及怎麼抓出合理的裝修預算!若還是不
Thumbnail
危老條例即將截止,加速促進危險和老舊建築的重建工作。然而,在整合的過程中,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人心難以預測,找不到所有權人或者與人溝通困難,觀念立場差異等問題都成為整合工作的障礙。改變整合方式,幫助真正有期待的人們改善生活環境。希望內心真正想要改變的人,才能真正實現改變。
Thumbnail
地主在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中,因為建商變更建築師而打算提起行政訴訟,引發爭議。文章解釋了變更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時是否需要經過主管機關審議、甚至地主同意等問題,並就建商自行更換建築師的爭議提供瞭解析。
都市更新程序繁雜,涉及法律、估價、營建等程序,相信並利用政府建構的審議制度及權利變換方式,是進行都更最好的實施方式,避免以合建方式導致地主彼此間或對建商的不信任。先出具同意書,讓都更程序開始進行,在發現公開展覽的事業計畫中,低於同意書所記載的分配比率,地主可在期滿前撤回同意,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