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塵中修行:從《金剛經》領悟商業與人生的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西方和尚帶來不同的佛學觀點

作者發現世人對佛教存在根本性誤解。他指出:「佛教從未要求人們逃避現實。真正的『出家』,是學會在紅塵中保持覺知。」結束寺院修行後,他選擇投入鑽石產業,因為他發覺鑽石的特性透明如虛空,卻能切割萬物;看似無形,實則蘊藏無窮力量,堅硬無比就好比他在修行時體悟了《金剛經》的智慧一樣強大。


修行並不需遠離世俗


因為出離世間才能學習如何服務眾生,為了服務眾生我們就必須身至滾滾紅塵之中。

古代「士農工商」的階級觀念,會讓人誤解商業本質,有種唯利是圖、不顧他人感受的刻板印象。而「《金剛經》正是最適合商人的法門。偉大企業家都懂:真正的利潤,是來自創造多贏的價值鏈。」真正的慈悲,是在辦公室處理員工糾紛、在談判桌上保持正念,是有能力在紅塵之中帶領眾生向上的一種態度。」過度執著於職業本身就是一種虛妄

他的這種理解就源於金剛經中對「空」的詮釋:「『空』不是否定存在,而是看透事物本質的穿透力。也就像鑽石交易需要分辨淨度與切工,修行是學會看清每個選擇背後的因果脈絡。」

就好比投資策略,時常會看到「華爾街日報的頭條總在歌頌XXX是『掌控市場的天才』,但三個月後,他也可能被譏為蠢材,而跌落神壇。這證明:相同行動在不同時機,會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真正的智慧,必須看懂時機背後的因果脈絡,這只是你平時累積的銘印,爆發之後顯現出來的結果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當我們認定某個同事『很討厭』,這個判斷本身就在心中種下敵對的種子。事實上,他的行為只是反映你過去的某個銘印。」就像面對咆哮的上司,若以怒氣回應,等於種下更多衝突的因。反之,若能平靜回應:「我理解您的擔憂,我們一起解決。」便開啟善性循環。


銘印法則:心靈運作的四大要素

  • 經由銘印所生成的感受,必須與銘印的內容相符

「每當對快遞員不耐煩地摔門,就等於在心中種下『被粗暴對待』的種子。三天後被主管責罵時,這其實是收穫自己種下的果實。」也就是負面的行為,就會導致負面的結果。

  • 銘印停留在潛意識的時候,其強度會不斷增強,直到他茁壯成熟迫使我們經歷一些好的或壞的感受。

「每天遲到五分鐘的習慣,三年後會釀成信用破產。相反地,每天給同事一個微笑,將累積成關鍵時刻的貴人相助。」相同的銘印會不斷累積,直到他茁壯成熟迫使我們經歷一些好的或壞的感受。

  • 從來沒有任何的感受存在,除非引發感受的名印已經先植入心中

「覺得『客戶都很挑剔』的業務員,通常都是先已種下了防備心的種子。所以改變看待客戶的心,才引發了這種念頭。」

  • 一但銘印植入於心必會產生一種感受,沒有一個銘印是白白不起作用的。

「對清潔阿姨的每次道謝,都在累積職場善緣。這些微小銘印終將在某次升遷考核中開花結果。」

銘印茁壯成熟迫使我們經歷一些好的或壞的感受。


種植成功銘印加速法

  1. 設定明確意圖
    「不是模糊的『我想成功』,而是具體的『在六個月內,透過改善團隊溝通提升20% 效率』。」
  2. 選擇種子夥伴
    「找到與你有相同目標的同事,例如都想改善跨部門合作。
  3. 持續灌溉行動
    每週為對方做三件小事:分享有用資訊、協助校對報告、甚至只是遞杯咖啡。」
  4. 客觀檢視成果
    「每晚睡前花五分鐘回顧:今天為夥伴做了什麼?這不是自我感動,而是強化銘印的必要過程。」





《金剛經》領悟的商業心法


  • 重新面對問題
    「當某個客戶被全公司視為『麻煩人物』,試著自問:是我的什麼銘印讓我看見這個問題?也許該客戶正是來教會你耐心的重要。」
  • 破除文化制約
    「多數人習慣跟隨『行業常規』,卻忘了檢視這些規則的合理性。就像狗看見筆會當磨牙棒,人類也常被既定認知限制可能性。」
  • 善用逆向操作
    「想獲得客戶信任?先主動透露三個產品弱點。這種違反本能的真誠,反而種下長久合作的銘印。」
  • 接納無常本質
    「市場波動就像鑽石的折射光,看似混亂實則有跡可循。真正的風險管控,是看懂每個波動背後的銘印因果。」


  • 『死亡冥想』審視自我
    如果今夜是人生最後一晚,會後悔現在的經營方式嗎?這個練習能剝離自我欺騙,看見真實因果。」




真正優秀的員工會不斷地自我鞭策,直到他們的心受傷了為止,而經理人必須具備極大的智慧以及自我控制,才能知道何時應該強迫員工停腳步,即使公司的營運狀態會因此受到影響。

經營者的每日功課

  1. 晨間意圖設定
    「今天要種下三顆善種子:真誠讚美同事、主動承擔邊際工作、給客戶超出預期的價值。」
  2. 午間覺察練習
    「用餐時觀察:此刻的情緒反應,源自哪個過去種下的銘印?」
  3. 晚間因果覆盤
    「用『筆的故事』反思:今天哪些事其實是自身銘印的投射?就像筆對人是書寫工具,對狗是磨牙棒,所有困境都是心靈的創造物。」



