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
為自己的職涯,寫下有別於成功版本的失敗履歷,已經算是相對普及的概念,在面試的場合,被問到如何度過或看待失敗的機率,也接近50%。
只是,我很少聽到「真實」且「深刻」的答案,大部分的回答,讓我聯想起另外一個經典範本。
問:「請問你覺得自己最大的缺點是甚麼?」
答:「我太求好心切,完美主義作祟,所以常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將缺點轉虧為盈,我覺得是人之常情,早年我也常常套用這類的回答,就是要讓對方覺得,我連缺點也挑不出錯處,努力過度、律己甚嚴,多數的企業仍會視為美德。
不過,談到失敗,大家會趨於謹慎保守,盡量避免談得太多,以免被認為都是自己的錯。
企業是不是都無法容錯呢?未必。
企業看重的是,你會不會承認是自己做錯?錯在哪裡?如果有下一次的機會,你會做出任何不同的選擇或改變嗎?
我待過的公司,雖然會對失敗究責,卻很珍惜失敗的價值,還辦過失敗者沙龍,鼓勵員工大方分享自己從失敗中學習到甚麼。
我從來沒有站上過那個沙龍的分享台,當時很以失敗為恥,壓根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因為在面試場合勇敢剖析自己的失敗,而得到下一份工作。
這篇文章,獻給所有追求成功的人,失敗不是絆腳石,只要懂得好好安置,讓它發揮墊腳的效果,不須刻意繞道而過。
商周專欄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