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廠老闆的憂鬱 | 人生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960年代,在南部鄉下經常看到一位身材壯碩的歐巴桑,身上扛著一個白色大布袋。當時,很多家庭的牆壁會掛上一款藥包,而她是西藥廠的外務,定期去補充藥丸,這些藥丸大多是胃腸藥和感冒藥。後來,西藥房日漸增多,這種藥包文化便銷聲匿跡。


其實,現代人依然需要「藥包文化」,而且可以將西藥換成中藥。所謂中藥是以「科學中藥」為主,因為瓶裝的科學中藥是藥粉,加減分量或帶出門都十分方便。我自己家裡就有各種科學中藥,如「藿香正氣散」、「胃苓湯」、「生脈散」、「葛根湯」、「小青龍湯」、「銀翹散」、「葛根黃芩黃蓮湯」、「酸棗仁湯」、「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等名方。


早年的藥包文化,讓我記憶猶新,剛好在咖啡廳認識一位藥廠老闆,也解答童年的疑惑。

可能是 15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租 種 最 葉 月 星 話 を ٢ た 2 < た 新 人 上 新潟文庫」的圖像

可能是 15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租 種 最 葉 月 星 話 を ٢ た 2 < た 新 人 上 新潟文庫」的圖像


「歐吉桑,您好,剛剛看您滿頭烏髮,走起路來,虎虎生風,骨頭應該蠻硬朗的。看起來應該差不多70出頭吧。」

 「哇,謝謝你的稱讚,其實我已經90出頭了,平常喜歡保養身體,練練氣功,多年來小有成就。」

「看您的人生才開始!記得蔣介石時代的秘書長張群寫過一本書叫《人生七十開始》。」

「哈!那本書我看過。」

「看你平常也喜歡看書吧。」

 「嗯,人一輩子單身,平時打發時間,消遣消遣,讀讀書寫寫日記。讀書人坐太久,對容易氣血不順,所以要起來動一動。」

「當然,這是養生之道。看您大概常常來咖啡廳喝咖啡,我看你手頭上還拿著一本書,是日本作家星新一的《短篇小說選》。」

「是的,你竟然熟悉日本小說。」

「是的,我記得星新一是一家藥廠的小開,不過接班之後,父親留下一屁股債務。天天跑3點半。最後,藥廠就關門大吉了!」

「是的,前一陣子讀完最相葉月大作《星新一傳》,寫得精采又傳神,還得了大獎。」

 「哇!原來你是有心人,徹底追踪作家的生平點滴。坦白說,我跟星新一的家庭背景有點相像,老爸也是開藥廠。但運氣比較好,沒有背負大筆債務。」

喔,原來如此。星新一很有魄力,立志當作家之後,一動筆,準備要跟阿拉伯經典《1001夜》展開格鬥。立志要寫到1001篇,才停筆。」

「是的,這是名副其實的文壇格鬥士吧。」歐吉桑比出大拇指,表示敬佩。

「寫作也算是一門好生意,看你怎麼聚焦內容,如何展現意志力、專注力。我記 他作品大賣之後,一大筆債務也還清了,甚至走紅日本文壇。」

「是的!」

「你後來有繼續經營藥廠嗎?」

「我小時候接受日本教育,喜歡看日文書,長大後到大學主修藥學,準備繼承家業。後來對於西藥不太認同,最後也關門大吉。 40歲就退休了,逍遙度日,要採集東籬下,悠然見陽明山。 只不過每天無所事事,很容易變成行屍走肉,只好要來點事情做,讀讀書,動動大腦。」

「歐吉桑,你實在很會生活!」

「早期,台灣家家戶戶的牆上都有掛有藥包,內容不外乎胃腸藥、感冒藥、止咳藥。老家生產這些藥,平時聘請一批外務員,每隔一段時間挨家挨戶更換過期藥品。」

「喔,原來如此。小時候跟老媽回娘家,在路上看過一位身材壯碩的歐巴桑背著一個大包袱,後來得知裡面是藥包。」

「是的,當時營收很好,到了1970年代,各地大街小巷的藥房越來越多,生意慢慢走下坡。這是時代的變遷。」

「您本身是藥學專家,請教您對中藥有何看法?」

「哈!你問對了,後來我開始研讀中醫經典,比如說《黃帝內經》、《傷寒論》、《溫病辨證》、《葉天士臨證指南》、以及王清任《醫林改錯》,我幾乎能倒背如流。」

「哇,真是神奇!」

「保養身體嘛,人類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無法高掛無事牌,身體健康,要小心謹慎,否則魔鬼會找上門,而生病時,更要保持樂觀,這樣比較容易好轉。」

