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6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位資深韭菜的自白 - 聊聊那些年我在投資時犯的錯

前幾天跟我先生聊到他今年的投資績效,他說他去年在台股一萬七時買的 “華新” 到現在還在賠錢,他碎念著現在台股都衝上兩萬了,但他買的股票還在賠,這種大家都在賺錢只有我在賠錢真的很糟心。我也順便問了一下我婆婆的狀況,我先生一言以蔽之,他說:「賠了就長期投資,賺了就短線操作囉」。

其實,我也曾經是如此,但現在我已經升級我的投資腦,所以已大幅去除韭菜味 XD



在繼續分享我的投資觀念前,我想先分享我過去曾經踩過什麼坑、犯過什麼錯,如果你也覺得這些故事有點即視感,那也許我的 lesson learned 也可以對你有些啟發,然後進而調整你的投資觀念……




第一階段:買個股

我大約出社會幾年手上有點小錢後才開始進股市的,當時懵懂無知,每天看電視上老師推薦什麼、或最近紅什麼就買什麼。我還記得我第一支買的股票是 “威盛”,之後還跟風買過 “遊戲橘子” (覺得 “天堂二” 很紅) 還有 “綠能” (太陽能應該有前景吧),因為剛進市場,對於漲跌十分敏感,所以想當然爾,這些股票我都沒抱太久就被上下震盪的走勢給甩出場,最後應該是以小賺小賠做收。

後來存股風氣興起,我也開始跟著人家買高殖利股,像是 “中鋼”、”中華電”、”四維航”,疏不知 “中鋼” 和 “四維航” 是景氣循環股,跌起來也是讓人心驚驚,最後應該也還是小賺小賠做收。

接下來我有轉戰大型藍籌股,像是 “鴻海”、”廣達”,覺得他們雄霸一方應該很妥當,最後我還是耐不住上漲後獲利的誘惑,有點蠅頭小利就急著出場,最終即便買對了股票,我還是都沒能抱超過一年……


第二階段:買基金 (一籃子股票)

根據過往失敗的經驗,我覺得自己似乎無法抱住個股,於是我開始把眼光放在基金,畢竟基金是 “一籃子股票”,比較不會被個股的消息影響到心情,而且基金投資講求 “停利不停損”,覺得這次應該總不會錯了吧。

於是 2007 年,我趁著婚假休息時到銀行把手上存的錢理一理,然後聽了銀行理專的建議,於是入手買了幾檔基金以及 “連動債”。是的,我就這麼天真地相信其實只想賣商品給我的理專,就把幾百萬投入在我不了解的標的上。

後來,我遇到人生第一個股災 - 2008 金融海潚。我記得我當時手上的 “貝萊德世界礦業” 基金績效曾經掉到 -50%,更不要說那些和在金融海嘯海景第一排的銀行業連動的 “連動債” 後來應該也只拿回原來本金的 10 - 20% 吧。我還記得當時銀行迅速換掉理專,似乎有點不想讓這些賣出連動債的理專直接面對我們這些受災戶,有點想要息事寧人,減輕衝突。也因為這次的教訓,我再也無法相信理專是真正有理財投資素質的專業人士,因為他們的工作本質本就是在販售商品並獲取傭金,而不是真正想要為客戶解決問題。

雖然當時這麼的慘烈,但我至少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基金的定期定額並沒有停扣,也因為沒有停扣,最後我還是賺了幾十萬出場,算是沒白熬過這一遭。

當年股災的洗禮之後我學到了……

1 / 市場崩跌時要撐住不出場要承受極大的心裡壓力,但我似乎做得到
2 / 不懂的東西不要碰(連動債)
3 / 在低檔持續買進最後是會賺錢的
4 / 買基金的手續費很高,每每單筆買個幾十萬然後就要被扣個幾千塊,覺得有點痛 XD
( 當時對基金及 ETF 的差異不甚了解,所以沒有想到可以選擇費用相對較低的 ETF )

在金融海嘯過後,在投資這方面我就有點縮手了,偶爾還是會買基金,但持有的心態沒有改變,所以大多也都是賺了 10 - 20% 就會跑一趟,但獲利後錢會再擺在銀行 “活存” 好一陣子,因為工作忙也無法時常研究下個可以進場的標的和時機,總之,就這樣不好不壞、不上不下地過了很多年。


第三階段:被軋空手

由於我一直有點 “怯場”,所以我大部份的時間都還是待在場外,不過這段時間我在工作忙碌之餘還是會一直回想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始終無法累積資產。後來吸收了各方投資知識,我漸漸地悟出什麼投資方式才是適合我的,但知道是一回事,要付諸行動又是另一回事,雖然了解到長期投資的心法為何,但怎麼樣也突破不了心魔,因為我總是在等待一個完美的上車時機。

後來股市又迎來了一個史詩級大跌,這是我第二次遭遇股市血流成河。我還記得 2020 年 3 月台股大跌千點、美股發生融斷,而我因為兩手空空所以只是在場外看戲,當時還挺慶幸自己沒在場內。不過因為當時手上已經存了不少錢,股災的陰影也稍為淡去,於是開始想等到股市 “再” 拉回再進場,而這一等,我等到了 2021 年 5 月。

我還記得雖然因為新冠疫情新聞媒體每天都在報著悲觀的訊息,但股市卻每天節節高升,我還記得從股災後每天看著台股美股瘋漲,那種錯過的滋味,我覺得不會比歷經金融海嘯還不痛苦。最後,雖然我突破心魔進場了,但當時也已是這一小輪牛市的末班車,最後我還是沒躲過 2022 年的熊市……