紅塵中修行的智慧

一件事物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你自身的感受,而過去種入心中好或壞的銘印,則支配了你對這件事物的觀感,一但你抽離出來,他都能轉換成不同的契機。

「當你理解『老闆令人厭惡或討人喜歡,皆由心造』,便獲得真正的經營自由。這不是消極認命,而是看透每個外在境遇,都是內在銘印邀請我們成長的信號,如同佛陀所言,你向來可以稍作嘗試,觀察事情的發展,而最糟糕的情況也可能只是你付出了一些寬容與慈愛,沒有什麼吃虧的。

真正的成功,是能從鑽石的璀璨中看見地底歲月的積累;能從報表數字中讀出團隊心靈的成長軌跡;能在每次危機中,看見重新種植銘印的契機。

正如《金剛經》所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我們不再執著於表象得失,才能真正駕馭商業世界的無常本質,在紅塵中修得圓滿智慧。」

當你正處於困境時,不妨也拿起《金剛經》來看看,或許當中就有解決你人生的重要哲理,只有當面臨了煩惱苦痛,我們才會思考何處是幸福與痛苦的源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R Design
21會員
27內容數
試著用文字來了解紀錄這個世界
N&R Design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Thumbnail
2025/04/22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Thumbnail
2025/04/19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19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16
閱讀心得:提升寫作技巧的九宮格寫作術與素材蒐集法。文章分享《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九宮格寫作術》的閱讀心得,重點在九宮格寫作術、7W3H提問法、九宮格資訊捕捉法及四種通用框架的應用,並分享如何克服寫作障礙及建立寫作心態。
Thumbnail
2025/04/16
閱讀心得:提升寫作技巧的九宮格寫作術與素材蒐集法。文章分享《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九宮格寫作術》的閱讀心得,重點在九宮格寫作術、7W3H提問法、九宮格資訊捕捉法及四種通用框架的應用,並分享如何克服寫作障礙及建立寫作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能不因對象感受不到美麗境界時,不會陷入慈悲而忘記歡喜,能保持在給予之心中的歡喜,那至高無上的層次,能金剛。 遠離高處不勝寒而覺得孤獨,因為寫出金剛經的大師,是人外有人的存在,讓自己感受到金剛,所以擁抱天外有天,層次再高,自己還是被照顧著,而更堅韌強健。
Thumbnail
能不因對象感受不到美麗境界時,不會陷入慈悲而忘記歡喜,能保持在給予之心中的歡喜,那至高無上的層次,能金剛。 遠離高處不勝寒而覺得孤獨,因為寫出金剛經的大師,是人外有人的存在,讓自己感受到金剛,所以擁抱天外有天,層次再高,自己還是被照顧著,而更堅韌強健。
Thumbnail
《密集金剛》云:「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這個人做了很多的惡業,「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在金剛密乘修的話,他以前的那些罪業會消除,修金剛密乘會解脫、會成就。但是「一心詆毀上師者
Thumbnail
《密集金剛》云:「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這個人做了很多的惡業,「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在金剛密乘修的話,他以前的那些罪業會消除,修金剛密乘會解脫、會成就。但是「一心詆毀上師者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一位有緣人來電請示,以下為整理後的請示內容:   我剛進入修行,但因為犯了一個戒,結果被師父趕出來,是否有干擾?我適合在此修行嗎?還是另擇他地?(以上為請示內容,已刪除所有當事人相關資料)   佛菩薩明示:目前被沖犯到,須以五色符處理。並且不適合在此修行......   後來有緣人又來電
Thumbnail
  一位有緣人來電請示,以下為整理後的請示內容:   我剛進入修行,但因為犯了一個戒,結果被師父趕出來,是否有干擾?我適合在此修行嗎?還是另擇他地?(以上為請示內容,已刪除所有當事人相關資料)   佛菩薩明示:目前被沖犯到,須以五色符處理。並且不適合在此修行......   後來有緣人又來電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有的時候,佛陀一身化作多身;有的時候多身集作一身;有的時候山崖牆壁出入無礙;有的時候上身出火、下身出水;有的時候下身出火、上身出水;「入地如水」地這麼硬,佛下去好像潛水下去;「履水如地」 走在水面上像走在地面上等示現這些神變。
Thumbnail
有的時候,佛陀一身化作多身;有的時候多身集作一身;有的時候山崖牆壁出入無礙;有的時候上身出火、下身出水;有的時候下身出火、上身出水;「入地如水」地這麼硬,佛下去好像潛水下去;「履水如地」 走在水面上像走在地面上等示現這些神變。
Thumbnail
有些人說,開悟了就應該清心寡慾,住山洞穿麻布,跟錢財一點關係都不能有。可是,另外一些人又說,開悟了反而能吸引財富,開著勞斯萊斯去弘揚佛法不是更拉風嗎? 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Thumbnail
有些人說,開悟了就應該清心寡慾,住山洞穿麻布,跟錢財一點關係都不能有。可是,另外一些人又說,開悟了反而能吸引財富,開著勞斯萊斯去弘揚佛法不是更拉風嗎? 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