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高貴的靈魂,就是對自我保有恐懼與敬畏

    我的名字是「中觀」,取自佛教中的八正道:


    中,是一種不偏不倚,無執著的立場;

    觀,是用智慧去覺察、觀照諸法的實相。


    從小不喜歡這頗為中性化的名字,但命運卻很有趣,「中觀」卻成了我一生的修行。


    自我覺察,這件事情相當有趣,當你覺察得越深,你越能體認到何謂「諸法空相」。


    因為在覺察的路上,從沒有一個完整、明確的是非標準可以依循,一個缺乏界線時,會成為討好型人格;一個人界線過分清楚的人,會被自己的傲慢蒙蔽。


    過與之不及,都是一種執著。


    /


    媽媽曾經對我說:


    一個對自我感覺越發良好的人,會聽不見外在的聲音,一旦那股穩定、平衡自己的力量消失了,人生的視角就會偏到另一側,那股引導自己走在「中道」上的力量就不見了。


    朋友說,Era’s a f*cking asshole on social media. 他們說,我是一個非常做自己的人,而這種自信,可能會trigger到某部分缺乏自我價值的人,使人看了覺得刺眼。


    :「但這就是我呀,我好像沒有想要取悅誰,也不想要為誰改變耶。」我說。


    :「對呀,這就是我為什麼那麼喜歡你,因為你活出了我沒辦法活出的樣子,我很容易擔心、害怕,但你卻完全不在乎。」友人說。


    他們說,我像是一顆石頭,不會被外界的任何評論傷害,因為我擁有堅強的內在價值,他人在我身上所感受到的,都只是內在的一種反射而已。


    /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在追求更高層次的靈魂拓展,而我時常在想⋯⋯現在的我,的確比幾年前有自信許多,也擁有明確的界線,安全感充盈,但這樣就足夠了嗎?


    我曾經對正向思考提出質疑,認為「正念」應該取代「正向」作為主流,完全抹煞負面情緒的存在,並非一種「真實」。


    面對真實的自己,應該是理解身而為人的限制和本性,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自己,都是同時存在的。


    而追求真實的功夫,正在理解自己的惡,卻積極修行向善,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缺少任何一個元素,都無法構成真實。


    而真實的我,也不該過分自我,而聽不見他人的聲音。


    /


    我好像更了解什麼是中庸之道,也更懂得自己名字「中觀」的意義了。


    「中」,是指一種自我的精準性,而這種精準性是建立在「庸」之上,一種人的平常、真實樣態,而人是帶有限制性的。


    人都會有各種負面的情緒、念想,要成為完人的意義,並非完全捨棄這個面向的自己,而是在其中面對真實的自己,不偏倚在任何一側。


    過分的開心、自信,也是一種「過」;我為了保持自己心裡平靜,建立明確界線,而聽不見他人的聲音,或不在乎他人情緒感受,亦是一種「過」。


    為什麼儒家裡說聖人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為自我覺察這件事,從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尼采說,「所謂高貴的靈魂,即對自己保有敬畏之心。」 儒家裡說的「戒慎恐懼」,就是這份敬畏之心。


    這份恐懼是對自我的,是時時刻刻要觀照自己,是否遠離中道,是否偏離正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般觀照自己,人就不會過分傲慢,被膨脹的自我蒙蔽。


    /


    我活了23年以來,做過快30次的心理諮商,每次抽絲剝繭到「自我」、「傲慢」這個主題,我就不知道該如何再覺察得更深。


    如今,我好像又能離「真實的自己」更靠近了,破解「慢心」的方法,就是要時刻警惕自己的靈魂。


    看見深淵裡的自己,了解自己的限制和黑暗,承認它的存在,而在這個條件之下,積極修正自己,走在中道的路上,用智慧的心觀照自我。


    朋友說,我現在是顆會呼吸的石頭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