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舒適圈

    人的習慣性選擇,會往舒適地方靠攏,舒適的人、舒適的環境 .. 用在生活、在工作、在寫作(互動) .. ,可以駕馭的地方,有“成就感”的地方。


    舒適圈裡的人層級,彼此高低不會差太多;再說,不同層級的人也很難交談(流),更別說成為朋友;因為人難以「越級交友」。你以可遠觀(按讚)、可以仰慕、可以短暫互動、可以抱以熱情,但不會是朋友。


    能成為朋友,“兩個都差不多”。

    這「差不多」不是褒不是貶,是兩個一樣好或兩個一樣爛。


    這時代是「過度自由」,至少台灣是。人們重視自主、強調人權、追求自我、鼓吹“愛自己” .. 所有一切一切都在加強「我」;把「我」推到一個至上!

    因此這樣呵護的「我」,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經不起一點“異樣”聲音;一句話就能讓心生起波瀾,心情就會翻雲覆雨(生氣、回擊 .. 就算不回擊也會生悶氣,然後拒絕往來)!


    那是一個“高度自由”走樣的「我」,加上同舒適圈和諧心理,彼此間人只會挑好的說、不痛不癢的稱讚,真的能說出建設性的話,沒有;那會被討厭,人與間不有雅量。


    「一個環境若太過於『乾淨、正面、和諧』,人們就越不敢表露自己。」


    台灣大多人太過於感情(感性)。

    台灣人在「理智」方面分為兩種,一種是情感型理智,一種是智慧型理智。


    台灣人較傾向情感型理智,也相較少有邏輯分析與達觀能力。

    情感型的理智看的是氛圍,「理智」是建立在情感上為了和樂,不討論「根本」。單靠情感去維繫和諧是一種壓抑與情緒的累積和「不明究理」。


    智慧型的理智因為缺乏「同出一氣」所以容易「對立」,因為“坦言”所以較少有隱藏的真實態度和不盲從與表面和諧;這類人通常“不合群”。

    然後,說真話也是需要勇氣的,我有時也不敢。


    我不鼓勵對人「諫言」,也不鼓勵對人「美言」..,諫言討不到好處,美言得不到實意。

    按讚容易,走馬看花容易,留言才是最難的!我個人經驗,留言雖然費時又麻煩,但多幾分思考和停留,在琢磨用語的表達,在往復修改之間,慢慢會有“意外”的詞語萌生,我不少語錄都是這樣來的。跟那種捧場丟個留言是不一樣的。

    有時我也會有簡單帶有不同看法的留言,不是踢館,是探討的心;奈何那些「我」是容不下異議的,一句都不行。這樣的「我」,一顆心長滿刺,什麼都是冒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