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所以,對於細節、內容、品質的講究,自不在話下。投入得越多、越遲疑自己該不該開始。做到這樣就夠了嗎?我想談的主題,會不會太陽春、或太賣弄?在內容呈現上,如何做到知識分享和生活體驗的平衡?
反覆躊躇間,完成了片頭和預錄集,並定稿節目封面。再接下來,工作出現變化,而爸爸的病情,也走到我們決定改採和緩療法的階段。
一邊是乍入新職的兵荒馬亂、一邊是疾病苦厄的靈魂銬問,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書寫、講述、閱讀、分享,於我而言變得很麻木,感覺自己經歷的一切,多過任何形式所能夠承載與包覆。曾經我很熱衷的書寫、講述、閱讀、分享,再也無法帶給我安慰及救贖。
每天我可以做的,就是盡力地把工作上脫韁野馬的事情,趕驅回正軌。病榻前莫可奈何的情境,盡量微笑以對。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只有我的podcast製作人Jocelyn Podcast 節目製作人 Jocelyn × PodcastCone 還記得,那個封存在我心中,埋藏了20多年的播音夢。每隔一段時間,她會捎來一個溫暖卻不動聲色的問候,「最近還好嗎?」,作為彼此之間心照不宣的提醒。
通過半年績效評核的那天中午,我請職場的同事幫我抽了塔羅,想看看這一切究竟要告訴我甚麼。我和我的團隊,得到了不錯的評價,這是我們應得的,我為此感到驕傲,然而,除此之外,感受不到其他的情緒,比方說雀躍、歡愉、滿足。
第一張,掉出了逆位的「審判」牌,同事問我:「你是不是一直在閃避些甚麼?」,語畢指指牌面上天神的號角,「你看,有些召喚,可能已經等待你很久了,但你就是在裝聾。」
我心裡一震,想起被我荒廢很久的podcast。
再一張,是正位的「金幣九」。同事笑著搖頭:「只要你願意回應那個召喚,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豐盛朝你湧來。麻煩把天線打開一下好嗎?」
我也跟著笑,心裡的第一個念頭仍然很世俗,這年頭錄podcast哪能賺到錢?同事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若你願意全心投入,精神與物質上的豐厚,皆可雙收。而且,如同你人類圖裡的二爻所說,對別人來說艱困不已,於你而言駕輕就熟。」
直到現在,我都不很確定那個對我吹響很久的召喚是甚麼?不過,長期積累而來的疲倦、麻木,不僅封閉了感官,也讓我變得越來越消沉、易怒。我想,也許那個召喚,是在提醒我,得先回應自己的渴望與需求。
假如我不再有很多時間書寫和閱讀,說話的力氣還是有的,那麼,我每天為工作、為家人說了這麼多話,不如就先分一點時間,來為自己說說話吧,先不要預設收聽率和下載數,經過這段時間的洗禮,我希望這個節目呈現的,是我如何運用所學、所讀、所經驗,來真實地生活。
我有過存疑,對自己、對生命、對信仰,花了好些時間和高張或低落的情緒拔河。
我有過選擇,職場的、關係的、人生的,從執著於好壞對錯、慢慢發現每個選擇自有宇宙。
我有一點俗氣,職場的光環成就依然深深吸引著我,曾經使我迷惘困窘氣憤不已的課題,現在是我每天必須面對的一部份生活。使其更有價值的方式,是我願意透過說話,來聊聊如何開脫、昇華,最後幽自己一默。
我有一點天真,這是我人類圖中的內建基因,由此磕磕碰碰不斷。到快要五十歲的現在,還是沒有學乖,因為我開始了解到天真存在的必要性,不僅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趣,也讓大家比較願意相信,既然世界上驚嚇的事情這麼多,我們仍然有不同因應的姿態和面容,何不帶一點癡傻的天真,保持童稚的相信。
寫到這裡,也有一點感動,雖然我的節目還沒有正式上架,目前正在錄製存檔的狀態,但是,開立這樣一個podcast節目,推動我每一天都在默默地為「成為自己」而前進。音質好不好、主題優不優,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做出「成為自己」的選擇,為此持續努力中。
最後,我想感謝我的製作人Jocelyn,以及替我設計Podcast封面的設計師婷之,經過了顛簸而漫長的等待,她們始終相信我的價值無可取代。而設計師婷之為封面寫下的創作理念,美得令我動容,深刻地詮釋了我的起心與本質:
「畫面裡的金線,是類似陶器修復的一種工藝『金繼』,將破碎的陶器用金屬粉末修補,形成一道獨特優美的線條,體現了對物品經歷和時間流逝的尊重。這跟人的一生很像,生命裡有缺憾跟不完美,但成就了現在的自己。藍色有沈靜、思考、流動的含義,也有跟宇宙、靈魂等玄學的氛圍有連結,我認為金色與藍色是一個沈穩、溫和、蘊含力量的搭配。」
希望未來節目與大家見面的時候,能夠鼓舞一些朋友,找回塵封的自己,專心地成為自己。破碎,並不可悲可懼,它們也是接合自我、不可或缺的生命工藝。
如果你和前陣子的我一樣,正處於低迷、疲憊、甚麼事都提不起勁的階段,先為自己做一件想要、喜歡的事情吧,讓自己開心起來。心開了,世界也會隨之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