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政府塑造成教育偉人的六氏先生(本文曾刊登於聚傳媒樂風專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1995年士林國小重修的六氏先生墓

1995年士林國小重修的六氏先生墓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為早日同化台灣人,在芝山巖惠濟宮後殿成立「芝山巖學堂」,被譽為「全台教育發祥地」。

  其實從我的角度看去,應該是「全台日本教育發祥地」。

  第一批派任在此的教師共有六人,最年輕的平井數馬才17歲,年紀最大的楫取道明為38歲。其他四位分別是桂金太郎、關口長太郎、井原順之助、中島長吉。

  1986年元旦,六名教師和工友小林清吉原本下山要到台北城慶祝元旦,但接到台北城被抗日義士襲擊的消息,於是打算返回學堂,途中先到警察署探聽消息,警員建議七人留在警署以策安全。但他們擔心學堂無人看守,還是決定返回。

  其實警署在他們離開不久後,就被以賴昌為首的抗日志士攻陷,反而逃過一劫。

  但七人大概在九點時,覺得山上也不安全,決定下山,結果賴昌部隊正好轉往芝山巖,碰上這七人,七人手無寸鐵,面對百人隊伍,眾寡不敵,全部被斬首並剝去衣物。

  六氏先生屍體被棄於道旁或田間,後被當地民眾收埋,總督府找到屍首後,葬在芝山巖大樟樹旁。

  此事震驚總督府,調查後將士林街保良分局主理潘光松以暗通土匪罪,斬首抄家。

  潘家是士林大家族,芝山巖學堂最早的21名學生中就有4人是潘家子弟。結果日本政府面對歸順者毫不留情,照樣處死。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後來日本政府編了六氏先生的故事,六氏先生被推崇為為教育犧牲的偉人,伊藤博文為之手書「學務官僚遭難之碑」,並定期舉行祭典,總督府文武官員、學校師生及仕紳皆來參拜,連日本皇族到台灣訪問時也會來此致祭。

  1898年,六氏先生入祀靖國神社,1903年,再設立「台灣亡教育者招魂碑」與「故教育者姓名碑」,把所有在台犧牲的教育人員一併祭祀之。

1958年政府所立的「芝山巖事件碑記」

1958年政府所立的「芝山巖事件碑記」

  1930年,為六氏先生立神社,稱芝山巖祠,光復後,六氏先生骨灰、紀念碑及神社被搗毀,改建雨農閱覽室。現今所見的六氏先生墓為1995年士林國小百年校慶時所立。

  2000年時,台北市長馬英九將「學務官僚遭難之碑」、「台灣亡教育者招魂碑」、「故教育者姓名碑」重新豎立在雨農閱覽室旁。

  顯而易見,六氏先生相關文物,乃大日本帝國宣傳手法的產物,在日本帝國的角度看來,六氏先生是偉人,殺害他們的乃是「暴徒」,所以不管是重新造墓的士林國小,或是重新立碑的馬市府,當時都受到不少非議,不過早在1958年,為免史觀偏頗,士林鎮芝山公園興建委員會立了「芝山巖事件碑記」。

  碑文中說六氏先生被殺後,日本政府遷怒於農民賴昌和仕紳潘光松等六人,逼供無果,慘遭殺害。光復後楊卻俗訪問當年國語傳習所潘光楷和吳文明兩人,還原事情經過,經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立碑以誌其事,頗有平衡報導的味道。