「是的,這種反向思考,倒是頗有智慧。」

「我家裡時時準備一些藥品,大部分是科學中藥。」

「我也是,無事要準備有事。」

「哈哈!所謂吾道不孤,必有鄰!」


看來,萍水相逢,巧遇有緣人,話匣子打開,一瀉千里,聊到傍晚才互道再見。我倆對於家庭藥包換成中藥,見解大致相同。這些中藥粉幫我度過難關,有時候也為好友臨危解難。以下是用藥體驗,藉此跟讀者分享。


1 / 「玉屏風散」:面對風邪,老祖宗曾經留下一帖妙方叫「玉屏風散」,成分包含黃芪 、防風、 白朮。對於防止風寒的侵襲,效果頗為靈驗。秋冬一來,老人跟小孩子抵抗力比較弱,偶爾服用,將可遠離感冒。上班族一天到晚吹冷氣,服用「玉屏風散」效果也不錯。我弟弟的辦公桌剛好搬到冷氣口,時時流鼻水,服用之後,結果大為改善。此外,玉屏風散也可以防治氣喘的復發,有一位朋友的兒子曾罹患氣 喘,一到秋冬就給他服用,結果病情得以控制。


「玉屏風散」出自《世醫得效方》一書,作者為元代名醫危亦林。到了清朝,康熙為了推廣全民健康,特地命令太醫吳謙擔任總編輯,並邀集一百多位太醫主編流芳百世的《醫宗金鑒》。前一陣子,翻閱這本大作,看到「玉屏風散」赫 然在列,可見這帖名方依然受到清朝太醫的重視。


2 /  「藿香正氣散」:清代名醫羅美《古今名醫方論》或汪昂《醫方集解》。細讀之後,可以發現經常腹瀉,服用「藿香正氣散」,效果奇佳,這帖也可以治療中暑。


3/  「葛根湯」:寒症感冒一來,肩頸僵硬,身體些許發抖,服用這帖名方效果奇佳。但有時候看中醫門診,一開18 包,要是發汗之後,感冒好了,應該立即停藥。記得老媽曾經服用,不知道停藥,每當洗澡之後,大汗淋漓,十分危險,畢竟「汗為心之液」。換言之,汗留多了,影響心臟運作。後來立刻請教一位中醫好友,他要我馬上燉煮黃芪和黨參,喝了之後,立刻見效。這兩味藥能補氣,氣足了,便可以攝住大汗。


4 /  「葛根芩連湯」:治療嚴重腸病毒,有些病號一晚拉了十幾次,結果肛門疼痛異常。十幾年前,一位好友腹瀉一個禮拜,假使喝稀飯,照樣拉。剛好電話聊天,他提到胃腸問題十分嚴重,立馬叫他到藥房買藥,結果半小時之後,便緩解。


5/  「小青龍湯」 : 專門治療氣喘,能夠擴張支氣管。而寒咳而痰白稀,鼻子如同水龍頭,鼻水流不停,一晚需要一包衛生紙。過去一感冒,總是呈現這種症狀,服用之後,會發汗,不到半天就痊癒。但這帖是虎狼之藥,症狀解決,立即停藥。


6/   「酸棗仁湯」「加味逍遙散」:治療失眠。一位好友Bob 桑也是神醫,開起藥方頗有創意!話說兩年前,他二兒子長期住校,某日回到家,透過望聞問切,感覺兒子不太對勁!一問之下,原來是失戀!靈機一動,開了「酸棗仁湯」加「加味逍遙散」。兒子服用兩次之後,胸部逐漸開敞,心情也紓解許多。其實,失戀容易苦悶,而肝氣不易紓解,「逍遙散」有一味柴胡,可以舒肝解鬱,失戀容易心悸,血壓也容易升高,「酸棗仁湯」有降血壓、緩和心悸的效用。


