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閱讀盲點:10分鐘到60分鐘高效閱讀法,助你快速學習與成長
方格精選

破除閱讀盲點:10分鐘到60分鐘高效閱讀法,助你快速學習與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破除思維的盲點

如果十分鐘也能有高質量閱讀,那麼除了懶惰你還有什麼理由不讀書?很多人認為書就是一定要從頭開始看到尾才行,包括我自己也是。但《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的作者弘丹認為,書不僅是拿來閱讀的更是工具一樣是讓人拿來使用的,

就好比聖經一樣只要當中的某個章節傳達的觀念、思維能夠幫助現在的你,那這本書就功德無量了。一直糾結有沒有整本讀完除了很沒意義外,無形中還會給自己施加很大的壓力,而產生自我挫敗感。像我早期或許是被填鴨式教育給帶壞了心態,老被逼著死讀書,也不知道未來能用在哪,就對閱讀產生排斥感。

但我現在閱讀的理由非常充分且單純,就是想學別人的經驗、或是拓展眼界。只有當我對一件事情產生好奇,目的明確我才會有想學習的動力。如果只是以利益為導向去讀書,那麼再有趣的書讀起來我都覺得很痛苦。

還有一些人平時也會閱讀,但都只看專注某一類型譬如專業書籍。這也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當你只專注在某一方面,你的確會很精通沒錯,但也可能會錯失了跨界思維帶給你的極大好處。像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在大學時專注於課外的藝術與禪學,才有了初代蘋果產品那種讓人驚艷的科技+設計美感。

現在的蘋果手機就比較偏向軟體方面,硬體真心覺得就偏無聊,反而安卓在硬體上面較為百花齊放。只有不同類型的思維衝擊,才能讓人類有突破性的創新。


十分鐘踏上閱讀之旅

前面提到閱讀並不需要從頭到尾看完一本書,這方法特別適合想培養閱讀習慣的新手小白,除了小說類的書籍不適用之外,功能型的書籍都特別適合。

  • 快速瀏覽:選取感興趣的書籍,先看目錄,確定想讀的章節和頁數。
  • 精讀十分鐘:專注閱讀十分鐘,記錄下顛覆思考的觀點或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 五分鐘反思:利用關鍵詞思考文章的主旨,自己的感想,以及可實施的策略。

像這樣一篇篇累積的小心得,就足以讓人有非常顯著的成長。記得一定要有預留回顧與感想的時間,讓輸入和輸出形成一個循環,且伴隨著思考越深入,你的收穫就會愈大。


六十分鐘的快速閱讀

如果短短十分鐘已經不再是你的挑戰,你或許想迎接更強大的閱讀挑戰。這時,不妨考慮進階版的六十分鐘快速閱讀法

  1. 外觀拆解(5 分鐘):觀看書皮封面、作者介紹、目錄和引言標題。
  2. 預習(5 分鐘):快速瀏覽全書的粗體字大小標題、插圖和表格。這樣你的大腦會有個初步印象。
  3. 快速閱讀(30 分鐘):找出和你自己思維不同的概念,記下新思維或全書核心的關鍵字和金句。
  4. 深度思考(20 分鐘):寫下核心概念和心得。

熟悉這種閱讀模式,可以讓你更快地瞭解這本書,並判斷是否需要更進一步的細讀。這樣的閱讀方法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讓你更有效地吸收知識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


深度學習的方式

當你遇到一本值得逐字逐句細讀的好書時,不妨試試費曼學習法,這種方法以教代學,試著去教導、解釋給別人聽,在轉化內容的過程中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同時,限制用簡單直白的語言來解釋主題,而作者在書中又舉了那些例子來證明這些論點,理解這些並搭配繪製心智圖,將重點內容和說明記錄下來。透過這些內容會讓你在進行教學時派上用場。

作者認為在深度閱讀一本書時,至少要讀三遍:第一遍快速閱讀,第二遍逐字逐句閱讀,第三遍快速查找教學不足之處。這樣,你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知識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

所謂的沒有時間去做某事,其實只是我們選擇不去做,現在就踏上你的閱讀之旅吧。

avatar-img
N&R Design
15會員
26內容數
試著用文字來了解紀錄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R Design 的其他內容
西方和尚帶來不同的佛學觀點 作者發現世人對佛教存在根本性誤解。他指出:「佛教從未要求人們逃避現實。真正的『出家』,是學會在紅塵中保持覺知。」結束寺院修行後,他選擇投入鑽石產業,因為他發覺鑽石的特性透明如虛空,卻能切割萬物;看似無形,實則蘊藏無窮力量,堅硬無比就好比他在修行時體悟了《金剛經》的智慧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
西方和尚帶來不同的佛學觀點 作者發現世人對佛教存在根本性誤解。他指出:「佛教從未要求人們逃避現實。真正的『出家』,是學會在紅塵中保持覺知。」結束寺院修行後,他選擇投入鑽石產業,因為他發覺鑽石的特性透明如虛空,卻能切割萬物;看似無形,實則蘊藏無窮力量,堅硬無比就好比他在修行時體悟了《金剛經》的智慧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