雨農閱覽室,圖右有芝山巖事件碑記,圖左樹下為學務官僚遭難碑記

雨農閱覽室,圖右有芝山巖事件碑記,圖左樹下為學務官僚遭難碑記

  而今兩碑並立於雨農閱覽室前,見證了風雨飄搖年代中,價值觀的變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風的民藝筆記的沙龍
33會員
176內容數
  說故事,找故事,是樂風最愛做的事。
2025/04/06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2025/04/06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放了個卡努颱風假,雨勢大小呼來,遂想到「雨」字學校。 馬上想到雨聲國小、雨農國小,還有就是金瓜石的時雨中學,可是這不是國小。 .. 雨聲、雨農都跟民國史上的傳奇人物--戴笠將軍有關,特別是「雨農」就是他的字。雨聲小原來是1940成立於大陸重慶,戴笠為校長的保密
Thumbnail
放了個卡努颱風假,雨勢大小呼來,遂想到「雨」字學校。 馬上想到雨聲國小、雨農國小,還有就是金瓜石的時雨中學,可是這不是國小。 .. 雨聲、雨農都跟民國史上的傳奇人物--戴笠將軍有關,特別是「雨農」就是他的字。雨聲小原來是1940成立於大陸重慶,戴笠為校長的保密
Thumbnail
創校於日治時期的台中一中,其初衷正是為台灣人爭取與日本人平等的受教權,對抗種族歧視的教育政策。矗立於台中一中校園裡的「創校紀念碑」記載該校的創辦歷程,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
Thumbnail
創校於日治時期的台中一中,其初衷正是為台灣人爭取與日本人平等的受教權,對抗種族歧視的教育政策。矗立於台中一中校園裡的「創校紀念碑」記載該校的創辦歷程,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
Thumbnail
今天是5月4日,104年前的今天,發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學生運動。國中時期我看到歷史課本的內容描述,還會義憤填膺地咒罵小日本鬼子;到了現在知命之年,對於歷史仍有探究的興味,重新翻找資料腦補模糊的記憶。在維基百科內重新看見熟習的知名人士,儼然發現上個世紀的文人,莫不從街頭運動展現其志。
Thumbnail
今天是5月4日,104年前的今天,發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學生運動。國中時期我看到歷史課本的內容描述,還會義憤填膺地咒罵小日本鬼子;到了現在知命之年,對於歷史仍有探究的興味,重新翻找資料腦補模糊的記憶。在維基百科內重新看見熟習的知名人士,儼然發現上個世紀的文人,莫不從街頭運動展現其志。
Thumbnail
1896 年元旦,臺北芝山巖發生一件命案,震驚日本的教育界。​ 直到今天,對這起案件的看法,仍有不同的看法。​六名遠渡臺灣的日本教育者,遭臺灣人斬首殺害,屍體丟棄在田圃溝渠。​三天後,總督府宣布,逮到士林仕紳潘光松暗通土匪,冠上罪名處決,稱這起事件為「芝山巖事件」,遇害的六人併稱為「六氏先生」。
Thumbnail
1896 年元旦,臺北芝山巖發生一件命案,震驚日本的教育界。​ 直到今天,對這起案件的看法,仍有不同的看法。​六名遠渡臺灣的日本教育者,遭臺灣人斬首殺害,屍體丟棄在田圃溝渠。​三天後,總督府宣布,逮到士林仕紳潘光松暗通土匪,冠上罪名處決,稱這起事件為「芝山巖事件」,遇害的六人併稱為「六氏先生」。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卻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日本出生卻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在日治時期,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卻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日本出生卻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在日治時期,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Thumbnail
明治34年(1901年)11月,在樸仔腳(今朴子市)發生了大規模抗日動亂,抗日者趁著日人慶祝「新嘗祭」之機,對樸仔腳官署發起突擊,造成11位日本人罹難。 三位年輕日籍教師-小泉順、佐分利山三、岡辰二郎幸運逃過一劫,事後記錄下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們的經歷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台灣現代教育草創期的惡劣狀況。
Thumbnail
明治34年(1901年)11月,在樸仔腳(今朴子市)發生了大規模抗日動亂,抗日者趁著日人慶祝「新嘗祭」之機,對樸仔腳官署發起突擊,造成11位日本人罹難。 三位年輕日籍教師-小泉順、佐分利山三、岡辰二郎幸運逃過一劫,事後記錄下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們的經歷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台灣現代教育草創期的惡劣狀況。
Thumbnail
明治39年(1906年)3月17日,嘉義梅仔坑發生驚天動地的大地震。凌晨6時43分,約莫是農村人家正在吃早餐、準備開始一天辛勞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烈震,震碎了大家的平靜生活... 這次分享的故事講到,三秀園主張禎祥年少時曾就教的兩位日籍校長,他們的特殊經歷說明了日治初期在台灣當老師是多麼危險的事...
Thumbnail
明治39年(1906年)3月17日,嘉義梅仔坑發生驚天動地的大地震。凌晨6時43分,約莫是農村人家正在吃早餐、準備開始一天辛勞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烈震,震碎了大家的平靜生活... 這次分享的故事講到,三秀園主張禎祥年少時曾就教的兩位日籍校長,他們的特殊經歷說明了日治初期在台灣當老師是多麼危險的事...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的主人高山族原住民  1874年 對台灣採取消極統治政策長達191年的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在日本出兵攻佔台灣南端的恆春半島並建立都督府,準備染指台灣納為殖民統治勢力範圍時,指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禎,以欽差大臣身份前往台灣視察防務,並開始推動「開山撫番」政策,表面上看起來相當溫和開明,實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的主人高山族原住民  1874年 對台灣採取消極統治政策長達191年的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在日本出兵攻佔台灣南端的恆春半島並建立都督府,準備染指台灣納為殖民統治勢力範圍時,指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禎,以欽差大臣身份前往台灣視察防務,並開始推動「開山撫番」政策,表面上看起來相當溫和開明,實
Thumbnail
今天焦點─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血腥暴行  1915年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進入第21年,再度爆發大規模武裝抗日革命,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3名抗日老將捲土重來,以宗教為名領導上千名信徒,發動推翻日本殖民統治建立台灣國武裝抗日行動,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當局大舉出動軍警鎮壓,9個月後完全敉平,留下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
Thumbnail
今天焦點─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血腥暴行  1915年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進入第21年,再度爆發大規模武裝抗日革命,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3名抗日老將捲土重來,以宗教為名領導上千名信徒,發動推翻日本殖民統治建立台灣國武裝抗日行動,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當局大舉出動軍警鎮壓,9個月後完全敉平,留下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