6/  「清肺散」:兩年前,罹患咳嗽,連續咳不停,服用之後,兩天之後,便好轉。


7/   「六味地黃丸」:老年人陰虛體質,可以服用,因為此款中藥可以強化腎臟。中醫養生概念,是人到了四十歲之後,五臟六腑第一個走下坡的,是腎臟。腎臟管骨頭,製造脊髓腦髓,強化腎氣可以健全骨頭,預防老人失智。


8/  「菊花枸杞茶」:當今大家過度使用3C 產品,這款茶水具有明目效果,是日常生活保健靈魂之窗的利器。


9/  「銀翹散」、「桑菊飲」:罹患病毒型感冒,可以考慮服用這兩款名方。


不過,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這些藥方還是請大家請教「合格中醫」!!


avatar-img
7會員
14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懶人國 的其他內容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受到故事所圍繞。史蒂芬 · 平克 (Steven Pinker ) 指出,兒童從兩歲玩起裝扮遊戲,便開始理解和創作故事。生活變成了故事,有時候故事卻主導著生活。警察世家,其成員代代相傳,而商人家庭大多由長子繼承。但也不乏例外,比如說,德國作家湯瑪斯 · 曼,出身於商家,處女作
法蘭西第二帝國 (1853-1870)誕生了「漫遊者」,有的到處消費,有的只是閒逛,引來諸多讀書人為之青睞,一時之間成為流行語。流風所及,有兩家出版社更以  (Flâneur)命名,分別是行人和漫遊者出版。巴黎大改造之後,古老巷弄一律剷除,代之而起的,是兩排綠蔭的康莊大道,一旦民眾作亂,便出動部
作家邱振瑞即將推出大作,厚度近八百頁,論述日文書籍高達一千冊。相傳有家出版社聞風未必喪膽,有意簽下這本奇書。過了幾天,也聽說作者願意聽其言,觀其行。 振瑞看中我的設計力,願意讓我設計這本妙書,在此誠心致謝。其實,這是妙招,畢竟作家為另一位作家設計書封,必然有一段好故事可以鋪陳。
提到放屁,難免令人噁心,但有時候令人捧腹大笑。人類腦部難免失靈,比如說熱戀期間,戀人往往將對方放屁解讀為「芬多精」,香氣四溢。記得曾經聽到一位詩人也是市井漫遊者苦笑說,他老婆大人一放屁,臭氣沖天。當下有點無可奈何,因為太座是個老煙槍,所以不妨稱之為「煙屁」。 顯然,詩人倒是浪漫有餘
近日,驚傳諸多死訊,尤其學界人士,其中有兩位值得敬佩的好友。一位是社會學的青年才俊,記得有一次在街上巧遇,我們不約而同停下腳步,聊了半小時。另一位是嘉義鄉親許國賢,平時他也是我的讀者,特別是涉及流行時尚。 他太太任職於《中國時報》,跑流行線,後來轉任《哈潑時尚》總編輯。一開始,出於國賢兄的
大學時代,有位高富帥的同學,非但能談文論藝,而且口若懸河。一副文青架勢,聊起莎士比亞,也穿插英國詩歌,出門習慣跟小姐搭訕,目的就是把妹、撩妹。有趣的是,他第一任太太,也是在路邊認識的。習慣一養成,結婚之後,老毛病改不掉,到處拈花惹草。 兒子慢慢長大之後,有事沒事還會幫老爸接電話。 小孩子總是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受到故事所圍繞。史蒂芬 · 平克 (Steven Pinker ) 指出,兒童從兩歲玩起裝扮遊戲,便開始理解和創作故事。生活變成了故事,有時候故事卻主導著生活。警察世家,其成員代代相傳,而商人家庭大多由長子繼承。但也不乏例外,比如說,德國作家湯瑪斯 · 曼,出身於商家,處女作
法蘭西第二帝國 (1853-1870)誕生了「漫遊者」,有的到處消費,有的只是閒逛,引來諸多讀書人為之青睞,一時之間成為流行語。流風所及,有兩家出版社更以  (Flâneur)命名,分別是行人和漫遊者出版。巴黎大改造之後,古老巷弄一律剷除,代之而起的,是兩排綠蔭的康莊大道,一旦民眾作亂,便出動部
作家邱振瑞即將推出大作,厚度近八百頁,論述日文書籍高達一千冊。相傳有家出版社聞風未必喪膽,有意簽下這本奇書。過了幾天,也聽說作者願意聽其言,觀其行。 振瑞看中我的設計力,願意讓我設計這本妙書,在此誠心致謝。其實,這是妙招,畢竟作家為另一位作家設計書封,必然有一段好故事可以鋪陳。
提到放屁,難免令人噁心,但有時候令人捧腹大笑。人類腦部難免失靈,比如說熱戀期間,戀人往往將對方放屁解讀為「芬多精」,香氣四溢。記得曾經聽到一位詩人也是市井漫遊者苦笑說,他老婆大人一放屁,臭氣沖天。當下有點無可奈何,因為太座是個老煙槍,所以不妨稱之為「煙屁」。 顯然,詩人倒是浪漫有餘
近日,驚傳諸多死訊,尤其學界人士,其中有兩位值得敬佩的好友。一位是社會學的青年才俊,記得有一次在街上巧遇,我們不約而同停下腳步,聊了半小時。另一位是嘉義鄉親許國賢,平時他也是我的讀者,特別是涉及流行時尚。 他太太任職於《中國時報》,跑流行線,後來轉任《哈潑時尚》總編輯。一開始,出於國賢兄的