股市投資說穿了就只要決定三件事,只要其中一個做錯,也許結局會大不相同,這三件事就是 - 買什麼何時買何時賣。從我的故事中不難看出我一直在處理這三個決策上一再犯錯,而這些錯誤,即便我買對了股票,我也很難從中得到巨大的利潤……


誤區一 / 買什麼 / 買個股 & 買不懂的東西

我相信很多人應該跟以前的我一樣,每天都會在各種新聞媒體上看著不同的老師、分析師、KOL 會說哪個個股好、哪個個股營收前景如何,看完後都覺得自己好像做足了功課,於是衝著不知哪來的自信就進場了。

但我們忘了這些媒體在傳遞這些訊息的背後,也許只是單純為了收視率和流量,甚至因為絕大多數的股市投資人是偏好短線投資的,這些老師、分析師、KOL 也只好迎合大眾胃口追逐著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於是可以今天推薦 A、B、C 這三支股票,明天風向變了就改推 D、E、F,改變之快,即便認真跟著他們操作都會一不小心就會坐上失速列車摔個粉身碎骨。

再者,”免費的最貴”,股市是一個零和遊戲,有人賺錢,就代表有人賠錢,所以一旦好消息被大家知道的時候,通常老早就 price in,這時再進場大多時候都已是末班車。

即便花時間對某支個股做了功課,對這個公司的獲利表現也稍有了解,但只要這些了解不足以讓你抵禦任何不利的消息,甚至不能讓你在大漲時目空一物,這些功課等於沒做,因為你還是會因為 “不夠了解” 所以 - 漲的時候抱不住跌的時候也抱不住漲的時候不敢加碼跌的時候更不敢逢低布局

當然也有不少投資達人能實踐價值型投資方法達到很高的勝率,但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是有選錯股的時候,所以在決定要買什麼股票的時候,請先了解,如果你只是普通人,不是什麼大神,那買個股要贏過大盤是一個勝率相對較低的策略。


誤區二 / 何時買 / 永遠在等待最佳的進場時機

巴菲特爺爺說:「只用低於原本價值的金額買進。」他的這個方法是建立在他有能力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只為了找到一檔有價值、值得投資的個股,而且還能知道這支股票的便宜價在哪裡,最後,他還有很有耐心地等到這支個股的股價回落到便宜價,最後的最後,等這個時間點出現,還要敢重倉壓境,在很短的時間將倉位補足,然後再抱它抱到天長地久。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要學巴菲特爺爺的這套投資方法,你必須要有能力連續做對好幾個決策才行,最後還要加上耐心和過人的意志力。

回想在 2020 年遇到股災卻在還想要等到更低點再進場的我到底在怕什麼,沒錯,我只是不想再經歷股市下跌時的煎熬所以想在最低點的那個最低點進場。不過,我也只是個凡人,我無法預測最低點何時來到,而且即便我運氣好買在最低點,沒有重倉 all in 最後的報酬也無法最大化。

2021 年 5 月,煎熬了一、兩年後,我總算突破了那個想要等待最佳時機進場的心魔勇敢進場,買下我下定決心認真存股後的第一張 0050 (2021/5/17,股價 126)。事實上,我重新進場的時間點也還是不甚理想,至少 2022 年時 0050 還是又再度大跌 30%,但這次我沒被嚇跑,而且我持續買進,直到今日,我已經可以看到豐盛的果實結滿樹梢。


誤區三 / 何時賣 / 停損停利,短視近利

回頭看我過去買過的個股、基金,其中八、九成的標的長來看都是對的,我指的 “對的” 標的是指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回頭過去看,假如我在 20 年前那時候買進一直抱到現在,除了後來變壁紙的 “綠能” 之外,其他股票我相信必能帶給我比當時更豐碩的投報率。

新聞媒體上的老師們是不是常常在漲多了就會說 “要居高思危,可以先獲利了結走一波”,如果跌深了就說 “可以先停損,保留元氣,等之後再拉回多一些再低接”,這些投資指引一直再將我們的投資腦設定在一個短視近利的模式,甚至有些風吹草動就覺得不做點什麼好像不對似的。

所以到底何時賣股才是最佳時間呢?巴菲特爺爺說:「最理想的持有時間是永遠,我們和那些在公司表現好的時候就急著賣的人相反,即使企業的表現令人失望,我們依舊會頑強的堅持。」




再回到當時 2020 年 3 月的股災,我還依稀記得,當時有位在投資美投的同事跟我說,當時那幾天美股的重挫讓他的帳面虧損幾乎等於他的年薪,聽他這麼一說,我當時驚訝不已,但現在我懂了他為何他當時能如此淡定,一點也不急著出脫手中持股,原因很簡單,他很清楚他買對了股票待對了市場,他知道這些股票今天能讓它損失幾百萬,那代表明天它也能帶來幾百萬、甚至更高的獲利。

進入股市將近 20 年、踩過這麼多坑後我總算明白,”投資” 之所以叫做投資是你必須用更長遠的心態看待你要投資的標的,而非捨本逐末。但究竟對我們這些平凡人什麼樣的標的、什麼樣的投資策略才是最 “友善” 的呢?我的答案是:指數化投資 & 資產配置 & 持續買進 & 長期持有 & 資產再平衡


下一篇我將談談為何我選擇了這套投資策略以及我的實際操作,敬請期待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