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水沖倒龍王廟。」不過在臺灣被沖倒的龍王廟倒不多,無人管理導致朽毀的比較多。
其實臺灣自入大清版圖之後,龍王信仰好像不盛,類似職能的神明中,媽祖被官民大力提倡,信仰最盛,水仙尊王為主神的廟宇也有一些,龍王信仰在一些漁村偶可見。
但做為廟宇裡面的副神已不多見了,而且那些廟都是比較古老的,更不用提建專祠。
因此清代地方父母官覺得這一現象很不尋常,怎麼可以沒有龍王廟呢?這樣要祈雨很不方便,所以在新竹、彰化等一些地方,才有了官方倡建的龍王廟。
不過很多清代官廟總是不接地氣,官府要是疏於管理,或是朝代更替,這些龍王因為平常老百姓就很少祭拜,廟宇便漸漸朽毀。
比如照片中,在南邊歌薰門旁的淡水廳龍王祠,位於新竹市,前身為1769年,同知宋應麟所建之五穀廟,後來在1829年被同知李慎彝改為龍王祠。
從淡水廳治圖上看,龍王祠僅有一進,其尺寸若以清代牙尺為準,一尺等於35.51公分來算,廟高約為六公尺;寬度三開間約14公尺,進深約為10公尺,並不算大。除龍王外,並祀有風、雲、雷、雨神位。
之後龍王祠的規模應該有擴大,根據總督府檔案記載,該廟有前後兩堂,可能是擴充為兩進的意思。
1895年臺灣被日本統治後,龍王祠已經腐朽不堪,1909年,新竹龍王祠被出售,財產歸入文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