大學時代,有位高富帥的同學,非但能談文論藝,而且口若懸河。一副文青架勢,聊起莎士比亞,也穿插英國詩歌,出門習慣跟小姐搭訕,目的就是把妹、撩妹。有趣的是,他第一任太太,也是在路邊認識的。習慣一養成,結婚之後,老毛病改不掉,到處拈花惹草。 兒子慢慢長大之後,有事沒事還會幫老爸接電話。 小孩子總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要變得富有,你不再需要開發新的藥物。使用藥物是人類的基本權利,但是對於許多製藥公司的執行長而言,藥物與金融資產再也沒有分別,他們用各式各樣充滿創意並利潤豐厚的方法炒作、交易、剝削,並且操弄藥物。 在擁有哈佛大學、華頓商學院,或者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的商業執行長開始擔任中階管理層之前,製藥公司
Thumbnail
在繁華的城市裡,有一間古老的中藥鋪,名叫「養生堂」。這裡的中藥師李梅是一位年輕且充滿熱情的女性,她對中醫藥材有著深厚的知識和無比的熱愛。每天,她都會精心配製足浴包,其中包含了艾草、紅花、黃耆、當歸、陳皮、荷葉、益母草和茯苓等中藥材,這些藥材的香味充滿了
相信這些勞心勞力是讓自己變強的養分,只要能挺住辛苦,自己的能力等級就會往上升了,當自己這麼想的時候,就能比較甘願地看朝著眼前這條路邁出下一步了。
Thumbnail
在中藥界中,傳統中藥店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地方融合了古老的智慧和當代的醫學知識,為顧客提供各種形式的中藥劑型。無論是湯劑、丸劑、散劑、膏劑或錠劑,都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和體質進行配方和調配。 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用途和特點,透過不同形式的中藥劑型,我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季節變化來調理身體
Thumbnail
在中藥文化中,我們經常提及到傳統的中藥店,這些地方不僅是購買藥材的場所,更是一個充滿古老智慧和文化的寶庫。許多人都有到這些中藥店“抓藥”的經驗,這是一種古老的購買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體驗。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包括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這些不同的劑型
Thumbnail
中藥店抓藥的體驗是許多人都熟悉的一個場景,中藥作為傳統醫學的一部分,擁有多種不同的劑型,這些不同的劑型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和應用,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和情況進行選擇和應用。在不同的季節和氣候變化下,中藥可以提供不同的食補配方,用以調理和平衡人體的體質,使身體能夠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保持健康和活力。這種傳統
許多人都有到傳統中藥店「抓藥」的經驗,在中藥店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劑型的中藥,如湯劑、丸劑、散劑、膏劑、錠劑等,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用途和特點。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和需要,選擇適合的中藥配方來調理身體,使身體在不同的季節中保持健康和活力。這種依據季節變化調整食補配方的做法
Thumbnail
中藥店抓藥是一個深具文化意義的體驗,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傳統醫療的魅力,也讓我們更了解中藥文化的精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親身體驗中藥的多種劑型,如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用途。隨著季節變化,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和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中藥配方來調理身體,這種因時
Thumbnail
我們基於食藥同源的理論、傳統文化及民情,常將藥膳保健養生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衛生福利部對於藥膳調理包及以雞、鴨、魚或肉等食材為主體之藥膳食品,不以中藥管理,諸如四神湯、薑母鴨、麻油雞或藥膳排骨等,不論是在小吃攤,或是大賣場都是進補時的熱門選擇,特別在冬季。   然而,藥膳內有中藥材,儘管用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要變得富有,你不再需要開發新的藥物。使用藥物是人類的基本權利,但是對於許多製藥公司的執行長而言,藥物與金融資產再也沒有分別,他們用各式各樣充滿創意並利潤豐厚的方法炒作、交易、剝削,並且操弄藥物。 在擁有哈佛大學、華頓商學院,或者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的商業執行長開始擔任中階管理層之前,製藥公司
Thumbnail
在繁華的城市裡,有一間古老的中藥鋪,名叫「養生堂」。這裡的中藥師李梅是一位年輕且充滿熱情的女性,她對中醫藥材有著深厚的知識和無比的熱愛。每天,她都會精心配製足浴包,其中包含了艾草、紅花、黃耆、當歸、陳皮、荷葉、益母草和茯苓等中藥材,這些藥材的香味充滿了
相信這些勞心勞力是讓自己變強的養分,只要能挺住辛苦,自己的能力等級就會往上升了,當自己這麼想的時候,就能比較甘願地看朝著眼前這條路邁出下一步了。
Thumbnail
在中藥界中,傳統中藥店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地方融合了古老的智慧和當代的醫學知識,為顧客提供各種形式的中藥劑型。無論是湯劑、丸劑、散劑、膏劑或錠劑,都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和體質進行配方和調配。 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用途和特點,透過不同形式的中藥劑型,我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季節變化來調理身體
Thumbnail
在中藥文化中,我們經常提及到傳統的中藥店,這些地方不僅是購買藥材的場所,更是一個充滿古老智慧和文化的寶庫。許多人都有到這些中藥店“抓藥”的經驗,這是一種古老的購買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體驗。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包括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這些不同的劑型
Thumbnail
中藥店抓藥的體驗是許多人都熟悉的一個場景,中藥作為傳統醫學的一部分,擁有多種不同的劑型,這些不同的劑型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和應用,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和情況進行選擇和應用。在不同的季節和氣候變化下,中藥可以提供不同的食補配方,用以調理和平衡人體的體質,使身體能夠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保持健康和活力。這種傳統
許多人都有到傳統中藥店「抓藥」的經驗,在中藥店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劑型的中藥,如湯劑、丸劑、散劑、膏劑、錠劑等,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用途和特點。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和需要,選擇適合的中藥配方來調理身體,使身體在不同的季節中保持健康和活力。這種依據季節變化調整食補配方的做法
Thumbnail
中藥店抓藥是一個深具文化意義的體驗,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傳統醫療的魅力,也讓我們更了解中藥文化的精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親身體驗中藥的多種劑型,如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用途。隨著季節變化,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和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中藥配方來調理身體,這種因時
Thumbnail
我們基於食藥同源的理論、傳統文化及民情,常將藥膳保健養生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衛生福利部對於藥膳調理包及以雞、鴨、魚或肉等食材為主體之藥膳食品,不以中藥管理,諸如四神湯、薑母鴨、麻油雞或藥膳排骨等,不論是在小吃攤,或是大賣場都是進補時的熱門選擇,特別在冬季。   然而,藥膳內有中藥材,儘管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